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述而不作:从官方职能到学术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述而不作”溯源  “述而不作”,源于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又:“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论语·述而篇》)表现出孔子对创新持极其谨慎的态度,观其一生,孔子确实也只在“述”的范围内承袭、整理、阐扬古典文化精华。“作”与“述”,有明显的区别。《礼记·乐记篇》说:“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作,亦称著,意为独创,自立新意,《史 记·老子韩非列传》:“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述,为沿循,《说文》:“述,循也。从,术声。”《礼记·中庸》:“父作之,子述之。”《史记·太史…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的“一”字评论1960年,周恩来总理亲自审查一批出国节目。京剧《霸王别姬》是其中一个。审看中,周恩来对每个重要场景都下了“一”字打头的评论:当戏演到项羽不顾形势,不听劝阻,执意出战时,周恩来评道:“一言堂”。项羽回后宫,虞姬规劝再三,不要发兵,以免中刘邦之计,项羽不容分说,回拒道:“孤意已决,明日发兵!”周恩来评道:“一家之长。”项羽孤军深入,落入了刘邦的伏击圈。周恩来评道:“一意孤行。”项羽被困垓下,周恩来评道:“一筹莫展。”戏演到虞姬备酒,项羽吟唱:“力拔山兮气盖世”时,周恩来评道:“一曲…  相似文献   

3.
堂属问答     
堂属问答有个用钱买官的官员,不懂官话,到任后,去拜访上级官员,上官问他,“贵县风土怎样?”捐官答道:“并没有大风,更少尘土。”问:“春花怎样?”答:“今春棉花二百八。”“绅粮怎样?”“我的身量能穿三尺六。”“百姓怎样?…“白杏只有两棵,红杏不少。”“...  相似文献   

4.
汉语同音字多,未必是好事,电话通知“全部来”,听成“全不来”,满拧。也巧,几天内收到三封信,都有一个词儿:捅娄子,但写法不同。一位文化界的老友写的是:“此间会议,领导又说千重要万重要,不捅楼子最重要”作“楼子”;一位报界编辑写的是:“老总告诫,谁捅漏子,谁负责”作“漏子”;一位期刊编辑写的是:“言论栏目难办,怕捅娄子也”作“娄子”———那么,到底是“楼子”“漏子”,还是“娄子”?便查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倒是都作“娄子”,《中国俗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却作“捅漏子”,并特意加…  相似文献   

5.
看黄晨新编的《报刊博览》版上有两句“诗”:“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立即联想到我们的编辑工作:编辑上班三件事,约稿编稿画版面。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为理发店题过一幅妙联:“虽云毫末技艺,却有顶上功夫。”编辑的日常工作也为“毫末技艺”,“约稿编稿画版面”可谓“雕虫小技”也,但此中更有“顶上功夫”。这“顶上功夫”体现在杜甫的名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里,也体现在编辑的“辑”字里。我觉得编辑编辑,“编”和“辑”是一回事,也不全是一回事。说它是一回事,是按照《辞海》的解释:编辑是指新闻出版机…  相似文献   

6.
刘彭 《出版参考》2005,(12):32-32
1933年春季的一天,因叛徒告密,陈赓在上海被捕。后押送南昌,蒋介石召见陈赓日:“陈赓,你瘦了。”陈赓对曰:“瘦吾貌而肥天下。”又谓蒋氏曰:“校长也瘦了。”蒋氏对曰:“国家如此,生灵涂炭,寝食不安哪!”陈赓曰:“身为一党一国领袖,校长瘦而天下更瘦,这是为何?”蒋介石哑然。  相似文献   

7.
王权 《中国广播》2004,(11):27-29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预”在人们完成一件事情中的重要作用。预:事先,事前,而“预案”是指,为应付某种情况的发生而事先制订的处置方案。  相似文献   

8.
《诗经·豳风·七月》:“穹窒熏鼠,塞向户。”又《东山》:“洒扫穹窒,我征聿至。”两句中的“穹窒”是什么意思,历来费解。郑玄注《东山》:“穹,穷。窒,塞。……穹窒,鼠穴也。”孔颖达疏《七月》:“言穷尽塞其窟穴也。”朱熹《诗集传·七月》则说:“穹,空隙也。窒,塞也。”言穹窒即窒穹,堵上空隙。今天的学人把三家之说糅合起来讲。如朱东润先生主编的《历代文学作品选》注《七月》:“穹窒,尽塞室中空隙。”郭锡良先生主编的自考教材《古代汉语》注《七月》:“穹,穷尽,指把鼠穴都找到。窒,堵塞,指把鼠穴堵起来。”向烹…  相似文献   

9.
对话理论下的民生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讨论了有关“民生新闻”的三个问题:第一,从“民生新闻”的选题来看,它是“与民沟通”的对话。第二,从“民生新闻”的报道方式来看,它又是“得民认同”的对话。文章第三部分提出了“民生新闻”要警防的三个误区:去“政治化”倾向,“粗俗化”倾向和“同质化”倾向。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里字音相同,字义相近的字有很多,“作”和“做”就是其中的一对。 “作”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起也,从人从乍。”它的本义是“兴起”。由“兴起”引申出许多义项。《说文解字》中没有“做”这个字。《康熙字典》里说它是“作”的俗字。在现代汉语里,“作”和“做”的意义仍然相近。我们只有清楚地认识和严格地区分它们,才不会用错。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作”(zuò)有 7 个义项:①起:振作/一鼓作气。②从事某种活动:作孽/作案。③写作:作曲/著作。④作品:杰作/佳作。⑤装:作态/装模作样。⑥当作,作…  相似文献   

