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三年,我们借鉴了德国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的一些经验与做法,指导并推动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特别注意将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行动导向的教学组织、团队协作的师资队伍、理实一体的教学环境、基于整体思考的教学评价等德国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五大特点运用到精品课程建设乃至学校课程教学改革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学习领域课程指的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工作过程导向是"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基础。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设计,是对学科体系下课程方案的结构和按照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行动体系下的重构。在课程方案实施过程中处理好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场所两大教学资源,才能更好地实施学习领域课程,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应对现代企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基于工作岗位任务分析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宏、微观研究,目前已成为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就旅游管理专业<导游业务>精品课程建设要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作了阐述:一是明确课程的性质和作用是课程建设的基础;二是校企合作,共同构建基于工作导向的模块化教学体系是课程实施的关键;三是课程建设要解决好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组织两个主要的问题;四是专兼结合、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在线精品课程作为MOOC中的高质量教育资源,有效促进了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但在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时,仍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困境。为促进教师深度反思,支持教学问题的诊断与改进,提升课程质量,构建在线精品课程评论情感分类与主题挖掘研究模型。首先,采用网络爬虫技术采集MOOC平台中25门“教育技术学”专业在线精品课程评论数据,并进行数据预处理和情感分类;其次,对负性课程评论进行词云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和主题挖掘。结果表明:教师教学能力、学习资源质量、课程内容设计、互动和反馈机制、课程考核评价是导致学生差评、影响课程学习体验和学习质量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促进在线教育中教师教学能力专业化提升、开发优质在线精品课程学习资源、打造实用生动的在线精品课程内容、优化互动和反馈机制、优化在线精品课程考核评价等课程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实践中以工学结合理念为指导,以系统化、规范化思路推进课程建设和管理. 建立系统化课程文件体系,规范课程管理.一是课程开发支撑文件体系,包括企业调研方案,企业人才需求调查问卷,企业工作流程、部门与岗位情况调查表,核心岗位(群)职业能力和工作任务调查表,行业调研报告,岗位(群)职业能力和工作任务分析表,职业行动领域分析表,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分析表,课程方案开发擘家评价意见表.二是教学指导文件体系,主要指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包括专业名称、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入学条件、学制、培养目标、职业面向及职业能力要求、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培养方案框架、核心课程内容要求、课程考核要求、教师要求、基本实训条件要求.三是教学执行文件体系,包括学习领域课程设计方案表、课程学习情境总体方案、学习情境设计表、单元课程设计表、实训项目单、项目引导文、实训报告单、项目评价表.  相似文献   

6.
结合高等数学的课程特点,本文阐述了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建的主要内容,探讨了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建设在大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精品课程建设对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的促进作用,明确了课程建设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相似文献   

7.
课程建设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最重要的教学基本条件之一,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在教育部实施的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课程建设包含精品课程和双语课程建设两个项目,要建设好精品课程,首先要尊重教师的学术权力,其次要构建并完善学生自主学习的机制,还要开展课程群和隐性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8.
《电子基本技能与实训》核心课程的教学,要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要体现课程标准开发、精品课程教材建设与研发、数字化资源开发共建、考核考评机制等,对最终完成的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实现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对学生的核心课程学习与实践活动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校本科专业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学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高校本科专业精品课程建设问题,文章认为首先必须把握好教学创新的基本要求.在建设思路上,以"规范管理打基础,围绕重点抓创新"为原则,在多年课程建设的探索和积累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一点两线"的精品课程教学创新模式,即面向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以提高精品课程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为基本点,同时在实施方式上,把握好教育者与学习者互动、课堂与课外结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开放式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课程评价与建设是提高课程品质和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我国大学课程评价与建设在学习借鉴国际课程研究理论和国家精品课程工程实施过程中得到全面推进。要进一步提高大学课程的评价与建设水平,应发挥国家精品课程评建系统的动力作用,实施不同高校与专业课程的分类评价建设,完善为学生学习服务的课程评建功能,促进课程评价和开发的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北京师范大学的国家精品课程“中国地理”探讨在“流域系统”教学理念指导下的课程建设。研究表明:课程建设的上游主要体现教师的储备过程,即教师对课程与教材的设计能力;中游主要体现教师讲授与学生学习的过程,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反馈,提高教师传授知识的能力以及学生的知识储备与分析能力;下游主要体现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使学生获得高于课本、高于教师传授的知识与能力。此外,提出了未来精品课程建设的规划和设想。  相似文献   

12.
《英汉互译》网络精品课程主要针对英语专业在校大学生构建。该精品课程作为在校大学生的在线学习平台,弥补了课堂教学中表现出的实践及交互方面的不足,突出以"学"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网络精品课程的构建主要包括平台的构建和学习资源的建设。以往的网络精品课程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学习效果,因此,该精品课程在对已建立的网络课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课程网站要与教学设计紧密结合、以学习资源建设为整个课程网站中心等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3.
课程评价与建设是提高课程品质和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我国大学课程评价与建设在学习借鉴国际课程研究理论和国家精品课程工程实施过程中得到全面推进。要进一步提高大学课程的评价与建设水平,应发挥国家精品课程评建系统的动力作用,实施不同高校与专业课程的分类评价建设,完善为学生学习服务的课程评建功能,促进课程评价和开发的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作为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精品课程不同。精品课程建设偏重于评出一流课程,网站资源成为展示资源,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主要在精品课程基础上加强开放共享,真正为学习者无障碍地使用课程网络学习资源服务。根据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特点,从受众变化、课程设计、虚拟学习社区和持续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提出促进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与共享应用及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了培养适合软件行业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必须加强软件技术专业核心技能课程的改革。建设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结合精品课程——数据库原理与SQLSERVER的建设实践.从教学团队、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队伍、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一些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的建设现状,本文提出了以“单片机技术及应用”为案例的精品课程的建设方案,通过建设高素质的教师团队,选择实用的课程内容和教材,完善教学环境和实践环节,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科学的保障机制,保证精品课程顺利开展。以精品课程建设,促进课程建设与改革以及教师队伍的发展,带动其他课程的优化教学,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网络课程建设对于远程学生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意义。经过四年时间的建设和评审,我国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已经形成了完整规范的体系,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但精品课程建设在教学设计、资源应用与管理、人员队伍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今后应注重强化课程学习环境的设计,突出有效、恰当的交互活动,加强体现学科特色的学习资源的建设,精...  相似文献   

18.
高校精品课程的创建及其理论探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就是解决好课程内容建设问题,就是解决好如何为学生提供好的教学方法和内容问题。文章从教学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体系、产学研一体化、教学环境、教学方法、课程考核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创建精品课程的方略和举措。同时,就如何建立完善的精品课程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以及精品课程建设和名师培育的相互关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在《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本课程团队以职业核心能力为标准,选择重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并探讨了课程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精品课程应符合的条件包括:课程定位准确、清晰;课程开发思路改革创新;课程内容选择从岗位能力调研出发;教学方法相得益彰。本文认为与中职物流专业精品课程相配套的教材,同样需要符合精品课程应具备的4个条件,此外还要注意确定好教材的体例结构,设计好教学载体,处理好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