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4年4月17日,新华社播发了《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的报道。这篇900多字的消息一经发出,就被全国28家省、市报纸采用,其影响之大,可想而知。 那么,这一新闻是怎样发现的呢? 首先要说到南迦巴瓦峰。1994年我曾采访过当时从南迦巴瓦峰地区探险考察回来的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杨逸畴,并写了通讯:《“神山”探索记》在《人民日报》配照片刊登出来。这便是大峡谷报道的最初积累。  相似文献   

2.
20世纪末,人类有一个如果不是最大也是极为重大的地理发现:科学家确认,中国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这一消息是新华社1994年1月17日播发的。消息原题是:《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第一大峡谷》。这是世界性的大新闻。此前,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一直被称为世界第一大峡谷。而此后,世界各国的地理教科书和词典中关于大峡谷的内容,必然要改写了。历史的惊人之处还在于,发现这一新闻事实的人和发布这一重大消息的人,竟是同一个人。他,就是新华社高级记者张继民。什么?一个记者?他凭什么确定者?他…  相似文献   

3.
去年以来,有关发现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新闻,被各家新闻媒介“炒”得火热,并引发“考察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热”。事实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作为一个独特的自然、地理现象,千百年来一直就客观存在着,当地老百姓也一直生活于此地,只是大家都不知道这是真正的世界第一大峡谷而已。因为在1994年以前,一度被誉为世界第一大峡谷的是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现在,它只排在世界大峡谷的第五位。 什么是新闻?众所周知,严格地讲,除了“新闻是新近发生的新鲜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之外,实际上还有一条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现的新鲜事实的报道”——向社会各界揭示大家原来不知道  相似文献   

4.
从发现到亲历──我怎样参与世界第一大峡谷的发现张继民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应该名列世界峡谷之首,是1994年初发现的,同年4月16日经过科学论证,新华社随即以《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为题,发出这一独家新闻。最近,刘东生、叶笃正...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这消息在前几年就看到了。但是最近才知道,第一个提出这个课题的,竟是新华社的记者张继民。一个新闻记者居然能有重大科学发现,令人惊讶、深思。 1994年,张继民因其他报道需要,借阅了由3位科学家在1987年发表的论文《雅鲁藏布江下游河谷水汽通道初探》。当他看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形成几百公里长”、“峡谷平均深切度在5000m以上”时,猛然想起,在自己的记忆里,当时被称为世界第一大峡谷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只有二三千米深。相比之下,我国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不应是真正的世界第一大峡谷吗?他向三位科学家提出了这个问题。科学家们认为他提得很有道理,也认为自己只注意了科学上的意义,缺乏“新闻敏感”。1994年4月16日,经过有  相似文献   

6.
1994年4月17日,新华社播发了《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的报道.这篇900多字的消息一经发出,就被全国28家省、市报纸采用,其影响之大,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7.
1994年4月17日,新华社 通过电波向全世界庄严宣 告了一个让华夏子孙激动不已的新发现: “中国科学院地理学家杨逸畴、大气物理学家高登义、植物学家李渤生日前一起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世界上第一大峡谷!这一重大发现得到了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东生教授的赞同和支持。” 时隔4个多月后,我作为成都军区政委张志坚中将带领的联合工作组的一员,乘直升机飞越了这世界第一大峡谷,赴墨脱看望那里的官兵。  相似文献   

8.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这一发现使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退居其次,人称本世纪末国际上一次重大的地理发现。 出生于辽宁省铁岭市的张继民毕业于北大历史系。从1982年他干记者始便与科技报道结下不解之缘。他先后走南沙、闯南极,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写下三部著作。随着1998年10月雅鲁藏布大峡谷被国务院正式命名,他与其他三位科学家的名字被永远载人史册。 怀着对同业者的敬意与好奇心,我走访了张继民。 站在张继民面前,我觉得他与《走进世界第一大峡谷》封面照片上的形象悬殊:脸上被高原日晒风吹镀上的黝黑已经褪去,鼻梁上多了副眼镜,略显文质彬彬;伴随瘦削的脸部轮廓和全身浮肿的消退,也带走了一位探险家的粗犷气质,这便是文人张继民。  相似文献   

