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精彩的店招牌能揭示产品的特征.在上海外滩,有一家餐馆名叫"麦子大王",一看这名儿我们就知道这是一家面食特色店.直截了当、别开生面的店名往往让人过目不忘.上海浦东有个"由由大厦",是富裕起来的农民建造的,"由"是"田"的出头字,寓意为:种田人出头了!  相似文献   

2.
"为学"的概念在《老子》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老子对待知识论的态度是反对的,他反对"为学"所带来的私欲贪念,这种向外探求的知识论是一种世俗之学。通过对"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解析,进一步探析老子为学的知识论态度,老子认为,要摒弃私欲,就要"无知",并通过"复观"、"明"以及"玄览"的为学方法,做到内心的无知无欲,实现"为道"。  相似文献   

3.
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不是"切割"之"分",是"联系"之"分"和"复归"之"分"。"天"无"意"而"人"有"愿",这是"天人"之所"分",而"天"、"人"皆有"成"有"得",则是"天人"之所"同";"天"之所"成"所"得"是"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而"能参"之"人",则以此"成"此"德"为之所"为"之所"求"的价值原则,故称为"天德"。进而,"人"也是"天"之"不为而成,不求而得"之一,其"形具而神生"而可知"天功"、效"天德",成"王者之政"。由此,荀子对"天"、"人"之间的勾连作出了新的理解,重建了天人关系的学说,在哲学上完成了一次革命性突破。  相似文献   

4.
结合历史及学理背景,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以"老"证"老",就学者对《老子》"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之教学(世)思想所做的不确之解进行了辨析,指出"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是中国古代德智并重教学(世)思想的集大成之论,其本义是指:修习自然之道要日有所渐,涵养自然之德应日减私欲。  相似文献   

5.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产生于明代专制社会信仰危机、道德缺失、人欲泛滥、官场腐败的社会现实,他以"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思想为拯救社会的良方,形成了其廉政思想的基础,并通过自己"为官治吏"的身体力行实践了廉政建设。王阳明廉政思想的出发点是"亲民",即为官必须按圣贤之道"修己以安百姓";廉政思想的核心是"修心",即"致良知",通过做"去蔽"工夫,去掉私欲,唤起良知,变换气质;廉政思想的原则是"知行合一",以行动来彰显良知,将"知"与"行"统合到良知的世界,实现内圣外王。  相似文献   

6.
王阳明的"去人欲而存天理"来自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且二者又存在诸多差异,主要有三:其一,朱熹讲"性即理",既讲人之性又讲物之性,并且认为人、物之性都是禀赋天理而来;与此不同,王阳明讲"心即理",以为天理即人之道心,人之良知。其二,朱熹认为,"存天理,灭人欲"首先在于"即物而穷其理""格物致知",然后"为善以去恶",从而"克尽己私,复还天理";与此不同,王阳明反对朱熹所谓"即物而穷其理"之说,认为"去人欲而存天理"只是就心上讲求,"存天理"只在于"去人欲"。其三,朱熹认为,"存天理"与"灭人欲"是先后不同且又相互统一的两种工夫;与此不同,王阳明认为,"去人欲"与"存天理"是同一的,"去得人欲,便识天理",并且特别强调去除人欲。然而,他们都讲天理与人欲的对立,要求去除人欲,因而又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私欲与腐败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私欲可能导致腐败 ,人类社会还未超越私欲与腐败的历史阶段。腐败控制的关键在于如何控制私欲 ,控制的对策措施有三个方面 :一是加强道德教育 ,使人自觉抵制私欲的诱惑 ;二是加强对权力的制约 ,减少以滥用权力的手段满足私欲的机会 ;三是加大对腐败的惩治 ,威慑私欲引发的非份之念。  相似文献   

8.
仁学思想始创于孔子,并对后世儒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到了宋明理学家那里更是把"仁"抬高到了宇宙本体论的高度。朱熹在吸纳前人思想的基础之上,构建了自己的仁学思想体系,他认为"仁"是沟通天道与人道的中间环节,并且在这过程中儒家之"礼"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仁、礼关系层面,朱熹指出"仁"包"仁义礼智"四德,且"仁"在其中处于统领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仁、礼非是二物"、"仁礼合一"的结论。另外,朱熹秉持着早期儒家"克己复礼为仁"的观点,认为"己"即是"私欲",而"礼"为"公理",要"克己"才能"复礼",且二者是同一工夫,不能割裂,"克己复礼"之后便能"为仁"。  相似文献   

9.
今年暑假,爸爸带我到青岛旅游,最令我难以忘记的是在青岛海洋博物馆观看海豚表演。海豚是一种海洋哺乳动物,它聪明,可爱,喜欢与人接触。对此,我早有耳闻。俗话说"耳听是虚,眼见为实",所以今天我一定要亲眼看一看海豚的"靓影",想到这儿,我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了。  相似文献   

10.
论庄子的"无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无为"的提出,是基于"道法自然"的思想."无为"思想的核心是合乎本真本然的自然之道.庄子"无为"的主要指向,是政治上的"无为"."无为"主要是遏制统治者私欲、权力的膨胀,是对现实政治中的有为异化的批判与超越."无为"还具有人的生活也要遵从自然之道的意义.庄子"无为"的理想是"与道为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文章的主题"犹帅也",如人之"灵魂",文章的材料犹如人之"血肉",而文章的结构恰似人之"骨骼"。失去健壮坚实、分布科学的骨骼,血肉就无所依附,灵魂也无处寄托。2005年中考满分作文是怎样健全"骨骼",讲究结构技法的呢?主要经验有下列五条。  相似文献   

