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威廉.福克纳的小说《押沙龙,押沙龙!》中存在着四个彼此之间有巨大差异的叙述人,且叙述人与人物身份重合。每个叙述人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颠覆他人叙述、建构属于自己的主人公故事,妄图建立自己的叙述权威,从而导致了《押沙龙,押沙龙!》叙事的虚构性和不可靠性。本文拟从叙述人身份的特殊性出发,勾勒四位叙述人对故事建构—颠覆—重构的叙述过程,从而见出《押沙龙,押沙龙!》独特的叙事。  相似文献   

2.
<押沙龙,押沙龙!>是20世纪伟大的实验主义小说家威廉·福克纳的第九部小说,是现代小说独一无二的一种实验.本文把<押沙龙,押沙龙!>叙事艺术和形式实验的深层根源追溯到现代主义艺术的源头--立体主义,以立体主义为切入点,通过和立体主义绘画艺术的比较,重点从分解和重构这两个角度对小说的叙事艺术进行考察,分析其叙事上典型的立体主义特征,认为<押>艺术上最突出的贡献在于其立体主义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押沙龙,押沙龙!》与《撒母耳记》的对照比较,分别从《圣经》原型,不一而足;父子关系,似“是”而“非”;兄弟相残,原因各异三个方面论证了小说与《圣经》故事的关联及对后者的超越,进而探讨和阐述了福克纳舍弃看似“名副其实”的《黑屋子》而更名为看似“名不副实”的《押沙龙,押沙龙!》的意图和目的。  相似文献   

4.
<押沙龙,押沙龙!>标志着福克纳后现代主义的创作转向,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互文性的写作策略之上.文章拟以文本结构、人物选择和神话模式的易位为切入点对文本进行互文性解读,以求对文学传统与文本独特性之间的关系进行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押沙龙,押沙龙!》在叙事艺术上极具实验性,尝试了一系列立体主义艺术手法,试分析福克纳对小说叙事视角和叙事时间的创造性处理及由此形成的小说主题的多元性和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对原型批评和福克纳一些作品的研究,将福克纳的《押沙龙,押沙龙》与圣经故事进行比较,力图从原型批评角度对本作品的主题即种族主义经行分析和探讨.文中运用“置换变形”的原理再现圣经原型在作品中的置换,以期解读福氏小说运用独特的写作技巧升华主题的匠心独运.  相似文献   

7.
王玉梅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1):107-110
《押沙龙!押沙龙!》独具特点的叙事艺术表现为不但在叙事时间上使故事时间和文本时间倒错,而且采用零聚焦、内聚焦与外聚焦交汇的多角度、多层次叙事方法。同时,小说叙述中存在的对话更赋予这部小说以意义的无穷性。  相似文献   

8.
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伟大的实验主义小说家,其第九部小说《押沙龙,押沙龙!》是现代小说独一无二的一种实验,这突出地表现在作品对“时间”的创造性处置上。他在叙事领域实践了立体主义艺术的美学理念,《押》在叙事上通过时序交错,使不同时空发生的事呈现出共时化形态,重构了一个立体性的文本现实。  相似文献   

9.
《押沙龙,押沙龙!》是20世纪美国小说家威廉.福克纳创作的一部哥特小说。恶棍英雄的塑造、恐怖的情节和揭示人性阴暗面的主题都具备了哥特小说的特征。哥特式手法的运用是对建立在奴隶制和种族主义基础上的旧南方非人性的鞭笞。  相似文献   

10.
《押沙龙,押沙龙!》的不可确定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历来的文学评论,都试图给予作品一个终极意义,并将其固定下来。而威廉·福克纳的小说《押沙龙,押沙龙!》却以其本质上的多元性使这种传统的批评意图难以奏效。本文以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为基础,深入分析了小说中四位叙述者对斯特潘家族史的不同解读之间的冲突和他们各自的叙述中的内在矛盾,从而揭示了这部小说不可能确定于一个终极意义的复调性质  相似文献   

11.
《押沙龙,押沙龙!》是威廉&#183;福克纳的集大成之作,在叙事艺术上极具实验性,对其叙事艺术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本文结合立体主义绘画艺术,以立体主义多视角叙事为切人点,探讨《押沙龙,押沙龙!》的叙事艺术。《押沙龙,押沙龙!》的叙事艺术和“立体主义”绘画有很强的“家族相似性”,具有突出的立体主义特征,是典型的立体主义多视角叙事。  相似文献   