11.
《汉书·东方朔传》(卷六十五):“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师古日:“击剑,遥击而中之,非斩刺也。”刘敞日:“击剑,今有此戏,非遥击也。”按:颜注误,刘敞订正正确,而完全视为游戏则不确。“击剑”一词在文献记载中,最早见于《史记·刺客列传》(卷八十六):“荆卿好读书击剑,  相似文献   

12.
词海辨正     
“姣姣”、“娇娇”抑或“佼佼”?我们经常在各种读物看见该用“佼佼”的地方用“姣姣”的。如《体育博览》杂志1987年第7期,在同一篇文章中,本该用同一个词的地方,竟写出三个样子来:封面和目录写:“美国女子健美风潮中的姣妓者”。文章题目写:“美国女子健美风潮中的使使者。”正文里写:“这里向读者介绍几位美国女子健美风潮中的娇娇者。”到底该用“波姣”、“娇娇”抑或“校校”呢?查《辞海》,“饺”、“妓”都有“美好”的意思;“娇”,则表示“抚媚可爱”。但只有列“使使”词条,而没有“妓妓”和“娇娇”。“饺”字除了…  相似文献   

13.
《新闻世界》2007,(12):29
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在一次大会上演讲。他的演讲尖锐,幽默,锋芒毕露,妙趣横生。女速记员时而在速记簿上写着:“笑声”、“掌声”、“暴风雨般的掌声”。忽然有人喊道:“您讲的笑话我不懂!”  相似文献   

14.
谢顾问:我参军后写了不少报道,络果都石沉大海,不见刊用。后来,我便在写报道的同时,也悄悄为地方报刊寄点文艺作品。没想到,我的作品除被几家文学杂志刊登外,有的还被出书选用。可我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听人议论我是“歪才”,甚至还受到领导的批评。于是我迷惆了:究竟应当怎么办才好呢?54682部队冯梦君冯梦君同志:世界上的事就这么奇怪,有时你“有。:栽花”,可就是“花不发”,而有时你“无心插柳“,反倒“柳成荫”。不过,也许正是在这个时候,你才会真正认识自己:是适合“栽花”,还是适合“插柳”。“栽花”是才,“插柳…  相似文献   

15.
李涛 《新闻传播》2005,(2):33-34
成就报道是新闻报道中的“老品种”,好比一道经常要吃的“家常菜”。长期以来,我们做成就报道时,最容易遇到以下问题:一是“旧闻多”:二是“量过大”;三是”距离远”:四是“不活泼”;五是“形式老”;六是“深度不够”。一些记者大都习惯用总结式的“老模式”把一些用过的材料“重抄”一遍,很难出新意。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不让读者把这道家常菜”吃腻”,常报常新呢?  相似文献   

16.
谢顾问:自参加了军报函授中心,我踏上了业余写作之路,经过两年的努力,也登过一些“豆腐块”。可有人对我讲:“业余写作成不了大器,不如趁早学点技术更实惠。”因此,我迷惑了:果真如此吗?请帮我澄清为盼。55179部队杨华杨华同志:你所选择的业余写作之路是没有错的,不要一听到风言风语就耳朵根子发软。据我所知,有些年轻人,在写作上重“专职”轻“业余”。其实,细想想,哪有不经“业余”就一下子进入“专职”的?“业余”和“专职”只是同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阶段,且密不可分。“业余”是成才的第一步,是打基础的阶段,只…  相似文献   

17.
三月热贴     
《网络传播》2007,(4):74-75
人民网共产党新闻“网友声音”:温总理那个绝妙比喻背后的理论纵深;新华网“发展论坛”:“三八”节,千万别忘农村“半边天”;国际在线“管窥天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教材;中国经济网中经论坛“有话好好说”;南方网“南方时评”:网上议政热潮在两会后该如何继续?  相似文献   

18.
以前,每当有人闹矛盾时,你总能听到这样的规劝:“有事好商量,有话好好说。”现在可大不一样了:这“事”若有油水,才不跟你商量呢,“法庭上见”;这“话”如果“好好说”,谁愿意听?  相似文献   

19.
轻松一刻     
更正 约翰气呼呼地给报社打电话质问: “你们报纸搞什么名堂,明明我还活 着,为什么发表了我的死讯?你们要负 责刊登更正的启事。” 编辑:“真对不起,要更正是不可 能的。” 约翰:“为什么?” 编辑:“为了维护我们报纸的信 誉,我们从不登自相矛盾的消息。不过, 我们可以想另外一个办法来弥补一 下。” 约翰:“有什么办法呢?” 编辑:“我们可以在明天的《出生 栏》里,刊登您出生的消息,让您重新 做人。” 严重警告 邻居家的篱笆内,马丁正与邻居家 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孩起劲地交谈着。 突然,一把亮闪闪的菜刀“嗖”的  相似文献   

20.
2007年11月,《中国时报》记者颜琼玉的报道引人注目:为了活化“蚊子馆”,台湾当局的“行政院活化闲置公共设施项目小组”(简称:“活化小组”)已经召开过13次会议,并定下“再活化”24处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