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历代史籍中,范晔《后汉书》的序论赞颇为引人注目,褒贬不一。与前代史籍,尤其与《史记》、《汉书》相比,范晔《后汉书》序论赞表现出论史的自觉意识:明确了序论赞在于“评论”的独特功用;确立了“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得失”,论史以资鉴戒的史论宗旨;开启了新的史论体式  相似文献   

2.
《西游记》作为明朝中叶的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的宗教文化和宗教思想。这部小说中佛教、道教、儒教三种文化融合在一起,反映出当时三教合流的社会思想。究其根源,应是受当时的陆王“心学”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而小说对宗教的戏谑嘲讽则反映出中国人独特的宗教信仰和当时社会个性解放的启蒙思想影响。  相似文献   

3.
藏族宗教经典文献作为藏民族文化以及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特点。而在对其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宗教术语的翻译又不容忽视。对术语采取怎样的英译策略直接关系到对整个文本文化信息的传递及文化内涵的表达。本文从《西藏生死书》英文版中抽取宗教术语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其翻译特点,并提出相应翻译理论,以期为藏族宗教经典文献翻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观心玄枢》集中体现了唐末高僧永明延寿的“观心”思想,他认为“观心”主体是第六识,所观对象是一切理和事,最终要求能观和所观二者是合一的,“观心”方法主要有直闻顿修、空寂之知、唯识二观、华严四观、天台三观、普贤十观和牛头绝观等,“观心”所要追求的境界是“境智俱闲”。若统合来看,我们可用“一心圆观万法”概括其“观心”理论体现出来的心性智慧,它留给现代人很重要的启示就是“心能转境”,人生的苦乐、迷悟等皆在一念之间。  相似文献   

5.
西汉梁人焦延寿治《易》师从孟喜,别为占侯一派,长于阴阳灾变之术。焦氏《易林》创“分卦直日”法,形成了4096种变卦,每种变卦编造一首卦辞(林辞)。《易林》林辞仿诗而作,多为四言韵语,善用多种修辞手法,富有文学性。林辞内涵丰富,包含了从上古至汉代的神话传说、历史评判、社会现实、生命意识、人生哲理、男女爱情等,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纵观中国文学史,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往往在其作品中反复申述忠奸之别,辨明忠奸之义由此成为中国士大夫文学一大主题。范晔《后汉书》序论赞虽非文学文本,但其在辨明忠奸这一文学主题上对中国文学史起着上承下传的作用,而其显著的艺术特色也对后世文学家具有较大滋养意义。由此可见,范晔《后汉书》序论赞不惟有重要史学价值,亦具明显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孙过庭继承了中国古代哲学和美学的变易思想,在《书谱》的书家论中,从书家性格、心态、年龄与书风等三个层面,深入地分析了书法创作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而为盛唐书家张扬艺术个性,形成浪漫主义的书风,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魏晋胜流画赞》是顾恺之一篇非常重要的画论。对于此文的真伪也多有争辩,然而殊少从文体发展的角度进行辨析。从文体的角度来看,《历代名画记》中所存《魏晋胜流画赞》实为顾恺之赞序集佚,由此,《魏晋胜流画赞》、《论画》是否题目互误的讨论也将得到推进。  相似文献   

9.
中国美学命题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刘勰的《文心雕龙》创构了数量甚多的命题。《文心雕龙》各篇的赞辞,在命题的提出与熔炼方面具有典范意义。“赞”不同于通常理解的赞颂之义,而是如刘勰在《文心雕龙·颂赞》篇中提出的“明也,助也”,即对正文加以阐明和辅助延伸。刘勰又指出“约举以尽情,昭灼以送文”这十个字作为赞的本质与功能的概括性说明。赞作为文体,经过了体式的变化与沿革,本有散文与韵文的不同形式,而韵文体的赞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刘勰对“赞”这种文体有明确的界定和自觉的理论建构。《文心雕龙》各篇之赞辞是具有文体的定型意义和创造功能的。《文心雕龙》各篇之赞,提出了若干经典化的命题,也成为命题成熟的重要标识。中国美学命题的重要特性,在《文心雕龙》赞中体现得非常典型。对于中国美学命题研究,《文心雕龙》赞辞提出的命题,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可以推动命题研究的当代价值之转换。  相似文献   

