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9 毫秒
1.
初中生写作文,往往出现写法雷同的现象,尤其是写人物,总是千人一面,万人一词。如何才能教学生写好人物呢?那就是要讲究方式方法。写人是作文的基本命题,也是中学阶段作文教学的一项最基本的训练任务。要选择自己熟悉的人来写。因为只有写熟悉的人你才能对他的性格特征、外貌、习惯、品质等有所了解。这样你才会有东西可写,也才会写好。写人,可以侧重写人物的外部表现,即写他在做些什么,或者有哪些动人事迹。也可侧重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内心变化,和随之产生的喜、怒。写他在一件事面前,在与别人交往中哀、乐之情,也可以交错地写人的外部表现和…  相似文献   

2.
李波涛 《阅读》2012,(10):28-29
翻阅本期的四篇习作,发现小作者们虽然写的内容各不相同,但都能在记述时紧紧围绕"自己的",把作文写得生动、有趣,让人读起来仿佛有和他们一起快乐,一起经历难忘时光的感觉。一、写自己熟悉的内容。作文是否成功,首先在于内容是否真实,真实的内容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来,才能让读者身临其境,和作者同喜同忧。曹炳森同学的《第一次买菜》中的到菜场去买菜,孟一凡同学的《"钓鱼迷"爸爸》中和爸爸一起钓鱼,李慧颖同学的《竞选大队委》中那  相似文献   

3.
朱立虎 《阅读》2011,(12):22-23
同学们,看到这个标题,是不是感到很惊讶:耳朵怎么能“写”作文呢?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耳朵,每时每刻都有不同的声音传人我们的耳中,到达心里。欣赏优美的音乐可以让人陶醉,听着《运动员进行曲》让人精神振奋,唱着雄壮的《国歌》让人热血沸腾……人们常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来形容人的聪敏灵活,这也说明耳朵的重要性。下面,就来说说怎样用耳朵“写”作文。  相似文献   

4.
夏晓勤 《阅读》2014,(10):22-23
平时熟悉的家人、老师、朋友,要在作文中描写出来时,却往往让很多同学发了愁。该怎样才能把一个人描写得既生动又形象呢?人们常说:“言为心声。”就是说语言是能表现人的内心世界的,可见语言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特征很重要。小铅笔头:我最怕写人了,我的作文总干巴巴的,写不了几句,怎么办呢?小书虫:哈,我有一招!叫:“人物勤开口!”用了我这招,写出来的作文可生动了。  相似文献   

5.
朱熹的作文教学观是重读轻写 ,认为“道”是诗文的根本 ,文本于道 ,文便是道 ;胡适认为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 ,发表是吸收的利器。二人观点差异产生的原因在于教育目的不同 ,其观点对当今作文教学有值得借鉴之处 ,当然 ,也有不足。  相似文献   

6.
房志荣 《阅读》2015,(8):20-22
有一件关于作文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次,同学们正兴致勃勃地准备外出春游,一个学生突然说了句:"回来肯定又要写作文了!"一说到这个话题,刚刚还阳光灿烂的同学们脸上马上阴云密布,一位同学去问老师要不要写,得到肯定的回答时,同学们失望的表情溢于言表,有同学说宁可不去春游也不愿写这种无聊的作文。这个故事很好地反映了当前作文教学面临的困境:作文中没有儿童,儿童没有自己的作文。  相似文献   

7.
有一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儿,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两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朗诵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作文教学思想观念和方法已变得滞后,新课标的落实,使作文教学更加贴近生活,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里,写以人为本的生活作文,这是作文教学的自然回归,也是作文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人文主义思想、马斯洛的人的层次需要理论和社会发展观,对作文教学的改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黄清云 《阅读》2016,(Z3):53
大家好,我叫黄清云,来自靖江市城北小学五(1)班。你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烦恼:一写作文就感到无话可写,只有绞尽脑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写出来,但写出来的作文却是干巴巴的?我以前也是如此,但发生了一件事,它改变了我无话可写的囧状。去年暑假一个中午,妈妈有事出去了,她让我和爸爸一起睡午觉。虽然我最讨厌睡午觉了,但母命难违,只好乖乖地躺了下来。过了一会儿,爸爸就打  相似文献   

10.
李建成 《阅读》2012,(7):34-36
中年级小作者把自己的生活、梦想写"活"了,读他们的作文,让我有“真”的感觉。这种境界便是我们作文追求的用自己的手写自己的事,写自己的作文。  相似文献   

