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亲的眼泪     
有生以来,我只看见母亲流过一次泪。那个时候,我常常为我的母亲感到自卑,她是个清洁工人,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每天沉浸在米又涨了价、油也涨了价之类的琐事中,生活的重担压得她的头发挤尽了最后一丝黑色。患了绝症的父亲死得很早,留下的遗产是一笔一辈子也还不完的债。每到月底,我都会看见母亲从领来的可怜巴巴的几张钱中拿出一半还给别人,然后一分一厘地算计着过日子。学校每次开家长会,我都不愿母亲出席,甚至在街上和别的同学一起走时,看见她正在打扫街道,我也装成了一般熟人那样点点头就和她擦身而过,甚至偷偷地溜走。有时候她满头大汗…  相似文献   

2.
王炎 《家庭教育》2007,(2S):25-25
青岛二位母亲来信说:我的女儿今年三年级了,各方面都不错,人也长得漂亮,是个人见人爱的女孩。但她就是比较内向。很害羞。上课不敢举手发言,老师叫她站起来念课也会小脸涨得通红!结绩县巴的;家里来了客人,要她主动打个招呼她也不干;带她出去玩,她却老黏着父母,一点也放不开。这样内向的孩子。有什么办法能改变她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每当校车停靠路边时.我便会透过车窗去寻找母亲的身影,因为我希望能在她看见我之前找到她。这像是一场比赛,母亲总是能在我找到她之前看见我。这次也不例外,当我为在人群中发现那张独一无二的面庞感到高兴时.同时映入我眼帘的还有母亲那只在空中向我摇摆的手和她脸上淡淡的笑容。显然,母亲早已发现了我,她又赢了。  相似文献   

4.
新学期,我们班转来了一位叫王小敏的女同学。她矮矮的个子,腿有些拐,走路不太利索,做自我介绍时,她低着头,脸涨得通红,拧着衣角就是不说话,看得出是个拘谨胆怯的学生。   以后,我发觉她似乎不愿与大家交往,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坐在一边发呆,略显苍白的小脸上时不时笼罩着一层浓浓的愁云,学习成绩也不太理想。经了解才知道,她在 6岁时遭遇了一次车祸,母亲为救她而失去了生命,这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重创的种子。随着年龄的一天天增长,她背负的十字架日益沉重。望着她黯淡苍白的小脸,我的心在隐隐作痛。在这样年幼稚气的…  相似文献   

5.
青岛一位母亲来信说:我的女儿今年三年级了,各方面都不错,人也长得漂亮,是个人见人爱的女孩。但她就是比较内向,很害羞。上课不敢举手发言,老师叫她站起来念课文也会小脸涨得通红,结结巴巴的;家里来了客人,要她主动打个招呼她也不干;带她出去玩,她却老黏着父母,一点也放不开。这样内向的孩子,有什么办法能改变她吗?  相似文献   

6.
一枚铜板     
这是一个从朋友那里听来的故事 ,且不论它的真实性 ,讲出来再说。我这位朋友说在 12年前 ,也就是她五岁的时候 ,曾有过一段令她难以忘怀的往事———关于一枚铜板。因为那枚铜板 ,她的腿上留下了一块伤疤。当时有一位小贩子来她家推销棉被套。她的母亲看中了一床双面绣花被套。这种被套在当时可以算是一种奢侈品了 ,所以那被套的价格——— 4 0元———并不是一个父母都是中学教师的家庭所能承受得起的。后来小贩对我朋友的母亲说 ,如果硬是拿不出钱 ,用铜板换也可以呀———假若那铜板还值个价的话。她母亲早就渴望能拥有一床这样的被套 ,…  相似文献   

7.
秦朝 《老年教育》2010,(5):32-32
经过十来年的打拼,我终于有了一套房子。装修完毕,我便迫不及待地将母亲从乡下接了来。母亲为供我读书,辛劳了大半辈子,现在也该享享清福了。我要趁母亲健在,好好地孝敬她。  相似文献   

8.
股头发合成一束,扎紧,再打个蝴蝶结。这时,母亲笑了。母亲有许许多多的头绳。不管去哪儿,她都忘不了带几根回来,然后当我穿不同颜色衣服的时候,给我配上不同颜色的头绳。母亲很喜欢这么做,至今也是如此。扎好了头发,母亲总会让我站起来,在原地绕三个圈,仔仔细细地打量我一番,帮我整整衣领,拉拉裤脚。直到她满意了,就把我拉到镜子前,问我怎么样。镜子里,有一个被精心打扮的小女孩和一位很开心的母亲。我一直不明白母亲为什么笑得那么开心,好像镜子里的那个打扮得很漂亮的小女孩是她自己。多少年来,母亲一直乐此不疲,每天重…  相似文献   

9.
母亲病了,住在医院里。我们兄弟姐妹轮流去守护母亲。轮到我守护母亲那天,护士进来换床单,叫母亲起来。母亲病得不轻,转身下床都很吃力。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护士在后面托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儿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护士问:“你以为你妈有多重?”我说:“我以为我妈有100多斤。”护士扑哧一声笑了,她说:“你妈这么矮小,别说病成这样,就是年轻力壮的时候,我猜她也到不了90斤…  相似文献   

10.
母女之间     
杨纯 《家长》2003,(Z2)
也许这就是缘分吧,我成了她的女儿,而她成了我的母亲。很小的时候,我还没有什么记忆,不知道那时的我们是什么样子。我想,那可能是我和母亲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吧。母亲柔柔地哼着摇篮曲,我静静地躺在她的怀里睡去。我清楚地记得母亲第一次拉着我的手送我去上学,我很乖巧地跟着她。后来,母亲第一次打了我,她说我任性,其实是我对她不再百依百顺。上小学后,我几乎天天都淹没在她的唠叨声中,但我很少去理会她的那些话,对于她的惩罚更是不屑一顾。只是每每到了最后,总是我做出让步。我真恨她是我的母亲,我是她的女儿,但这是一个无法…  相似文献   

