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奥运不眠夜     
2001年7月13日晚10点零9分,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用略显激动的声调宣布第29届奥运会的主办城市是北京时,一直守候在电机机前的我也不禁欢呼起来。中国终于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中国人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八年前以二票之差败给悉尼的遗憾与失望没有让中国人的申奥行动止步。相反,在这八年里,中国十几亿人上下一心,励精图治,申奥热情有增无减,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征服了整个世界!此时,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真地感到无尚的荣耀。 当我还沉浸在申奥成功的喜悦中并自我陶醉时, 窗外庆祝胜利的恤炮声已姆响起 我连忙附到…  相似文献   

2.
从社会学角度 ,探讨了申奥现象及中国人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新理解 ,12亿人的申奥行动 ,标志着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新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文化作贡献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3.
无限遐想     
《新疆体育》2001,(8):31-31
伟大的7.13之夜.在运动员代表——4枚奥运金牌得主邓亚萍代表中国做陈述时.与她同上讲台的是两届奥运会金牌得主北京人杨凌。的确有些惊奇意外.我不禁想着——如果申奥台前.守护在邓亚萍身旁的是王治郅……  相似文献   

4.
时针刚刚滑向2001年,整个北京就沉浸在“办大运,申奥运”的激情氛围中。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更使得即将举行的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成了一面向世界展示自我的镜子。随着大运会的日日临近,宣传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大运会的筹备工作也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北京为首次走进我国的大运会共启用了52个体育场馆,在7个新建场馆中便有一处是网球迷们非去不可的地方——木樨园网球中心。这里将是一个云集世界青年网球高手的舞台,一个让网球迷们尽饱眼福的圣地。心动不如行动,让我现在就带着大家一同去感受一番吧!  相似文献   

5.
12001年7月13日.莫斯科。国际奥委会第112次会议决定第29届奥运会主办城市的关键日子。下午6时,中国申奥代表团开始陈述。6时半,一位个子矮小、精明干练的女运动员走向讲坛,用漂亮流畅的英语开始了她的讲演——"我谨代表全体中国运动员和4亿中国青少年,站在这里向您陈述……奥运会已经在世界20多个城市举办,中国运动  相似文献   

6.
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牵动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心。西藏人民期盼北京申奥成功,以多种形式表达支持申奥的心情。 拉萨A·里蛋糕店 助北京申奥别具一格 拉萨市A·里蛋糕店发起了“祝北京申奥成功”的活动。该活动从7月3日起,邀请所有关心申奥活动的人们,到A·里总店和分店门前,领取表格,将你认为此次申奥成功的城市名称填写好,投入到投票箱中,在7月13日申奥结果公布之前,作详细统计,以表拉萨人民对申奥的热诚。 7月13日,A·里蛋糕店从投票箱中,抽出10名  相似文献   

7.
留学生武术学习与对外武术教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中国申奥的成功,武术力争进入奥运,武术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如何让世界人民接受武术,喜欢武术,普及武术是当务之急,对外武术教学是在武术推广普及当中最为直接的手段之一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本文就留学生在武术选修课初期,中期,后期的变化表现,发现对外武术教学的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对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8.
论体育教学中体育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是体育精神 精神是一种意识形态,体育精神就是由体育运动所孕育出来的意识形态。它超出了体育运动本身,内化为人类心中的一种信念和追求。奥林匹克旗帜上的五个环象征着五大洲,展示一种世界大团结的精神:奥林匹克的口号"更高,更快,更强",强调拼搏与进取的精神;中国申奥标志中的太极拳形象,展示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相融:中国申奥口号"新北京,新奥运",是  相似文献   

9.
八年前英国人就曾以人权为由反对北京中奥,其外相信口雌黄道:“在北京举办奥运会是个坏主意。”而2001年春,美国国会也通过提案粗暴干涉北京申奥,美国国会反对中国举办奥运会的提案不仅干涉了一个国家的内政,也是对国际奥委会权利的干涉。这个提案有悖于奥运会所倡导的奥运会精神禁止以种族、宗教、政治、性别名义或其它原因来歧视某个国家或个人。美国国会打着人权的幌子,阻挠北京申奥,阻挠中国为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这种行为本身就与“奥运精神相抵触”。中国驻美大使杨洁篪提出严正抗议:“北京申奥得到了1200万北京市民和12.5亿中国人民的热情支持,当然其中也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任何试图剥夺中国中奥权利的行为都是  相似文献   

