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国家图书馆善本部藏《春秋总要》一卷,附于宋刻本《春秋经传集解》三十卷之下.原卷偶有讹字,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出现错页.此卷论辨之理据和文辞都深受隋末大儒王通之影响,通篇凡1 200余字,竟三提王通之名、四引王通之说.据宋李如篪《东园丛说》卷上《春秋说·春秋感麟而作》,一可证李厚著《春秋总要》确无可疑,二可证今所存《春秋总要...  相似文献   

2.
刘冰 《图书馆学刊》2010,32(12):F0002-F0002
礼记二十卷 宋郑玄注 宋刻本 存五卷 卷一至卷五 《礼记》是孔子后学所记有关礼的文字,西汉时戴德、戴圣删其繁复,分别选编成书。戴德选编的85篇本叫《大戴礼记》,在传世过程中若断若续,至唐代只剩下39篇。戴圣选编的49篇,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也称《小戴礼记》。东汉末年,经学家郑玄为《小戴礼记》作注。元延佑中,行科举法,定《礼记》用郑玄注。自明永乐中敕修《礼记大全》,改用元代陈潞《礼记集说》,始废郑注。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图书馆藏宋刻百川学海本《茶经》,是现存最早的《茶经》版本之一.该书不仅镌刻精美,其钤印更是朱墨灿然,具有很高的版本价值和艺术价值.该书的收藏者中,不仅有程邃、金农、张大千等艺术大家,也有唐岳等藏书名家.书中的钤印有助于考证收藏者、理清递藏关系,可证收藏有绪,从而更加凸显了该书的版本价值和资料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清原 《图书馆学刊》2006,28(5):F0002-F0002
1989年辽宁省图书馆古籍部在整理没有编目的线装书时,发现一部完整无缺的宋德佑刻本《春秋集注》。该书十一卷,纲领一卷,宋张洽撰。为宋德佑元年(1275)华亭义塾刻本。其书凡八册十二卷,《集注》十一卷,《纲领》一卷。  相似文献   

5.
重言重意本《春秋经传集解》在今存宋刻版本中数量最多,也最不为人所重。本文选取四种重言重意本《春秋经传集解》,包括宋潜府刘氏家塾刻本、宋龙山书院刻本及两种宋刻巾箱本,考察其附入内容的异同及相互关系;并与今存其他类型的宋刻《左传》版本相比较,考察各本经注、释文文本的异文特征、文本源流,希望对宋刻重言重意本《春秋经传集解》的文本来源及文字质量有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郑州市图书馆藏《春秋胡传》三十卷,卷首一卷(包括:春秋胡传纲领一卷,春秋胡传凡例一卷,春秋胡传序一卷,春秋列国东坡图说一卷,春秋胡传诸国兴废说一卷,春秋正经音训一卷,春秋提要一卷)。宋胡安国撰,林尧叟音注。明隆庆五年(1571年)兴正堂刻本。是书半页九行,行十八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双鱼尾,四周双边。首有明成化壬寅年(1482年)余干(今江西省境内)刘宪《重刻春秋胡传序》,卷三十末页有“隆庆辛未年孟夏兴正堂刊”牌记。古代诸家书目未见著录。《中国古籍善本目录》中编号为2751。郑州市图书馆藏《春秋胡传》@韩富荣…  相似文献   

7.
华海燕 《图书馆杂志》2015,(2):108-112,73
《左传》自产生以来,就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历代注疏点评研究者不可胜数。本文拟对重庆师范大学图书馆所藏《春秋左传评林测义》三十卷之版本进行考证,考察其存藏现状,并对一些讹误进行辨证。重点比较其与穆文熙《春秋经传集解》三十卷评点本,凌稚隆《春秋左传注评测义》七十卷本之间的异同,最后确定凌稚隆《春秋左传评林测义》三十卷本的版本。  相似文献   

8.
正在千里太行山的西麓山西盂县,有一座千峰叠嶂,万壑含烟,危岩若削,洞穴幽奇,松柏参天,涧水潺潺,山光水色瑰丽,风景四季迷人的山峰,名曰藏山。藏山因春秋时期藏匿赵氏孤儿而名扬天下,距今已有2600多年历史。据《史记》记载,公元前597年,晋国司寇屠岸贾以桃园弑君之恶名强加于  相似文献   

9.
《庄子音义》是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的重要参考书之一,原属唐陆德明所撰《经典释文》第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卷。由于年代久远,存世至今的早期刻本已不多见。现分别藏存于我国北京图书馆和日本天理大学图书馆的两种南宋刻本(以下各简称为北图本和天理本)极为罕见,为世所贵。前者是原藏于清宫,后流落民间的宋元递修本《经典释文》三十卷足本所收《庄子音义》。后者则指由日本博士家流传下来的、在我国似已失传的另一种宋刻本《庄子音义》。本文想以不大为我国读者所熟悉的  相似文献   

10.
《谈艺图》全名《桐城姚石甫先生扬州谈艺图》,是清代道光年间江阴画家吴俊为时任扬州两淮盐运使的姚莹所绘。画作内容为姚莹在庭院中与十余位朋友谈学论道的场景,所绘人物及背景皆十分工整。在姚莹自撰的后记中一一提到了画中各人物,有张际亮、李兆洛、刘宝楠等,皆为当时学界名流。此画作很好地保留下了这些名人的肖像,也直观地反映了他们交游、谈艺、论学的情景,极为珍贵。另外,卷内还附有曾国藩、李鸿章、严复等历代名人的题跋七篇,其中多处提及此图作于鸦片战争爆发前夕的背景,表达了有识之士对于国家危机的关切,以及几代人对于民族振兴的心愿。  相似文献   

