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的发展使精神消费在人类消费总体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人类的消费出现了精神性转向趋势。与物质消费相比,精神消费在消费对象、消费主体以及消费过程等方面都有着自身的特点。精神消费是一个外延极其广阔的消费领域,包括生态精神消费、物品精神消费及文化精神消费等多种类型。精神消费对于提高消费者的素质、对于促进精神生产的发展、对于推动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雯  陈爱华 《江苏高教》2023,(1):98-102
审美消费是将美感获取作为主要诉求的一种消费样态。大学生是审美消费的先锋,其审美消费主要集中在身体消费、网络景观消费领域。当前,大学生的审美消费遭遇消费异化的伦理图景,即异化为炫耀性的符号消费、奢侈性消费、享乐性消费、低俗化的感官消费等,并导致严重的负面后果。大众传媒、广告和时尚工业的运作,大学生审美素养欠缺和消费价值观错位是大学生审美消费异化的主要成因。为了超越审美消费的伦理困境,应从以下方面努力:第一,突出审美教育的精神价值,实现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提质增效。第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审美消费,加强消费伦理教育。第三,探寻生活美学,呼唤优雅消费,引导大学生在审美消费中迈向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3.
消费是第一性的存在 ,消费文化本质上只是我们反映消费而获得的关于消费的思想、观念、知识和理论。讲消费文化旨在强调消费者在消费中必须学习和运用人类认识消费的积极成果 ,增强消费行为的自觉性。把消费文化理解为优美的消费环境、具有文化味的消费资料和以此为对象的消费活动 ,会引起理论上的混乱 ,并妨碍消费文化指导作用的发挥和消费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晁乐红 《台州学院学报》2011,33(5):87-91,96
解决我国消费问题的出路之一在于实现消费结构升级,即从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转变,从实物消费向劳务消费和精神消费发展。结构升级的消费不仅是促欲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增长消费”,同时也是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绿色消费”,更是促进消费者自身发展完善的“人文消费”。  相似文献   

5.
根据对当前小学生消费现象和种类的调查,发现一些小学生存在满足型消费、攀比型消费、模仿型消费、受诱型消费和超前型消费等不良消费现象,客观分析这些不良消费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背景,进而提出良好消费习惯培养的五种对策即端正消费教育观念,社会、家庭、学校教育同步,管好孩子的零用钱,开展丰富多彩的消费教育和强化管理措施,加强检查监督。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消费在社会消费中占据重要位置,他们是社会消费的一大群体。他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心理往往受到社会消费思想的影响,既有一般社会成员消费特点,又有自己群体消费特征。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的分析,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教育,以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7.
消费文化是消费的知识化和理论化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费是一第一生的存在,消费文化本质上只是我们反映消费而获得关于消费的理想、观念、知识和理论。讲消费文化旨在强调消费者蝇必须学习和运用人类认识消费的积极成果,增强消费行为的自觉性。把消费文化理解为优美的消费环境,具有文化味的消费资料和以此为对象的消费活动,会引起理论上的混乱,并妨碍消费文化指导作用的发挥和消费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物质产品的日渐丰富以及媒体等因素的推波助澜,消费已经进入大众消费阶段,大众消费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消费社会。消费社会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异化消费。从异化消费到符号消费虽然客观上促进了生产发展,增加了社会财富,但是一些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显现出来。本文通过"双十一"消费现象分析异化消费,从而对当前异化消费进行批判。  相似文献   