12.
<正>一、为文应当独抒性灵文学即"人学",著文即做人。人要有一点"精神",而"精神"是有灵性的,是自我的,而非共性的,他者的。人之异于其他生物,因人是一种"精神"的生物,而其他生物则无所谓"精神";人有真正的语言,而其他生物则无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事实上,"言"存而"神"生,"神"生而"人"立;"言"失则"神"亡,"神"亡则"人"非。语言是人"精神"的载体,没有语言则"精神"无从寄托。有了"精神",方能称其为真正的  相似文献   

13.
孟子认为,统一的人性根源于人心,人心之善性是人性的内在特质。但人心之善性只是一种"善端",当受到强势的耳目之欲和外在环境的抑制时,人极易"放其良心"而弃善为恶,"放心"是人们违法犯罪的根源。因而,必须制定相应的礼法规范以教化人,使人自觉寻求其"放心"、存养其"良心",不断强化人心之善性,抑制人欲之扩张,提升自身人格境界,从而弃恶为善。  相似文献   

14.
一   有"花开",就必然有"花落",花开的时候"桃之天天,灼灼其华",给人带来的感受是欣欣向荣、愉快舒适的感受,而一旦花落,给人的感触则千变万化,有忧伤相思之情,有失落伤感之情,亦有平静顿悟之禅意.   ……  相似文献   

15.
一   有"花开",就必然有"花落",花开的时候"桃之天天,灼灼其华",给人带来的感受是欣欣向荣、愉快舒适的感受,而一旦花落,给人的感触则千变万化,有忧伤相思之情,有失落伤感之情,亦有平静顿悟之禅意.   ……  相似文献   

16.
欲望叙事     
从词源学意义上讲,"慾"从"欠"从"谷"从"心",本意为缺食.所谓"欲望",是指"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1].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欲"被看作自明的概念,对它的阐发多是说明式而非本体性研究,如"富与贵,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苟子·非相>)同时主张以"礼"、"仁"控"欲",认为个体应当"克己复礼", "刚毅木讷近仁",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相似文献   

17.
所谓欲望,包含生理性欲望[本能]和满足生理性欲望过程中更好的来实现欲望[加欲]及理性的所望[希望]等意义。朱熹认为先验具有的道德性和属于人之自然本能的生理性欲望是天理。然而,他指出存在满足生理性欲望的过程中更好的来实现欲望的加欲。在他看来,加欲必然朝向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而成为私欲的根据。与之相反,王夫之认为加欲是一种自然现象。根据王夫之的观点,加欲不是私欲的根源,私欲也不是加欲的直接结果。朱熹想通过消除利己心恢复先验地存在的普遍之道德原理来解决与现实相关的诸多问题。他认为先验普遍的道德原理之存在不是被确认的事实,而是一个信念体系,因此对同意此观点的人可以具有强有力的指导作用,而对不同意此观点的人,有可能成为空谈。王夫之把不断变化的气之运行与人类的生活紧密联系,认为生理性欲望的发现和满足生理性欲望的过程中更好的来实现的加欲和私人欲望的私欲等不应是被排除的对象,而应是被调整的对象。在他看来,所谓人生不是由先验不变的道德伦理构成,生物学的欲望与不停地重新形成的道德原理有机结合,实现公共义的人生。这种观点深刻考虑到不断变化的具体现实之重要性,对生活中必要的物质生产和经济活动等能够作出理论上的贡献。因此,这种欲望观可以说是指向由感性和理性的有机调和而形成的理想世界。  相似文献   

18.
陈军 《上海教育》2012,(34):60-62
关于"群己"之"己"的考察"克己复礼"不是要把人的所有情感、欲望全都抑制掉,而是主张"走私",即去掉那些妨碍正常情感、美好人性发展的私欲。"群己互益"先要识"己"。己,身也;对物而言曰彼己。《书·大禹谟》:"舍己从人";《礼·坊记》:"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又,私也,《论语》:"克己复礼。"这是"己"的基本意义。但是,一涉及"群己互益"时,不是简单明确"己"与"群"的对应关系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要考虑拿什么样的"己"与"群"互益。  相似文献   

19.
《一滴水经过丽江》选自人教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游记单元,是第一次进入初中语文教材。本单元收录的四篇课文为风格、写法各异的游记。本文出自名作家阿来之手,亦为游记中的"异类",不写人的"游览"而写水的"经历",构思与视角,新颖独特,语言饱含深情。新教材新课文给了教师们很多的发挥空间,为了教出单篇特色,笔者从"体验"角度组织教学,以"一滴水"作为切入点,从"循水之途",到"明水之感",最后是"悟水之妙",层层深入,使语文课趣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张荣贵 《文教资料》2007,(27):48-50
自有史记载以来,字里行间就透露着人类孜孜不倦追求公正即"中"的历程,然其最终目的却是为了实现和谐。公正即"中",意味着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它通常与节制相连。但古人看重的是对人"心"的节制,包括克制情感和私欲,并通过礼法加以保障。今天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当从历史的得失中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