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利用中国按省份、年份划分的面板数据和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人力资本、国外R&D溢出对高技术产业聚集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存量和研发能力及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是影响高技术产业聚集的重要因素。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国应进一步强化和优化人力资本、R&D投资和吸引外资的策略,增强高技术产业的聚集效应。  相似文献   

2.
利用中国按省份、年份划分的面板数据和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人力资本、国外R&D溢出对高技术产业聚集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存量和研发能力及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是影响高技术产业聚集的重要因素.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国应进一步强化和优化人力资本、R&D投资和吸引外资的策略,增强高技术产业的聚集效应.  相似文献   

3.
4.
运用2000-2016年中国制造业15个细分行业面板数据,从垂直(前向、后向)和水平两个维度测算产业间R&D溢出量,考察多维产业间R&D溢出对制造业TFP的影响及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并探讨产业间溢出效应的行业异质性。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各类产业间溢出都有助于TFP增长,但产业自身的研发投入仍是影响TFP的核心因素;人力资本制约产业间溢出效应,并使其具有非线性特征,食品和烟草制造业等6个低技术产业的人力资本水平有待提高;分行业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TFP增长主要依靠自身研发存量,行业间R&D溢出没有呈现出良性循环,低技术产业则更多地依赖关联行业的技术进步,而内生创新动力不足。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本溢出是指由于人力资本流动引起的技术溢出。文章分析了影响人力资本流动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宏观和微观因素,认为缺乏高效率的人力资本配置机制是制约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并初步探讨了有利于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人力资本流动机制。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FDI技术溢出效应对一国的发展越来越重要,而人力资本水平是发展中国家吸收技术溢出效应的关键。本文结合我国人力资本水平的现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本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本与国际R&D溢出——基于OFDI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梅  柳士昌 《科学学研究》2011,29(3):373-381
 利用国际R&D溢出模型研究了以对外直接投资为传导机制的国际R&D溢出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运用五个不同的人力资本度量指标检验了人力资本因素对这种逆向溢出效应的吸收效果。结果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并未促进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同时,我国人力资本的积累也还未能达到有效吸收对外投资传导的国际R&D资本的要求,致使其未能在对外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不考虑吸收能力与考虑吸收能力的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考察吸收能力对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内研发、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是通过进口传导的国际技术溢出只有与人力资本相结合才能对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一旦考虑到吸收能力.外国研发的技术溢出效应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就起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使用面板数据计量方法,研究人力资本和R&D对外资技术溢出的影响。结果显示,内外资企业的人力资本存量和研发能力是企业吸收外国技术溢出的重要因素,而内资企业人力资本水平与外资企业相比差距较大,难以吸收外资的技术溢出。因此,应加大和优化人力资本、R&D投资和吸引外资策略,增强外资对国内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和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0.
伴随FD I大量涌入,FD I技术溢出效应越来越成为经济学家研究的焦点。已有的研究指出,“溢出源”的强弱、“溢出渠道”的通畅程度以及“吸收能力”的大小等决定FD I技术溢出效应的大小,而东道国人力资本水平对这三个环节都起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回顾该领域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今后的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1.
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高新技术产业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首先建立了面板(panel data)形式的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高新技术产业在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影响下的长期均衡与短期波动。结论表明:自主研发支出在长期和短期内对高新技术产业产出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引进支出对高新技术产业产出的影响时滞正逐步缩短,其对高新技术企业产出的促进效果逐渐显现。然后,本文又进一步按照整个高新技术产业、大型和中型高新技术企业三种情况,分别建立了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方法研究了高新技术产业产出在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冲击下的动态变化路径。从波动的程度来看,中型高新技术企业受到冲击后波动程度最大,其次是大型高新技术企业,而整个高新技术产业波动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城镇化进程正处于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重要阶段。运用2004-2019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了涵盖人力资本高级化、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城镇化质量提升的PVAR模型,实证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结果表明:滞后一期的人力资本高级化对其自身的影响系数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为0.198。人力资本高级化的提升主要依靠自身惯性,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其影响最小,城镇化质量提升是促进人力资本高级化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高级化与高技术产业集聚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人力资本高级化和城镇化质量提升对高技术产业集聚均存在正向促进作用。人力资本高级化有利于提高城镇化质量,但长期效应有待强化。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城镇化质量改善的促进作用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3.
经济结构、R&D投入及构成与R&D空间溢出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空间面板计量经济学方法,以中国31个省级地区1998-2008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地区之间R&D空间溢出效应。根据R&D溢出特点,重新对空间加权矩阵进行了定义,得到了一个经济距离与地理空间距离综合的最优空间加权矩阵。同时,通过实证对比分析得出R&D经费投入对专利产出的最大贡献滞后期为2期。研究发现,无论是间接途径还是直接途径,R&D空间溢出效应都十分显著,并且这种溢出效应呈现出M-A-R外部性。在对R&D经费投入按照来源构成分为私人投入和公共投入后,发现模型估计的精度有明显提高,前者对专利产出的贡献明显高于后者,而且直接途径下的前者的R&D空间溢出效应也要大于后者。  相似文献   

