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前司法考试体制下,法学高等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合格法律职业者的重任,而法律职业素质的培养应当包括法学基础知识、法律实践能力和法律职业伦理三个方面的教育。法学基础知识教育是向学生讲授法学的基本理论和现行的法律制度;法律实践能力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实务能力培养和训练;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公平正义理念和法律职业者应有的职业操守。  相似文献   

2.
谈法学实践教学中的“诊所式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琳 《教育探索》2007,(12):37-38
法学实践教学中的"诊所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从事法律职业的能力,促进和提高学生对法学理论和法律制度的理解,在发现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对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等法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法律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适应司法实践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法律职业人才.与此相适应,应对高等法律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4.
法律诊所式教学以培养学生法律实践能力为目标,是对传统法律教学模式的完善.针对我国目前法律职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通过推进法律诊所式教学,弥补传统法律教学的不足,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心、社会公益心,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及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5.
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是法学专业学生的愿望,必须实施改革:强化专业意识教育,为学生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创造条件;转变培养理念,改进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使之与司法考试相适应;改革教学模式,为学生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重视和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和锻炼国家司法考试所需要的法律职业能力;加强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法学专业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相对较低,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在现行的法学教育模式下缺乏对学生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本文在对法律职业能力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法律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经济法"第一课堂"的教学改革,如: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内容上的革新,如何运用案例教学法和模拟法庭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等;另外构建了以法律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经济法"第二课堂",如建立学科交叉培养机制,参加法律援助活动,建立经济法本科教学的实践基地等。  相似文献   

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教学中应努力加强学生职业理想、职业价值、职业道德、职业法律与职业行动的培养,并进一步要求教师树立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教学意识,注重教学内容的拓展与深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8.
如何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法律人才培养要解决的重点问题。知识产权法课程改革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对知识产权法实践教学改革提出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法律人最核心的专业素养就是法律思维能力.但是我国高职院校的法学教育现状,导致学生很难形成独立的法律思维能力.因此,应从当前法学教育的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评价标准等环节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高职院校法律类专业学生的良好法律思维能力,培养真正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法律职业人.  相似文献   

10.
法律职业者的法律知识和技能的获得,离不开专业的法律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法学教师在培养合格的法律职业人才中具有重要作用.法学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同时还应重视培养未来法律职业者正确的法律观、特定的法律思维方式、创新意识、法律表达能力以及法律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1.
戴向芸 《高教论坛》2014,(12):126-129
开展高职生职业法律素质教育是提高高职生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高职院校法制教育要以培养学生职业法律素质为核心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科学建构高职生职业法律素质教育课程体系,逐步形成基础性法律课程、专业性法律课程和专门性法律课程结合的多层次的职业法律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2.
培养和提高法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以适应未来的职业要求已成为目前法学教学的目标之一.但是,法学教育现有的几种法学实践教学模式--法律诊所教育、模拟法庭教学、毕业实习--对于学生司法职业能力的培养存在缺陷;司法仿真系统不同于已有的实践教学模式,能实现多类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教学内容的全面有利于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常规训练.司法仿真系统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不断完善,应投入相应的师资、经费,改善教学条件,并将其正式纳入实践教学计划.  相似文献   

13.
高职法律事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基层培养初级应用型法律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其核心教育目标.经济法课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无疑会打破传统灌输式教育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文章针对这一问题对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作了一系列探讨,旨在增强经济法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4.
叶肃杰 《考试周刊》2008,(23):129-131
法律职业与法律教育从一开始就有着不解之缘,法律教育是从事法律职业的必经之路,法律职业则决定了高职法律教育的性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决定了高职法律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内在动力.法律职业具有区别于一般职业的特殊性,也正是此特殊性决定了法律职业教育区别于一般的高等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5.
高职学生的法律素质教育应纳入高职院校职业素养培养体系,从职业意识、能力、素质三个维度探究高职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基于当前高职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阻却性因素,应从提升法律素质教育的地位、明晰法律素质教育的定位、树立学生法律素质的系统培养理念、重构高职法律素质教育课程等层面对高职学生法律素质教育进行匡正。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建成的条件下,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缺失已经引起了广泛注意。在校法科学生的法律职业伦理观教育普遍被悬置,调整和改革我国法科学生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在分析我国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四条路径,以期培养出更多卓越的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17.
中等职业学校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育. 《职业道德与法律》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学校在重视学生技能培养的同时,应不断改革《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以求取得教学实效.本文在分析《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改革必要性的基础上,对《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从事法律职业的人才.而在以法治国的当今,不管从事哪一种法律职业,都是要运用法律或者依据法律来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矛盾或问题.因此,对于将来从事法律职业的法学本科生来说,养成归纳、提炼问题的意识、发现新问题的意识和质疑意识非常重要.而要增强问题意识,必须具备较为系统的法学专业知识和多向思维、批判性思维方式.因而其问题意识养成非一日之功,需要经过系统的训练.其中法学专业教师应在课堂教学、学生课外阅读、实践教学等方面做学生问题意识养成的引领者;学生应进行多学、多思、多实践的“三多”修炼.  相似文献   

19.
我国法学本科教育在学生法律职业能力培养方面存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法、培养手段和培养体制等方面的不足。针对这一问题,高等院校法学教学改革应当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等方面寻找对策,期望能够法学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培养学生法律职业能力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葛现琴 《职教论坛》2004,(33):49-50
法律职业是一项社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社会职业,须具备很强的专业技能.大力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注重法律职业技能培养,真正回归法律职业教育的实践特色,培养出适应社会急需的各类应用型法律职业人才,应是当前高等法律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