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笔者通过分析《贞观政要》记录的唐太宗李世民及其臣子之间的劝谏奏疏,发现其蕴含着丰富的"得人""用人"之择官智慧,如致安之本,惟在得人;量才授职,务省官员等思想,尽管世殊时异,这些择官智慧体现出的"理政治国"理念对当今政府管理仍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因缘述略 ]冬寒之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明史研究室与《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召开了一场名为“晚明社会与文化变迁”的研讨会 ,聚集了京津地区从事明代研究的文史哲各路专家。筹措这样一次会议 ,其一般性的意义应当是很明确的 ,即借此际会 ,对这几年来晚明研究的进展与得失做一学理的反顾 ,及让原来分割在不同专业区域的学者能有机会聚在同一围场上 ,交流自己的研究心得 ,进行不同侧面间的对话。多年以来 ,晚明研究一直牵动着学术界的视线 ,对之的探讨多与“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人性解…  相似文献   

3.
甄海娟 《文化学刊》2022,(12):175-178
《道德经》体现了老子的哲学思想,而在这部著作当中,老子将自己的“得失观”划分为辩证存在的关系,认为“得”与“失”既是对立的,又存在相互依存、制衡的关系。在老子看来,人生在世的“得”与“失”并不是绝对的,而如何看待一时的“得失”,关键在于人的“心态”。他也尝试通过疏导和引领,帮助人们摆脱内心短暂的困惑,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困难,用平和的眼光看待“得失”。老子《道德经》中表现出的“得失观”不仅在当时具备超前性,即使是在辗转千年的现代,对于人们也仍然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本文对老子《道德经》中的“得失观”进行了阐释,并结合当代人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种种困惑,详细分析了《道德经》中“得失观”对当代人的启示,旨在从思想和心态上帮助当代人解开疑惑,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4.
晚明研究正全方位展开 ,但将有关研究自觉整合成全方位的晚明社会图景 ,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最近的历史研究、尤其是文学史研究中 ,“晚明”越来越清晰地被描述成一个转型的历史时期。提到晚明 ,人们想到的关键词是商品经济的繁荣 ,是好货好色、逾礼越制、以情反理、个性解放 ,以及《金瓶梅》、小品文 ,等等。毫无疑问 ,这些景象在晚明社会确实很突出 ,也可以说是晚明与其他时期不同的鲜明特征 ,有充分的理由予以重视。但当晚明的上述面貌突出到了几乎遮蔽其他并非不重要的现象时 ,我们是否也不知不觉地离开了历史的本真呢 ?在我看来 ,依照…  相似文献   

5.
宋丽娟 《职业圈》2008,(8):14-15
文章通过国内服装行业轻资产运营的实例及高科技企业在业务外包方面的得失来论述业务外包的收益与风险,相信对企业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提升员工满意度要求我们在一切工作中,始终把员工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工作评价中把员工认不认可、满不满意作为评判我们工作得失的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7.
谷丰 《职业圈》2011,(28):81-81
提升员工满意度要求我们在一切工作中,始终把员工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工作评价中把员工认不认可、满不满意作为评判我们工作得失的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国内服装行业轻资产运营的实例及高科技企业在业务外包方面的得失来论述业务外包的收益与风险,相信对企业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晚明”作为一个时间概念 ,尽管还有不同的体认 ,但这并不影响学者将其视为一个整体的学术概念。在学术分工日益细密的今天 ,再提或关注“晚明” ,这本身就说明学术界已经认识到了单学科在晚明研究中的局限性 ,而希望多学科共同构建“晚明图景”。本次会议以“晚明社会与文化变迁”为题 ,邀请文学、历史、哲学界的同仁与会 ,用意即在促进各学科的协作 ,共同努力 ,构建未来学术意义上的“晚明”。就学术研究而言 ,晚明研究是各学科研究的综合 ,实有赖于各学科的基础研究 ,同时 ,在整体目标下 ,各学科的交叉、融合 ,也是对各学科研究的促进。…  相似文献   

10.
敬业如敬神     
一个敬自己的事来如敬神一般的人,才会不计眼前得失,不惧目前挫折,全身心地热爱手上的工作,并相信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相似文献   

