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原来是静安区一所困难学校.1999年初,经上海市教委批准,静教院附校成为转制学校.转制后,这个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学生转的转,走的走,想方设法要离开;现在,家长争着把孩子送进学校.  相似文献   

2.
2001年,受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委托,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下面简称静教院附校)对德育课程进行改革。学校至今进行了十多年的研究与实践,静教院附校紧紧把握课程改革与学校德育工作之间的关系,学生道德提升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潜心探索德育课程的“双主体”实施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1998年以来,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学校得到了跨越式发展。近年来,静教院附校教师参加的各级课题研究共60项,开发的探究型、拓展型课程共103门。2004年,95%以  相似文献   

4.
罗阳佳 《上海教育》2014,(15):32-33
以“轻负担高质量”的教改成果享誉上海基础教育界的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由静安区的一所薄弱初中和一所普通小学合并重组而成。1994年,为改变薄弱学校面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静安区教育局决定让静安区教育学院承办起当时办学困难的海防中学,并更名为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  相似文献   

5.
1998年以来,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学校得到了跨越式发展。近年来,静教院附校教师参加的各级课题研究共60项,开发的探究型、拓展型课程共103门。2004年,95%以上的教师开过各级公开课,教师个人获得的市区级以上奖项共68项,  相似文献   

6.
张人利  王伟 《现代教学》2010,(10):47-50
许多中小学都在探索如何通过课程与教学改革来提高课堂教学效能,从而进一步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为此,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以下简称静教院附校)也曾经邀请多名全国著名的语文教师到学校上示范性公开课,效果如何?好!教师认为好,学生也认为好,甚至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被感动得流泪。然而,在一次又一次的观课之后,教师的教学行为似乎没有任何大的改观。这又是怎么一回事情呢?  相似文献   

7.
张人利 《上海教育》2009,(22):57-58
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是学校课程领导力的集中体现。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简称静教院附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公办学校,在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过程中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一是基础型课程设置的校本化,以学生的年龄特征为依据进行调整,提出"按学生最佳发展期设课"的理念,并作尝试性的实践研究。二是基础型课程在教学上的校本化,以创"最近发展区"施教为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1998年5月,静安区教育学院开始承办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教院以附校为基地,整体推行课程与教学改革。其中,把小学低年级开展英语教学作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一个方面。经过两年多的实践研究,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案例的启示:之一,一位学者带着自己的儿子(7岁)和母亲(55岁)在美国生活了一年余。儿子已有了较好的英语会话能力,而母亲除了 yes 和 No之外,几乎没有能听懂的和自己能说的。之二,一位外资企业管理者为德国人,其夫人为法国人,儿子8  相似文献   

9.
十多年来,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以下称静教院附校)一直潜心于教育有效性的研究,力图朝着“轻负担、高质量”的方向努力。2008年年初,学校成功申报了上海市教委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效能的研究”,试图通过提高学生完成学业效能的研究与实践,进一步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育质量,并且把这一研究首先直落教学的核心环节——课堂,从而产生了后“茶馆式”教学。  相似文献   

10.
2003年6月,原黄陵学校更名为普陀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因为历史原因,原黄陵学校骨干教师流失严重,办学困难。区教育学院在详尽分析附校教师队伍的现状、需求和教院专业人员指导、合作的可行性条件的基础上,确定了“发挥优势,专业引领;资源共享,互惠双赢”的承办策略,启动院校“合作伙伴”工作项目。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静安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学校(简称“静教院附校”)小学部大胆改革教育教学安排,在给学生减负的同时实现增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我校研究的课题为"构建'新德育'课程的实践研究",本课题于2006年2月启动.在借鉴上海市静安区静教院附属学校的研究经验、做法,在市教科院、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指导和帮助下,在课题组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年半的研究,学校的德育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3.
徐倩 《上海教育》2024,(9):30-33
<正>“绿色”倡导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关注学业质量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还关注取得学业成绩的过程与方法,更关注与学业成绩有关的其他方面——这是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对于“绿色指标”理念的深度理解。每一次的“绿色指标”测试结束,静教院附校都能拿到绿色指标指数报告、基础数据报告、学科报告等多种类型的报告,帮助学校解读测试结果,分析测试结果背后可能的原因,并找到切实可行的改进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的前身海防中学,因“弱”、“差”而出名。经历6年课改后,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由过去学生、教师走的走,转的转,到现在一跃成为上海市知名的品牌学校。2004年7月8-10日,《解放日报》连续三天头版头条对静教院附校进行了“轻负担”照样“高质量”的连续报道后,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当即为此做了批示:这是当前减轻课业负担的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典型,应予以宣传报道。之后,国务委员陈至立给教育部批示,要求对其进行调研并总结经验。其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上海…  相似文献   

15.
我校研究的课题为“构建‘新德育’课程的实践研究”,本课题于2006年2月启动。在借鉴上海市静安区静教院附属学校的研究经验、做法,在市教科院、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指导和帮助下.在课题组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年半的研究.学校的德育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6.
张人利 《现代教学》2010,(12):43-46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的后“茶馆式”教学连载至今已有四期,本期,我们邀请张人利校长就后“茶馆式”教学与“茶馆式”教学作了全面的比较,并对“后”在何处作了详细的解答。从中也可以看出近年来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所作出的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34岁的曹坚红身兼三职: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科研室成员、教院附校教师和“做中学”中心工作组组长。从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起步,完全自发地读“自考”,搞科研,她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一、校长的提高,可以带来学校的发展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话在上海静安区教育学院附中校长张人利身上体会最为明显。静安区教育学院院长兼教育学院附中校长,十年间,使原来的薄弱学校一举成为上海名校,拿到了从上海国家的许多奖牌,中考由全区最后一名一跃为全市第一名。学校很小,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学》2007,(7):72-73
我校是位于中心城区的九年一贯制公立学校,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学校几经合并,师资队伍建设阶段性不强,青年教师居多,中级职称教师偏多;随着二期课改的迅猛推进,突显出我校教师的教育观念相对陈旧,教学方法相对落后。我校以“对话式”培训为抓手,依托静安区教育学院,分享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等兄弟学校的资源,  相似文献   

20.
10月30日,静安区教育学院热闹非凡,14节代表最新师资培训方式的研训一体化培训课程向全国同行展示。这种“头脑风暴”式的教师培训,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研训一体化在静安区教育学院已经实行一年多了,受到了学校教师的极大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