9.
以马克思的商品消费异化思想、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弗洛姆消费异化论、后马克思主义消费符号论为理论工具,剖析了当代大学生消费主体异化、消费客体异化、消费方式异化等异化消费的症状,旨在引导大学生养成消费文化自觉意识、建立消费文化的中国身份和构建网络消费文明.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透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推动和促进生产,买方市场形势下消费对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忽视消费是当前的主要倾向。消费需求不足的深层原因是,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相适应,转型期的体制障碍,收入增长趋缓和消费者心理引起的消费倾向下降等。其主要对策建议是,把消费政策调整为鼓励消费、引导消费。一是更新消费观念,刺激消费:二是调整供给结构,扩大消费容量;三是理顺消费结构,引导消费增长;四是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形成消费群体;五是扩大消费信贷,提倡负债消费。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存在娱乐性消费多于发展性消费,以及非理性和盲目性消费、低层次消费现象等误区.要重视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问题,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精神文化消费理念,养成良好的精神文化消费习惯;要努力为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目前服装消费文化中主流消费文化以质量型消费为主,并呈现消费升级和向享受型消费过渡的态势;亚文化消费中享受型消费和数量型消费并存;服装消费社会阶层分隔不明显;多样性消费持续存在。服装企业品牌发展的过程中,要把控质量不断总结经验,明确品牌定位,以开放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提高品牌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高中政治教材把消费心理对消费的影响作为重要教学内容,这无疑是对消费理论的重大突破.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消费心理对于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趋势都有一定的影响和导向作用.要引导学生正确消费,必须认识到消费心理对于当前消费影响的表现和作用.当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消费过高,很大程度上是受消费心理的影响.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就必须走出消费的误区,引导学生认识影响消费的几种心理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消费方式作为经济学和社会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对其概念外延可作两种划分:狭义地说,消费方式是人们进行各种生活消费活动的行为方式总和。广义地概括,消费方式则是生活消费领域中体制的、心理的以及行为过程的诸参数群的型式之总和。对生活消费方式内涵的结构分析,物质生活消费方式、文化生活消费方式,这是平面层次的划分。时间消费方式、空间消费方式,这是从立体维度来把握。消费质量的模式比较,这是消费方式的结构质态。消费体制型式、消费环境格局,这些可作为考察消费方式的环境座标。我们对消费方式问题的探讨,是从广义把握其外延,并在多维度上结构性地分析其内涵。  相似文献   

15.
误区一:消费就是个人生活消费【简析】消费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狭义的消费指生活消费。生产消费指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的消耗,如厂家购买原材料;生活消费是指人们为维持自身的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至今,消费与生产的关系经历了三个时期:建国以来至改革开放为消费抑制时期,表现为生产控制消费,消费受到政策与供给的双重抑制;改革开放以来至上世纪末为消费释放时期,表现为生产引导消费,消费得到恢复性增长;新世纪以来至今为消费激励时期,表现为消费制约生产,消费不足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成为重要政策取向。在把握历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争取消费与生产关系的积极趋向是保障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理论述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鲍德里亚是当代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在《消费社会》一书中,他以符号学为切入点,对消费社会进行了审视与诊断,认为消费不再是物的消费、而是符号消费,符号消费其实质在于对人们社会身份的建构,因而符号消费的目的在于对差异的追求。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带着对消费异化的批判,开启了研究消费社会的新视角,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理性看待医疗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消费是一种特殊的消费,就医者是特殊的消费者.医患之间是契约关系、信托关系.医疗消费与普通消费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消费双方的密切程度和对消费过程、消费结果的评价态度上.医疗消费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不确定因素多,消费过程与结果不成正比,仅以结果评价医疗消费的对错是不客观的,也是对医生劳动评价的不公平.整个社会和患者群体,都应该学会理性地看待医疗消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但要正确地评价医疗消费的过程,更要正确地评价医疗消费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根据蚌埠市1100名大学生的消费抽样调查问卷,从消费结构、消费行为、消费心理三方面分析其消费情况和消费特点,根据大学生消费存在的差异找出蚌埠市大学生消费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同时针对目前大学生消费的一些不合理现象,提出了引导大学生科学消费的合理化建议,进而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20.
论教育消费的本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消费是为了获取知识与技能,受教育者本身与家庭用于教育方面的各种货币支出.教育消费不单纯是一种消费,还是对自身人力资本的投资.教育消费属于生活消费的范畴,是一种文化消费,也是一种发展消费.教育消费要求消费者参与服务过程,并对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有一定要求.教育消费存在一定的竞争性和排他性,具有阶段性和非重复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