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校毕业生职业价值取向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把握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发展动态,有针对性地实施就业指导服务与咨询,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的顺利就业,笔者对2006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进行了抽样调查。在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汇总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高校毕业生职业价值取向的主要特点,并从多层面揭示造成这种变化的具体原因,提出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职业价值取向作为个体评价和选择职业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本研究选取地方性应届本科毕业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对他们的职业价值取向进行探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97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对部分同学进行深度访谈,通过spss分析,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当代大学生选择职业时最看重的是经济取向,而且个体间差异很小;(2)不同专业性质的应届毕业生在职业价值观的劳保稳定维度差异显著;(3)与来自城市的毕业生相比,来自农村的毕业生更少考虑今后工作的地域取向。  相似文献   

3.
根据2005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最为重视的是“事业发展”,这与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和对于成功信念的追求是相吻合的;同时在“个人兴趣”和“薪酬待遇”方面也有一定的侧重,体现出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对生活的现实态度但是选择“奉献社会”的比率却相对偏低,只有3.7%的学生选择了奉献社会,不难看出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影响,这对于社会的进步、和谐社会的构建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对5所高职院校的376名女毕业生进行了择业价值取向和职业自我效能感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职女毕业生择业价值取向在年级、学科、学校、有无兼职经历、是否独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女毕业生择业效能感在性别、在校身份、兼职经验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女毕业生的择业价值取向与择业效能感存在显著的相关,同时择业价值取向对择业效能感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中,毕业生译业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要求机会均等和注重经济利益的价值取向在学生中普遍存在,需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尤青  蔡江东 《成人教育》2012,32(3):93-94
在现有社会现实和经济环境背景下,职业观念的变化、择业教育方式的不足、个人发展追求、高校专业及课程设置、企业的生存环境等诸因素都导致频繁跳槽现象的产生.根据现阶段我国就业大环境特点,分析导致高校毕业生频繁跳槽的主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7.
大学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就业价值取向作为择业的指南和方向,对大学生的择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择业意向、择业标准、择业目标、择业报价、择业信誉、敬业精神等6个方面对合肥工业大学2005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价值取向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就调查所反映出的一些问题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跳槽作为一种职场行为,近年来在大学毕业生中呈高发态势。基于未来职业发展考虑,大学毕业生应明确跳槽可能带来的职场风险,掌握科学的跳槽方式。特别是应对盲目跳槽时,要树立科学职业发展观,在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观及职业实践观的指导下,促进职场成长。  相似文献   

9.
缪晓芸 《考试周刊》2011,(11):198-19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就业形势依然较为严峻,短期内不会缓解。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形势则更加严峻。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从个人方面来讲,关系到自身的发展成才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从社会方面来讲,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从高等教育本身来讲,关系到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本文从就业引导、就业形势分析、就业观念、提高专业技能方面谈了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的职业评价及其选择直接影响其价值取向.基于此,文章对陕西省的5所地方性高校大学生的职业评价、职业选择及其价值取向进行了调查,将调查所呈现出的特点进行了规整,并就引导大学生服务西部以及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1、调查不同性别、专业、城乡、父母职业及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大学毕业生职业取向的差异;2、探讨造成不同性别、专业、城乡、父母职业及受教育程度等大学毕业生职业取向差异的原因.方法:选取湖南科技学院2008届528名大学本科毕业生人群为调查对象,采用团体施测,数据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数据分析方法为X2检验.结果:大学毕业生职业取向的性别、专业差异极其显著(P<0.01),而城乡、母亲职业、父母受教育程度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毕业生职业取向表现出一定的性别、专业、父亲职业差异,而无明显的城乡、母亲职业及父母亲受教育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高校毕业生人数激增等因素叠加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本研究收集整理了38所985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基于毕业生规模、结构、学历层次、单位类型、地域分布、行业去向等数据,运用文献分析法、数理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2017—2019年、2020—2022年毕业生求职选择变化和当前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的新特点,并对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策略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随之日益严重,在这种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研究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对于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以及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重点分析了师范专业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旨在为师范学校专业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详细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渡期间,我国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在毕业生就业分配这个领域,旧的就业模式尚未完全打破,新的模式亦未健全完善。高校毕业生也还不能对新的一些就业规则完全适应,致使给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带来极大的冲击。本文就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思想行为状态做些分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结构的转型,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特别是经济生活的改变深刻地影响着改革开放后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这里主要探讨在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及双向选择就业制度的确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从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主观心理因素入手,分析了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使毕业班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职业需求,最终做出合理的职业选择。  相似文献   

17.
高校体育产业运营的价值取向是平衡高校体育产业的公益性和营利性冲突的核心内容,文章分析了高校体育产业运营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提出整合高校体育产业运营价值取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知识观是指人们关于知识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认识。职业教育中传统知识观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表明,必须实现从传统知识观向当代知识观的转型。为此,必须确定着眼于个体生涯发展并体现人文关怀的教育目标观;建立体现非理性因素参与并关注默会知识的课程知识观;重构能够进行民主、平等对话并积极互动的师生合作观;确立体现个性化、发展性以及形式多样化的教育评价观。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高教大众化和社会转型,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上升。受社会、家庭、学校和自身诸方面的影响,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呈现出重功利价值、又希望实现自我成长,重职业地位、又希望专业特长得到发挥,重自主意识、又缺乏对职业全方位认识等多元、复杂和矛盾现象。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职责,要把加强学生职业价值教育贯穿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全程,积极争取政府完善就业创业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新型城镇化建设,通过加强职业指导课程建设、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和优化校园文化氛围等构建职业价值教育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