11.
陈林 《阅读》2014,(43):28-29
<正>每一篇作文都是写出采的,但是谁写出来的,有时候却说不清楚。有孩子要说:"作文当然是我写出来的!"如果我们回答这样几个问题,就能理解了。这篇作文确实是你想写的吗?这篇作文是不是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思想或者感情?这篇作文是不是已经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思想或者感情了?好的作文一定是自己"想"写的。这个"想"由谁来断定?当然是由作者来定,因  相似文献   

12.
写好描写人物的作文一直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难点,以往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把总结出的写好人物的方法在课堂呈现后,学生练写。但我们是以单元教学为依托,引导学生在众多写人的文章中自行总结归纳写好人物的方法,并应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相似文献   

13.
李海华 《阅读》2014,(38):22-23
平时熟悉的家人、老师、朋友,要在作文中描写出来时,却往往让很多同学发了愁。该怎样才能把一个人描写得既生动又形象呢?人们常说:"言为心声。"就是说语言是能表现人的内心世界的,可见语言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特征很重要。小铅笔头:我最怕写人了,我的作文总干巴巴的,写不了几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4.
王红梅 《阅读》2014,(15):29-29
<正>我们写文章就像欣赏山的景色一样,喜欢大山巍峨起伏,不喜欢大山平平无奇。写作文,就是在写文章,也要有鲜明、独特的个性。这就是我的作文理念:个性作文、快乐作文!当然写此类作文也是有秘笈的。秘笈一:要挖掘事情中蕴含的生活道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如上面的习作  相似文献   

15.
几 年来一直没有间断过对作文教学的思考 ,总感到十多岁孩子的作文中充满了假话、套话。作文反映的思想内涵也少有变化。孩子们本应有的童稚、童真到哪里去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大人似的作文呢 ?学生感到作文难写 ,首先是他们把写作文当成任务来完成 ,而没有真正认识什么是作文。我告诉学生 ,作文有三宝 :“一双眼 ,一颗心 ,一枝笔。”即用笔去写眼睛所见之事 ,心中想说之话 ,简言之 :我以我手写我心。学生认为 ,说来容易做来难 ,我便从以下几点入手指导。一、创造写作氛围针对学生苦于无话可说的现象 ,首先在语文课上就要让学生对作文感兴…  相似文献   

16.
一、了解学生情况,分析教材内容,设计作文的整体教学方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新教材共有8个语文园地,每个语文园地围绕单元整组教材设计了一篇习作,重点是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一学期要写8篇习作,对于初学作文的孩子来说难度很大。对于老师来说指导也是一个很大的困难,弄不好,就会出现教师“教”不细,学生“学”不好的恶性循环。为此,笔者根据新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向多位作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制定了整套作文整体教学的方案。二、直观教学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建立学生感性思维,落实作文写作内容刚刚升入三年…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学生怕写作文,一提作文就愁眉苦脸;教师怕改作文,改作文如"移山",费时费力,效果却不明显.所以作文教学一直存在着"费、少、差"的现象,具体说就是作文花费时间多,次数少,质量差.每完成一篇作文要花两节课时间,有时甚至一星期也不能完成.每学期作文六至八次还得快马加鞭,作文普遍存在写人叙事不生动,结构层次不清楚,文理不通顺等毛病.  相似文献   

18.
作 文教学难度很大 ,学生觉得作文难的现象普遍存在。提起写作文 ,学生常常是抓耳挠腮 ,苦思冥想 ,始终不得其法。写出来的作文也是干巴巴、枯燥无味 ,象一笔流水帐 ,要么就翻箱倒柜地去抄袭。那么 ,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呢 ?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得出这样一个理儿 :作文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尝受到成功的快乐。具体做法如下 :一、作文前 ,注重成功指导 ,树立学生写好作文的信心心理学告诉我们 :相信自己 ,才有可能成功。从目前中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来看 ,不少学生不是不具备写作文的基本条件 ,而是缺乏写好作文的信心。“我写不好作文…  相似文献   

19.
悼念颉刚     
郭绍虞 《阅读》2023,(48):38-40
<正>我和颉刚都是苏州人,但不是同学,圣陶则两兼之。我俩虽不同学,但我的心头却早已深深地打上了他的印象。当时苏州有四个小学,有时一起开会,我见到他学校里,有个学生在黑板上作作文测验,由来宾临时出题,而此人在黑板上用粉笔作文,写得很快,好像默写宿构,一些也不停顿。我奇其才,后来听人家说,这即是顾涌坤——当时颉刚的学名。  相似文献   

20.
胡传景 《阅读》2011,(12):26-27
老师叫我们写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很多同学都胸有成竹,我也是其中一个,觉得这个主题实在太好写了,因为妈妈的爱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