10.
陈炽在《庸书》中揭露了晚清吏治腐败与官场弊病,要求改革官员选任考核制度,提出了官员养廉与治理官场腐败的若干建议,主张精简政府机构,裁汰冗官,仿设议院,公举乡官,提高行政效率。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中,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和无神论较早地走上了统治地位,因此,鬼神思想对中国法律的影响甚为短暂,犹如昙花一现。在这一过程中殷商时期的神权法思想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我国法律思想史上留下了弥足珍贵的一笔。  相似文献   

12.
宗教之于托尔斯泰十分重要,他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与他的宗教思想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托尔斯泰的 宗教思想是复杂矛盾的,只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他,并且会有新的发现。托翁的宗教 思想不同于基督教,托尔斯泰主义背离了基督教教义,而且有其积极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3.
《周易》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典籍,历来备受推崇。但由于历史上文化垄断现象和统治阶级的愚民政策,江湖术士们故弄玄虚,使其蒙上了浓重的神秘色彩,预成论和宿命论思想毒害人们,产生了巨大的消极作用。随着思想解放和国际上易学热的兴起,国内易学爱好者日渐增多。为了发挥易学在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必须对易学的思想体系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厘清,破除其神秘色彩。从哲学视角分析《周易》思想体系自身的矛盾,以掀开其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14.
我国有宗教信仰的人数在飞速增长,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试从心理学的视角研究这一群体,通过对宗教信仰者的分析,发现其成为信徒的四个心理学动因,分别是满足强好奇心、获得归属需要、寻求自我认同和实现心理调节。并据此提出引导宗教异化现象的四个角度,即普及宗教知识、提供社会支持、建立自我认同和引导调节方式。  相似文献   

15.
新疆维吾尔族群众宗教心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从社会学的视角,对新疆维吾尔族群众的宗教心态展开了理论分析。主要反映维吾尔族群众对党的宗教政策、科学化教育和新疆稳定发展等现实问题的认同态度。研究宗教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影响、作用及其原因,进一步探索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途径和方法。同时对我国现阶段宗教理论研究的内容、视角提出了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果戈理是俄国著名的作家,但学界对其宗教思想知之甚少。研究果戈理的宗教思想可以更加深入理解他和他的文学作品以及俄国当时的哲学、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17.
宗教传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古代中国人的信仰世界,对于我们全面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化、建设先进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勃朗特姐妹作为维多利亚时期的代表女作家,其写作深受牧师家庭的宗教背景影响。她们的父亲帕特里克是英国国教牧师,他倡导的福音主义——自我心灵感受宗教的启示极大地影响了勃朗特姐妹的人格和创作。本文综述了勃朗特三姐妹对于宗教的不同心灵理解,正是对于宗教的追寻和探究,以及宗教对于她们的不同启示,使得三姐妹才思泉涌,在笔端中,澎湃着女性对于维多利亚体制宗教的批判,书写着女性对于宗教的个人心灵理解。  相似文献   

19.
托尔斯泰的宗教思想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一方面,它深受东正教福音教义的影响,理想主义色彩相当浓厚;另一方面,无情的现实又不断侵蚀和冲击着它。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使托尔斯泰的内心时刻遭受着痛苦的煎熬,他的文学作品《复活》深刻而直观的反映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是中国宗教法获得长足发展的时期,有关部门先后制定了多种法律法规,从法律上对当时的宗教现象和宗教生活进行了概括和界定。不管是对正统的佛教、道教、儒学以及基督教等,还是对民间信仰都在法律上给予一定地位,使得这一时期的中国各宗教获得了应有的承认。民国时期的宗教立法对当时社会具有多方面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