11.
张云龙  焦璐 《职业圈》2014,(10):30-31
近年来,科技的快速发展给了互联网不可小觑的力量,它挥拳重击传统商业模式后,更是带来了互联网思维这一概念,让商家和用户摸不清头脑,搞不明方向。网络时代企业该何去何从?或许中国著名设计师、洛可可设计集团创始人贾伟的理念可以给企业家们提供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2.
詹文明 《职业圈》2013,(28):78-79
每到年终,公司和个人都会盘点这一年的得失。作为企业来说,往往是以绩效、营业额、利润等指标来盘点,按照德鲁克的观点,这是一种片面的做法。德鲁克告诉我们,企业管理要有三个责任。  相似文献   

13.
常有一些企业的老板感慨阿里巴巴的员工"在激动人心的标语下总有很亢奋的氛围",但自己公司的员工"对待遇总不满足,人心不齐,没有为企业考虑得失".  相似文献   

14.
李贽和公安三袁都是晚明文坛上的健将 ,他们所提出的“童心说”与“性灵说”在理论上自成体系 ,对晚明文坛产生绝大的影响。按通常说法 ,“性灵说”是在“童心说”的影响下产生的。本文则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并从李贽与三袁的交往、两说的同与异、合与分等方面加以论证。是晚明启蒙大潮萌动的文化背景直接催生了这两种学说 ,它们之间的同中有异证明了 :晚明文学创作与理论呈现着多元化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15.
从总体而言 ,明清两代的文风有着不同的基调 ,这是学界所公认的。不过 ,对这一文学现象产生的原因 ,似乎还没有系统的专门研究。本文选取两位由明入清的文人为切入点 ,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归庄与朱柏庐同为明遗民 ,有着相类似的经历和政治态度 ,但从二人交往看 ,却可知清初文人多少保持了明中后期士人的风习、品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 ,清初文风与明中后期之间存在的相当多的同一性 ,就容易理解了。也正是雍乾以下士林狂放风气的渐次收敛 ,清中期的文学创作也慢慢纳入严谨平实的轨道。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泰州学派平民主义思想的概念结构作了重点阐析 ,尤其注意到了贯穿其中的社会反思性要素 ,及在演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思想变异。通过这些 ,可以窥视到晚明社会变动在儒学发展历程中留下的复杂印记 ,及理学作为一种较为确定的理论形态在应对底层社会问题时可能运行的边际。  相似文献   

17.
以晚明山人为主的文人是小品创作的主体。小品将传统的笔记杂俎发挥到了极致,表现了一种流行于晚明之际的人生观——行己在出入之际,一切都归于清空一气。小品从边缘走向流行,引导了文化产品的制作与消费,从而发生了文学权力的下降。晚明文学权力的下降呈现为一种复杂的态势,一方面是读者群体的扩大,一方面是内容与形式上向传统的复归。  相似文献   

18.
从《漫兴》组诗的整体风格和情感出发,结合《漫兴》其四的写作手法,可以推断董说在该诗引《西游补》情节意在批评参加新朝科举的士人。此外,董斯张的稗官著作是《广博物志》而非《西游补》。《西游补》中的诗篇、句全部出于前人,并无原创。这些都证明《西游补》作者为董说而非其父董斯张。董说著作避讳习惯在明亡前后发生变化;《西游补》的若干人物、情节、意象反映董说少年时期的日常生活、阅读体验,而不必有国变的影射,证明《西游补》成书于明亡以前。《西游补》虽然奇幻无比,从作者日常经验的角度切入,仍不失为一种值得尝试的读法。  相似文献   

19.
王夫之激于明亡的惨祸烈毒,在他的经学著作特别是关于《春秋》的著作中,对华夷之辨予以极大关注。他反对诸侯与夷狄会盟,斥孤秦陋宋,肯定齐桓晋文之霸业以夏变夷的功绩,批评春秋时期诸侯力争、弃绝仁义礼法的做法为师夷狄故习。从中可以看出王夫之对满清入主中原的强烈不满和存续中华文化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20.
这个世界最不准的天平是称量自己得失的天平. 我的一位朋友,出身农村,获得博士学位后继续留在大学任教,为人处世踏实、厚道.这位朋友说,他的姑夫是一个农民,但却说了一段一直深深影响着他的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