9.
听多了好消息太少的抱怨,却不期然看到一篇众口称道的好新闻。新华社记者张继民采写的《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900多字的消息,竟把个崭新的“世界第一”毫不犹豫地推到了读者面前。 据作者称,他实际上是在为另外一篇采访,抱回了大堆的科学论文、资料,想从中了解雅鲁藏.布江地区的地貌、植被、江水流速等等。这天,他在权威的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在市场经济摄影报道中我比较注重深入普通老百姓中去搞典型调查,4年抓了4个典型,其中在沂蒙山区的九间棚村住了52天,在青岛双星鞋厂住了42天,在鲁西北兴福镇的路边旅店住了48天。后来,这几个单位都成了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典型。我在调查中发现与提出的“九间棚精神”、“双星报道”与“兴福现象”都得到党中央负责同志的肯定与赞扬,成了理论界研究的重点课题。仅这几个典型的报道,就被中央各大报刊在头版头条采用19篇(次),还被评为新华社社级好稿一篇,部级好稿8篇(组)。我从实践中体会到,要使典型报道达到较高的水平,重大主题犹如鸟头,深入调查与理论学习好比双翼,双翼过硬且协调运动  相似文献   

11.
马胜荣1973年3月分配到新华社国际部工作。他长期从事国际新闻的英文对外报道、中文对内报道和国际形势研究,近十多年参与了新华社国际部和新华社总社的国际新闻日常报道和一些重大和突发国际事件报道的组织领导工作。他组织和推动英文通稿的“滚动发稿”,促进对外发稿体制的改进,提高了英文通稿的质量。在海湾战争报道中首先普遍实施“滚动发稿”,后来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中东和平进程、波黑战争的报道中,坚持要求编辑部实施“滚动发稿”。1996年提出在亚太总分社进行海外分社实施“滚动发稿”的试点,并已取得经验,1998年计划逐…  相似文献   

12.
新书架     
《中国记者亲历丛书》 《中国记者亲历丛书》已有两册面世,一本是《穿越大峡谷》,另一本是《世界在你眼前》。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梁衡为丛书撰写了题为《记者是从事件中走出来的金凤凰》的序言。 《穿越大峡谷》的作者杨西虎和张军,分别是中国环境报和中央电视台记者,他们共同参与了1998年底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科考活动,书中激扬、深情的文字和大量精美的照片,记录了这一中国记者和科学家携手穿越世界第一大峡谷的人类壮举。 《世界在你眼前》是由70多名记者写就的一篇篇短文,是近年来《人民日报·国际副刊》上文章的精选,作者多是驻外…  相似文献   

13.
1、1974年,新华社作为最终用户参加了国家重点工程项目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748工程”。1985年2月,新华社正式采用“748工程”的科研成果为《前进报》和《新华社新闻稿》排版,这是国内新闻界第一次使用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进行排版。 2、新华社引进并成功安装了第一台计算机。 3、1984年3月,新华社使用传真发片机发送彩色图片新闻,并刊载于《瞭望》周刊,这是国内新闻出版史上第一次。 4、1985年3月,新华社第一次使用计算机在全国人大和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的报道现场编发英文新闻。 5、1958年底,新华社建成中文发稿计  相似文献   

14.
1993年11月17日,新华社发出我和单培荣合写的通讯《“尼雅废墟”寻访记》,这是新华社报道的本世纪最重大的考古发掘之一。通讯播发后,被海内外新闻媒体广泛采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项目部主任迪安博士来信说,这篇报道已促使他将尼雅列为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佛教路线”重点考察遗址。 “尼雅废墟”是考古界一个神秘而又充满诱惑力的话题。 两千多年前,汉朝使臣张骞、班固等出使“西域”,报道了塔克  相似文献   

