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德森自幼喜爱足球运动,后来被一位有名的短跑教练相中,于是他成了一名短跑运动员。18岁那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临时代替一名受伤的足球队员,参加某足球俱乐部的重要比赛。上场10分钟后,对方球员脚下一个闪失,球滑向了安德森的右脚,他快速顺势一拨,球便径直破门而入。安德森为  相似文献   

2.
安德森原来是委内瑞拉海军陆战队的一名队员,退役后,他来到加拉加斯的著名电讯跨国公司总部当了一名保安.安德森心想,在电讯跨国公司当保安,一定有机会见到总裁西蒙先生. 西蒙先生是安德森最崇敬的偶像,早在海军陆战队时,他就听说过西蒙先生是一位乐善好施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3.
安德森先生一向都是乘星期五上午9点53分的火车离开他工作的城市,两小时后到达他郊外的住宅。可是这个星期五,他临时改变主意,坐上了那天夜里的火车。回到家时已经接近午夜零点,他听见管家马克正在地下室的酒窖里面喊救命。安德森砸开门,将马克放了出来。  相似文献   

4.
《中学科技》2021,(2):26-27
上期讲到摩克、科尔正在安德森家看棒球赛电视直播,李斯特太太突然来敲门找安德森医生。因为她家一岁的小温妮突然面色发青,有些发烧,李斯特太太担心是中毒。安德森医生外出度假了,摩克让安德森打急救电话叫救护车,他跟科尔先去李斯特太太家看看。他们在她家并没有发现什么会导致中毒的物品,安德森打完急救电话也来到李斯特太太家……。  相似文献   

5.
有个年轻人跟一位玉雕大师学了9年手艺。当初.年轻人之所以要跟大师学艺,不仅因为大师的名气大,还因为他听说大师有家传的绝技。年轻人想像师傅那样,成为玉雕行业的大师.因此他必须学会师傅的绝技。  相似文献   

6.
爆笑一族     
《少年读者》2008,(6):I0008-I0008
1.一位面试官拒绝了一个年轻人的请求,因为他的嗓音不符合广播员的要求。面试官还告诉那个年轻人,由于他那令人生厌的长名字,他永远也不可能成名。  相似文献   

7.
最好的伙伴     
<正>安德森先生问:“亲爱的,杰米在哪里?”“在外面的环行山上,”安德森太太回答道,“放心,洛巴特和他在一起呢。对了,它到了吗?”“到了。正在火箭站通过那些烦琐的检查。我等不及想看它一眼了一从十五年前离开地球后,如果不算上视频影片,我还没见过一只呢。”“杰米才叫没见过呢。”安德森太太叹息着。  相似文献   

8.
人世多途     
一个年轻人去拜访一位大师.向他请教为人处世之道.大师给他讲了三个故事。  相似文献   

9.
一厢情愿     
一个年轻人到马戏团找工作,他说什么工作都可以,只要能让他跟着马戏团到处旅游就行.马戏团团长心想也许他可以让这个年轻人当驯狮员的助手,因此就带这个年轻人到练习驯狮的笼子旁.驯狮员的领班是一个漂亮的年轻女子,此时正轮到她排演.她一走到笼子里,就立刻脱下披风.  相似文献   

10.
1883年,一个迷茫困惑的年轻人走进了柏林大学的亥姆霍兹实验室,3年后当他出来的时候已经变成了获得学位的博士,10年后他在热辐射领域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并引发了物理学理论的一场革命,他就是1911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威廉·维恩(WilhdmWien).  相似文献   

11.
田小野 《小读者》2013,(5):52-53
他是一位90后的阳光男孩儿.生长在青海省贵德县一个海拔3500多米高的藏族村落里。村子很穷,也很苦。年轻人外出打工.一出去就再也不想回来。而他却说:“要出去,更要回来!”  相似文献   