11.
从得知母亲患病的那天起,我几乎每天都诚惶诚恐地过着。今年八月份,我专程回来看望过老人家,进门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母亲的模样。我把手伸过去,让她抚摸着,她就久久地不放。然后从手上摸到我的脸上。那一时刻,我的血直往上涌。我从母亲的手上,感觉到她的皮肤是惊人的粗糙。我一直在反问自己:这就是我的母亲吗?怎么突然变得这样苍老了?但我同时也发现,母亲心里是滋润的,温暖的,她见到了幺儿,如同见到了阳光,禁不住一脸沧桑的笑,眼睛里装满了泪花。  相似文献   

12.
很久以来,只要一想到慈爱的母亲,她朴素的话语便回响在我的耳边,沉醉我的心灵。母亲是一个开明的人,虽没有多少文化,但脑子里的词汇似乎永远也说不完,道不尽。从记事起,我就很佩服母亲那副天生的好口才,每每想到她的谆谆教诲,我就感到浑身充满了力量。  相似文献   

13.
初雪     
<正>入冬后的第一场雪,不期而至,纷纷扬扬。母亲进门来,发梢落了雪,她轻手轻脚地扑打着,还把手放在嘴边用力呵了几下。我看见母亲脚上也沾满了雪,还带有新鲜的泥土气息,眼睛瞬间潮湿了。母亲开门时,一股寒气直扑过来,可见外面有多冷。这么冷的天,又下着雪,我请求母亲不必再来为我做饭了,我可以吃泡面的,可是她说什么也不肯。  相似文献   

14.
华丽的冒险     
《学前教育》2006,(9):11-13
1974年4月的某个清晨,一位母亲醒来看着未满月的女儿酣睡身边,她会想些什么呢?我敢肯定,她不会想到这个看起来需要她呵护一生的娃娃若干年后也会和她选择同样的职业,像她一样在幼儿园对别家的孩子呵护备至。因为在母亲心里,这个女儿怎么呵护也不够。以后的日子,女儿的日常起居全由这位母亲料理得妥妥当当。母亲不让女儿插手一丁点儿家务。女儿读书后,母亲为了让她早上多睡会儿,恨不得连被子也帮她叠。要知道,大多数中国孩子都曾经把起床不需要叠被子当作梦想之一,像我就一度强烈希望发明一种可以自己打卷的被子,甚至女儿刚上一、二年级的时候。母亲总是在一大清早就扛着墩布、拎着抹布,赶到女儿班上替她做完值日,再回到一墙之隔的幼儿园上班。旁人想到,母亲36岁才有她,那份宠爱也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15.
我的母亲很干瘦,似乎经不起风吹雨打,一阵风就可以把她吹倒。她蓬乱的头发,怎么也梳也梳不整齐。尽管母亲的外表平凡,可在她的肩上,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母爱。  相似文献   

16.
母爱的姿态     
马朝兰 《家长》2013,(Z1):91
我知道,谁也更改不了母亲本能里的一起一坐。因为,那是母爱的姿态。第一次去广州,母亲坚持要与我同行。她说,大城市里人员复杂,怕我上当受骗。我拗不过她,只好帮她也买了一张长途车票。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母亲连夜缝制了一个偌大的口袋,将所有她能想到的东西都一并装了  相似文献   

17.
从小到大,我都与母亲关系不好。我总是用带有藐视的目光瞧我妈。其实,也没什么原因,只因为她一没钱,二没学问。进入高中,班里的同学家境个个都比我好,我产生了一种自卑感,我把这一切都归罪到母亲身上。我想买台电脑,父亲也同意了,惟独母亲,死活也不同意,说什么先攒钱供我上大学。她还爱唠叨我的学习。所有的这一切,都使我和母亲的代沟越来越深。在家中,我也不与她多说一句话,总是以“嗯,嗯”来搪塞。母亲在我眼中似乎已不再是母亲,而只是一个陌生人,更言重一点,我的一个仇人,我恨她,恨她为什么是我母亲,恨她为什么不给我买电脑,甚至,我把自…  相似文献   

18.
家门前有一条大河,每到夏季,浑浊的河水就涨得很高。记得7岁那年夏天的一个早晨,我趴在岸边捞一根树枝,一不小心滑进了河里,恰巧被出门挑水的姑妈看见了,在她的惊喊中,全家人倾巢而出,母亲跌坐在河边大哭,父亲和叔叔们沿着河岸奔跑,紧紧盯着河面。三叔看到我的头在河面上露了一下,于是一纵身跳进河里,我命大刚好被三叔的双脚拦住,而他的臀部,  相似文献   

19.
将心比心     
母亲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年轻妇女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进去后才松开手。当母亲向她道谢时,那位妇女对母亲说:“我的妈妈和你的年纪差不多,我只是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听了母亲说的这件小事,我的心温暖了许久。  相似文献   

20.
我母亲退休前是一名声乐教授。她对自己的职业是满意的,甚至可以说热爱。我母亲的工作和公共汽车关系密切,她一辈子乘公共汽车上下班,公共汽车连接了她的声乐事业,连接了她和教室和学生之间的所有活动,她生命的很多时光是在公共汽车上度过的。当然,公共汽车也使她几十年间饱受奔波之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