14.
邹文杰 《科学学研究》2015,33(3):390-397
研发溢出效应以及空间异质性使得研发要素集聚与研发效率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基于空间异质性视角,应用空间面板模型和门限面板模型考察了1993-2012我国研发要素集聚与研发效率之间的非线性空间联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研发要素集聚与研发效率在空间上呈非均衡分布,研发要素集聚对研发效率具有明显的提升效应;研发要素集聚对研发效率提升效应主要取决于研发投入强度和研发要素集聚水平,研发投入强度越大,研发要素集聚对研发效率提升作用就越明显;而研发要素集聚和研发效率之间则呈倒"U"型关系,研发要素集聚跨过一个门槛值,将抑制研发效率的提升。本文政策含义明显,政府应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强度,同时切忌走入盲目提高研发要素集聚的误区,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差异化的研发效率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5.
孙晓华  郑辉 《科研管理》2012,33(9):47-53
本文以AJ模型为基础,构建了纳入水平和垂直技术溢出的三阶段古诺竞争博弈模型,根据逆向归纳法求得的均衡解考察了不同合作研发模式下技术溢出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和社会福利效应。结果表明:除了在不合作的情况下,企业研发投资总是随着垂直溢出的上升而增加;在混合与水平合作情况下,水平溢出有利于企业研发投资和社会福利的提高,垂直溢出的社会福利效应并不确定;在不合作与垂直合作情况下,水平溢出对研发投资和社会福利的影响不确定,而垂直溢出对社会福利具有正效应。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1999-2014年中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借助空间杜宾模型(SDM),将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技术模仿等技术活动置于技术学习曲线理论框架下,实证考察了其对TFP的影响,辨明了中国高技术产业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技术活动的空间外溢效应。结果表明,现阶段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对TFP具有显著倒U型效应,模仿创新为显著U型效应,技术模仿效应不显著,即技术模仿对TFP提升的推动力减弱甚至基本消失,模仿创新的效应由不显著逐渐转为正向显著,自主创新的效应由正向显著逐渐转弱为不显著,且自主创新对TFP影响大于模仿创新,技术水平逐渐接近国际前沿。同时,技术活动具有明显的空间外溢效应,且外溢效应大于地区内部的直接效应。  相似文献   

17.
R&D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泽  李东 《科研管理》2010,31(2):18-25
依据1995~2007年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相关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计量经济分析表明:不同类型的RD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均有正向促进作用,但RD活动的溢出效果不同。区域之外的RD累积投入(技术引进费用)带来的TFP增长效应最大;企业RD累积投入对TFP增长作用的效果居其次;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RD累积投入TFP增长效应最小。区域自主创新对东部地区TFP的作用大于中、西部;技术引进对西部地区TFP的作用大于中部,对中部地区的作用大于东部。同时不同类型的RD活动彼此影响的程度和方向不同,这给科技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包群  邵敏 《科研管理》2011,32(12):33-40
基于1991-2004年我国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本文实证考察了国外研发扩散对我国科技部门人员配置的影响以及作用渠道。本文分别考虑了外商投资与进口贸易两类物化型外溢渠道,研究结果支持了不同研发扩散渠道均提高了我国科技活动从业人员的比重。进一步的实证考察了国外研发扩散是否通过影响科技人员的相对工资报酬而产生外溢,结果表明国外研发对我国科技人员的工资外溢效果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其中东部地区的工资外溢效果显著高于中、西部内陆省份。  相似文献   

19.
杨记军  敖翔  吴敏 《科研管理》2018,39(6):85-95
本文以中国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数据为样本,基于静态阈值估计模型和修正后的动态调整模型两种检验,首次在文献上发现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具有普遍扎堆3%、且围绕3%动态调整的独特现象和“阈值效应”。研究表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普遍选择把研发投入强度仅仅维持在刚好满足当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所规定的达标水平线上,研发投入行为目的更多在于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资格,继而享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政策优惠,缺乏主动进行大量研发投入的创新动力。  相似文献   

20.
R&D、国际技术外溢及人力资本一个经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明勇  袁媛 《科研管理》2005,26(4):62-67
本文在创新驱动型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人力资本变量,并将研究背景放到开放型经济系统中,考察R&D、国际技术外溢和人力资本对我国技术进步的作用。协整检验表明国内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国外研发则由于我国技术吸收能力的问题未能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良好的效果。进一步的误差修正模型表明人力资本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有一定的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