12.
吴冬 《大学时代》2006,(9):I0001-I0001
古希腊有个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哲学在当时是很崇高的职业.因此很多年轻人来找苏格拉底学习。 一个年轻人来了,想要学习哲学。苏格拉底一言不发,带着他来到一条河边,突然用力把他推到了河里。年轻人起先以为苏格拉底在跟他开玩笑,并不在意。结果苏格拉底也跳到水里,并且拼命地把他往水底按。这下子,年轻人慌了,求生的本能让他拼尽全力将苏格拉底掀开,爬到岸上。  相似文献   

13.
望着波涛汹涌的大海,安德森徘徊着。到这里来,他并非要欣赏眼前这浩瀚壮观的景象,而是想把生命湮没其间。这段日子,安德森内心非常苦闷,由于策略不当,他的公司遭到竞争对手的强力压制,陷入了困境。为了不让家人担忧,他没把这一切告诉他们,在他们面前依旧强颜欢笑。为此,安德森感到更加疲惫。  相似文献   

14.
有一名年轻人想要得知“幸福”的秘诀,于是不惜跨越千山万水,横跨大沙漠,终于来到智慧老人居住的美丽城堡。 年轻人见到老人,即刻道明来意。老人便叫年轻人拿起一个汤匙,盛两滴油,然后到城堡各处走动。他嘱咐年轻人绝不能漏掉一滴油。年轻人回来后,老人一看,果然一滴油都没有漏掉。但是,他问年轻人都看到了些什么?年轻人却什么印象都没有。 老人叫他再走一遍,这次留意城堡内的一草一木。年轻人回来后,对四处所见汇报得很详细,可匙中的油却一滴不剩。智慧老人这时对他说:“真正的幸福在于你可以看遍全世界,但却永远不能忘记你手上的两滴油!”…  相似文献   

15.
人生如茶     
一位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去请教一位得道高僧。高僧明白他的来意后,便在他面前放了两只装满了茶叶的杯子,用温开水冲了一杯,叫年轻人喝。年轻人细细喝了几口,发现一点香味也没有。高僧又用沸水冲了另  相似文献   

16.
短篇小说集《小城畸人》是美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也被视为安德森最好的作品之一,尤其是他对象征、潜意识、心理描写和顿悟等文学创作手法的娴熟运用.以及他朴实简练的语言风格.对美国现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最近.“国学热”仍然有进一步扩展的迹象。像最近受到关注的网络上相当走红的“百家讲坛”的“70后”主讲袁腾飞就吸引了很多年轻人。他的风格和易中天与于丹有所区隔.以一种麻辣的、充满了周星驰“无厘头”式的语言风格来讲述历史.比上述两位更加强烈体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大众文化的一些特点.因此他在网上走红就并非偶然。而他的出现在近年“百家讲坛”相对沉寂之后又形成了新的焦点.显示了“百家讲坛”式的“浅思维”的“讲古”文化如果找到和年轻人契合的点.还有相当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再试一次     
侯正涛 《成才之路》2012,(17):97-97
正有个年轻人去微软公司应聘,而公司并没有刊登过招聘广告,见总经理疑惑不解,年轻人用不太娴熟的英语解释说自己是碰巧路过这里,就贸然进来了。总经理感觉这个年轻人有点儿胆识,破例让他一试。面试的结果出人意料,年轻人表现糟糕。他对总经理的解释是事先没有准备,总经理以为他不过是找个托词下台阶,就随口应道:"等你准备好了再来试吧。"一周后,年轻人再次走进微软公司的大门,这次他依然没有成功。但比起第一次,他的  相似文献   

19.
13号客房     
维堡,位于丹麦,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老城镇。但是1726年的一场大火几乎摧毁了整个城市,现在全城仅残留下为数不多的几幢古老建筑。安德森先生正在构思一本有关丹麦历史的书。1891年,他来到了维堡,准备研究这座老城镇的历史。他下榻在维堡一家有着350年历史的老旅店——金狮旅店。安德森要求一间宽敞的房间,于是  相似文献   

20.
免费雇员     
有位年轻人,大学毕业后来到了美国。他想当一名出色的新闻记者,但时运不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这时,他想起了自己崇拜的大作家马克·吐温。于是,年轻人给他写了一封信,希望能得到他的帮助。马克·吐温收到信后,很快给他回了信,回信上只有寥寥几字:"一切,从零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