11.
杭州书志中,以《临安三志》最古,《乾道志》、《淳祜志》宋刻已佚,唯《成淳志》宋刻犹在,极其珍贵,其间迭经名家递藏。丁丙藏本今存南图。《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丁本时有误。抄本七十五卷中,有四十三卷为鲍廷博知不足斋补抄,余则为清初季振宜静思堂所抄。  相似文献   

12.
刘冰 《图书馆学刊》2009,31(7):F0002-F0002
分门史志通典治原之书 十五卷 目录一卷 佚名辑 宋刻本 是书辑《史记》、《前汉书》、《后汉书》、《晋书》、《隋书》、《新唐书》、《新五代史》七史中的食货志、礼志、乐志、选举志、百官志(或表)、艺文志(或经籍志)、兵志、刑法志、祭祀志、舆服志、律志、、历志、五行志、天文志、地理志、  相似文献   

13.
《天地雄心》是湖南青年作家王开林的一本近30万字的历史散文集。这年头,一本散文集要打动或震撼人心是很不容易的。但也有例外。在一个又一个深深的夜里,我阅读集子里的文章,和作者笔下一个个卓荦英杰的灵魂相遇。这是一些敢于担当家国天下事的不羁的灵魂,是一些被历史浮尘遮蔽而需要我们掀开雾障才能遇见的被自由之风支配或者被命运之神无情拨弄的灵魂。多少次,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冲动,渴望能有更多的朋友和我共享这种阅读带来的豁朗与痛切。全书29篇文章,在铁血交飞风雨如晦的时代大背景上,作者以历史人物为经,以历史事件为纬,从政治到文学,以一个独立思考者和社会批判者的视角观照了从清代“中兴四名臣”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胡(林翼)到谭嗣同、黄兴、蔡锷、宋教仁与秋瑾,从龚自珍、章太炎、叶德辉、易哭庵到沈从文等20余位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风云人物。历史永远是一个民族获取理性力量的巨大的认识对象,这些风云人物是我们观  相似文献   

14.
《旧唐书·经籍志》著录刘歆《春秋左氏传条例》20卷,清人姚振宗认为乃汉郑兴所撰。《隋书·经籍志》亦著录《春秋左氏传条例》25卷,然不题作者。笔者认为此二《志》所著录之书本为一书,但非郑兴所作,而极有可能为汉代贾徽所作,并且贾氏之书乃继承发挥刘歆之学而来。  相似文献   

15.
各大图书馆和历代书目著录有不少的宋版《韦苏州集》,但相关记载有很多粗疏和谬误之处,刊刻年代不够明确乃至误认明本为宋本等问题广泛存在。经整理考证发现,现存八部宋版《韦苏州集》,还有诸多残页。它们来自三个版本:一为乾道七年(1171)平江府学刊本,一为南宋晚期余同甫等刊本,一为南宋晚期郏良臣等刊本。后两者都刊刻于宋理宗或其后的杭州地区,版本关系也较近,应当翻刻自同一底本。各版本之间、同一版本的前印本和后印本之间都存在文字差异。  相似文献   

16.
金凤 《晋图学刊》2014,(2):50-53
《国朝诸臣奏议》是宋代史部诏令奏议类的重要著作,成书以来即为史所重。文章介绍了该书成书经过,依据该书形态、刻工、避讳等方面,详细考证了黑龙江省图书馆收藏的宋刻元明递修本《国朝诸臣奏议》的版本源流,探究了该书递经倪瓒、朱大韶等诸多名家收藏、后流入清宫的历史过程,并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中华再造善本》进行了对比,展现了该书在文化传承上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7.
上海博物馆藏宋刊《谢幼槃文集》十卷,是北宋末临川名士谢薖的现存唯一诗文合集初刻本。绍兴壬申年(1152),此本与谢逸《溪堂集》二十卷同时由抚州州学锓梓。自宋以降,该书世所罕觏,辗转流传至东瀛后,迭经狩谷棭斋、浅野长祚和向山黄村等名家庋藏。19世纪80年代初,杨守敬出访日本觅得此书,携回中国并手书跋附于卷末,旋即又售予潘祖荫滂喜斋,此后归于孙伯渊之手并捐藏至上海博物馆。该本是谢薖文集刊印流播的诸版之祖本,极具版本文献价值,对于考察谢薖与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总集之局部递嬗以及《两宋名贤小集》成书性质等,亦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说文解宇系传》四十卷南唐徐锴撰南宋中期浙江地区刻本存十二卷(一、三十至四十卷、卷一配明抄本)每半叶七行,行十四字,白口,左右双边。版心上未镌大小字数,版心下镌刊工姓名,计有顾昌、顾祐、陈礼、许成之等人。  相似文献   

19.
《尔雅疏》十卷宋邢昺等撰,宋刻宋元明初递修公文纸印本每半叶十五行,行二十九至三十一字不等,白口,左右双边。版心上镌每版字数,下记刻工姓名,中镌"雅疏"及叶码。邢昺字叔明,曹州济阴(今山东曹县西北)人。生于五代后唐明宗长兴三年(932),卒子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  相似文献   

20.
《经典释文》三十卷唐陆德明撰南宋初杭州地区刻宋元递修本每半叶十一行,行十七字,小字双行,行二十四字,白口,左右双边。陆德明名元朗,字德明,因以字行,故原名渐晦,德明显行。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约生于南朝粱简文帝萧纲大宝元年(550),卒于唐太宗贞观四年(630),享年八十岁。《旧唐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