15.
在刚刚结束的第24届奥运会上,新华社的报道以其时效快、质量好,报道面广及数量大而跻身于世界通讯社之林。如果说,新华社在报道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时还只是初出茅庐,还不为人所重视,那么在今年的汉城奥运会上,人们对新华社已经是刮目相看了。 10月3日,笔者刚刚发完最后一篇关于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举行记者招待会的稿件,一位法新社记者来到新华社办公室,对我说:“新华社这次报道很不错。”笔者认为,这绝不是恭维之词。对这样的赞誉,新华社受之无愧。一自汉城返回北京,还未来得及仔细研究西方四大通讯社的报道,只是粗粗翻阅一遍,并略作对比,感到新华社的报道毫不逊色。就拿本届奥运会中16项较为重大的事件来说(包括本届奥运会第一块金牌的产生,约翰逊起初击败刘  相似文献   

16.
引子:这里是世博会的“冰点” 当世界瞩目中国美丽的“彩云之南”时,云南在它最美的地方为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选了8个分会场、“十八大景点”;但云南西部一个地裂天开、神奇壮丽的地方却不在这份清单里。 它就是世界级地理奇观,地球上的第三大峡谷——怒江大峡谷。怒江大峡谷夹在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的断裂带之间,平均谷深2000米,峡谷总长316公里。它本是仅次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世界第二大峡谷,中国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使它退居世界峡谷鼎足之三;但它的自然景观与文化风采仍在世界三大峡谷中独领风骚:  相似文献   

17.
我赞成“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说法。当我翻阅今年上半年新华社记者报道北京的一些新闻稿件,特别是读了被评为新华社社级一等好稿、编辑部级二等好稿的稿件时,在我的脑海里总要跳出这四个字:新、实、活、短。从中可以看出,这些好稿无不是记者或记者、编辑共同精心经营,下了很深功夫的结果。选题求新题目,即主题,是新闻的灵魂。选准题目,对  相似文献   

18.
<正>“还记得,当年两位新华社记者来我们家采访,那时我16岁。”个头不高、脸庞黑里透红的李安胜走出家门,微笑着迎接前来寻访的我们。这是2021年下半年,一场穿越40年报道寻访中的场景。李安胜是当年新华社《春到上塘》报道中农民的儿子,而我们是新华社江苏分社的后辈记者。冬阳下苏北乡村的这温暖一幕,时常回荡在我脑海中。三年多来,我对新华社在贵州和江苏四篇有重大影响的经典报道,  相似文献   

19.
2006年两会已经结束。在社党组正确领导下,在这场战役性报道中,新华社播发的一批重点稿件引人注目。2006年新华社播发的采用家数在100家以上的99篇两会稿件中,重点稿占27篇,而2005年采用超过100家的两会重点稿仅有5篇。两会期间,新华社营销总平台和分平台组成了39个小分队赴39个报业集团,对各大报业集团采用新华社两会稿件情况进行专项分析,每天提前将《稿件采用情况统计报表》送给前方报道组。用户认为,今年两会新华社重点报道既具有权威性又有较强的可读性,方针政策分析解释到位,选材真正做到了“三贴近”。一、悉心经营一批题材重大的报…  相似文献   

20.
“哥们,第一枚金牌,看你的啦!”亚运会比赛尚未开战,新华社参加亚运会报道的编辑、记者便朝我喊开了。那些目光,那些语言之间,分明流露出重托和希冀。骤然间,我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是那么沉重。历届大型赛会第一枚金牌都是国际上各大通讯社与新闻机构必争之“的”。本届亚运会的第一枚金牌,也必将牵动前来采访的5000多名记者的神经。一种无形的压力向我袭来,作为担负亚运报道重任的新华社记者,能否在这场国际新闻大战中夺得第一枚“金牌”,这不但关系到亚洲第一大通讯社新华社的声誉,也关系到整个中国新闻界的声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