10.
夏娃 《乒乓世界》2001,(8):28-29
7月13日,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的那一刹那,邓王萍哭了.7月15日下午,刚刚返回北京的邓亚萍在家中接受我的采访,在一个半小时的长谈中,这位“申奥大使”几次差点流下眼泪.  相似文献   

11.
2001年是中国体育走向新世纪的一个良好开端:7月13日申奥成功、8月22日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北京举办、10月7日国家男足首次入围世界杯、11月11日第九届全国运动会在广东举办。  相似文献   

12.
一张普通的1988年汉城奥运会宣传画能卖到近200美元,莫斯科奥运会奖牌在二十多年间从1万余美元的拍卖价格上升到4万美元,以中国为例,可口可乐中国公司在2001年为申奥成功推出的申奥标识可乐罐,目前在香港收藏市场上身价已达到1000港元,比原价高出了300多倍……看到这些数据,很难让人不心动。  相似文献   

13.
2001年新千年开始,这一年我国在各个行业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可喜可贺的一年,上海艺术火柴厂将新世纪的盛事推上了火花。北京申奥成功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会投票表决通过,2008年的奥运会由中国北京举行,这是中国有史以来首次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这充分显示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体  相似文献   

14.
女孩儿刘璇     
如果要问现在什么事最让国人牵肠挂肚,十个准有九个说:“申办奥运呗!”自然,“申奥大使”也成了人们关注的对象。刘璇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7月份奥委会将投票决出最后的赢家,届时刘璇将随中国申奥代表团远赴俄罗斯。《新体育》以刘璇作封面,也算是为申奥出把力吧!从去年刘璇为《新体育》作第9期封面到现在,不过半年有余,这其间她获得的荣誉可数不胜数。虽然在我印象里她  相似文献   

15.
好运北京     
夏名扬 《新疆体育》2001,(7):F002-F002
7月13日的莫斯科,北京又一次将在申奥的赛场上做最后的决战。  相似文献   

16.
梦圆“7·13” 2001年7月13日晚上,荣高棠早早就坐在了电视机前看电视。 今天家里显得有些冷清,只剩下他一个人。 这真是个有趣的错位,在体育界奋斗了几十年的荣高棠留在家里看申奥现场转播,而原做医务工作的朱琛燕参加北京民间申奥声援团到莫斯科去了。 原来荣高棠被聘请为北京民间申奥声援团名誉团长,夫人朱琛燕同行。但临行前,因为上级有规定,部以上干部都不去了。这样荣高棠独自留在了家里。 结婚这么多年来朱琛燕第一次把丈夫留在家里独自远行,  相似文献   

17.
刘子建 《体育科学》2006,26(12):26-29,55
北京奥运会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重大历史机遇。考虑到一百多年采欧美对中国的歧视、丑化和冷战时期的敌对宣传,西方公众对中国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了解甚少,并存有相当的误解,2008年北京奥运会所担负的历史责任就远远不只是举办一次国际体育赛事。对于中国人来说,需要利用这个平台进行广泛的国际传播,向世人昭示一个文明、发达、健康的中国形象。自北京申奥以来,在国际传播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18.
我有幸亲身到莫斯科,参 加北京申奥的最后冲刺,目睹 北京申奥成功,感受胜利的喜 悦。真是终生难忘。 在莫斯科的日子里,巧遇 不少国际排联的官员和世界排 坛著名选手及教练员。老朋友 再度相见在特殊的场合,特殊 的时间,更感到份外的亲切。 国际排联主席阿科斯塔,作为 奥委会委员出席这次会议。国 际排联官员魏纪中是中国申奥 成员。日本的著名教练松平康 隆是为大阪申奥做宣传。古巴 名将路易斯是以国际奥委会运 动员委员会委员的身份出席会 议。还有原美国女排选手、我 的好朋友劳诺,一名巴西男排 选手,一名美国男排名将等 等,…  相似文献   

19.
"北京2008武术比赛"的文化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2008武术比赛"是中西体育文化创造性融合的必然结果,是中国武术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同时也是21世纪中国武术发展的一道分水岭.本研究以文化学为视域,从新中国建设60年武术文化发展的角度回顾了中国武术的申奥历程,分析"北京2008武术比赛"的历史价值和象征意义,指出在坚持竞技武术申奥战略的同时,中国武术更应充分发扬自身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在积极融入世界体育文化的过程中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运动品牌战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献资料法,比较分析了体育运动品牌的现状以及中国申奥成功和申博成功对我国运动品牌的影响.并提出我国运动品牌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