12.
福克纳是美国二十世纪文坛上的奇才,美国南方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之一。福克纳的小说以人物的意识作为描写对象,针对意识活动的特点,他在创作中尝试了大量的传统和创新的方法。其中最主要的叙事手法是多角度叙事、对位式结构和隐喻象征手法。《押沙龙!押沙龙!》同样运用了这三种手法。  相似文献   

13.
复调小说就是直接由小说中各主要人物来叙述故事和塑造矛盾的或有争议的人物形象、具有开放性、未完成性和未定论性的小说.这种创作风格被二十世纪以来英美现代派作者广泛运用.作为美国南方文艺旗手威廉·福克纳最伟大但最不为人所知的小说之一,<押沙龙,押沙龙!>前卫地运用了复调,由四个主要人物及其读者们一起来探索主人公斯特潘扑朔迷离的故事和塑造他的矛盾的或有争议的形象--奴隶制残忍无情的恶魔,开拓时代奋发进取的英雄,美国社会令人发指的种族主义者-并以此来抨击和歌颂斯特潘及其旧南方,探讨斯特潘及其家族乃至整个旧南方兴盛衰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福克纳是一位著名的美国作家,以其对人类社会的杰出贡献而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文章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结合作品中的社会背景,阐释福克纳的<押沙龙,押沙龙!>,历史辩证地分析福克纳创作中的反面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5.
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伟大的实验主义小说家,其作品在艺术上最杰出的贡献在于对叙事方法与技巧的实验性创新。他的小说《押沙龙,押沙龙!》是其叙事实验的集大成之作,体现了福克纳叙事实验独特的诗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主义叙事文本中,地理空间超越了传统文学中场景只为人物提供活动空间和为事件提供背景的局限性;地理空间的建构成为观照人物心理状态的最佳途径。在福克纳长篇小说《押沙龙,押沙龙!》中,主要女性人物罗沙、埃伦和朱迪思所处的地理空间都具有封闭、狭小和相对死寂的特点,四十三年未曾开窗的房间,蝴蝶以及闺房等地理意象以鲜明的视觉可视性和丰富的象征性把上述主人公空虚、压抑及绝望的心理状态生动展示出来。地理空间与心理状态的相辅相成实现了小说创作中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地理空间的构建无疑提升了地理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7.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长篇小说《押沙龙,押沙龙!》头绪繁多,人物众多,杂乱纠纷,是福克纳最为晦涩难解的作品。拔开浓雾,撩开面纱,萨德本与查尔斯·邦的矛盾冲突构成作品的主要情节,是贯穿作品始终的主线。萨德本与查尔斯·邦执著地追求身份的认同,一个取得阶段性成果,一个屡战屡败,他们都是种族主义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8.
<押沙龙,押沙龙!>的篇名得自<圣经·旧约>,其故事结构与<圣经>中"押沙龙"的典故也大致相似,这使它具有了<旧约>的原始色彩与悲剧格局.除此以外,这部作品之所以能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还因为在萨德本家族的两个最复杂的主人公身上,再现了有关个人命运和社会伦理的两个基本原型:其一是英雄原型,这主要体现在萨德本富有传奇色彩的个人创业中;其二是乱伦神话原型.  相似文献   

19.
秩序与混乱是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而这种矛盾在《押沙龙,押沙龙!》的人物形象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小说讲述了美国南方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萨德本家族的兴衰史。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以自己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为中心建构自己梦想的生活秩序,希冀建立一个相对独立而又自我封闭的世界。然而南北战争带来了南北思想观念的激烈冲突,传统价值与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严重对立。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秩序受到冲击,最终陷入混乱甚至破灭。  相似文献   

20.
19、20世纪的美国南方是基督教盛行、父权制横行、黑人、混血儿又多一重种族压迫的世界,威廉·福克纳在《押沙龙,押沙龙!》中描写了萨德本的际遇兴衰,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女性人物,在萨德本周围,有这样一些女子:妻子埃伦、妻妹罗莎、女儿朱迪思、被他凌辱的米莉、他的混血女儿克莱蒂等,她们囊括了福克纳笔下女性的几种类型,她们不是《押沙龙,押沙龙!》中的主角,就如同妇女也不是南方社会生活的主角一样,这些妇女是19、20世纪南方社会各阶层女性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