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坤 《成长》2006,(4):26-28
宋坤进来的时候,深蓝色的耐克棉服长可及膝,黑白相间的运动鞋落满了浮土,棉服上的帽子遮在头上,像刚从南极考察归来。我们一边喝咖啡,一边看着窗外北京寒冷的冬天,宋坤刚忙完学院的圣诞晚会,兴奋之余竟是满身的疲惫,眼睛一直看着窗外。[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南极的奥秘     
我国南极考察始自1984年,此后每年一次。2005年11月18日中国南极科考队的叔叔、阿姨们乘“雪龙”号船从上海缓缓启航,开始了为期130天的第22次南极考察之旅。考察重点包括陨石回收与研究、冰盖进退及古气候研究、地质考察及南极地质图编制、内陆冰盖测绘研究、星地遥感同步观测等任务。同时也为中国在南极内陆建立第三个科学考察站作前期调研准备工作。多年来,科考队的叔叔、阿姨们秉承着“南极精神”,使得我国的南极考察事业展现出令人瞩目的业绩,相信这次考察也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骄傲。  相似文献   

3.
<正>每年春天,都是"雪龙号"从南极科考胜利归来之时。这是中国最大的一艘极地考察船,自1994年服役以来,有20年的"工龄",如今已是功勋卓著,参加过多次赴南极、北极的科学考察任务。在2012年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中,"雪龙号"更是身手不凡,成功穿越了北极航道,还走通了最难的中央航道。而今年的"雪龙号"归来,更具有别样的意义——在这次南极科考中,"雪龙号"成功经受了一次南极大营救。  相似文献   

4.
一、情况分析 根据我们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四号”船的科学人员进行的一次闻名全国的南极地质考察实况;本班有些幼儿的父亲亲自去过南极考察,幼儿对“海洋四号”船有极大的兴趣,但对叔叔阿姨在南极的具体工作以及南极是一个什么地方?去南极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不甚了解,甚至是模糊不清,只知道去南极好玩。针对幼儿的求知欲望,为了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地质事业,学习老一辈的地质创业精神,我们设计了“我是南极小小考察员”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5.
亲爱的读者们?你们知道南极吗?那里可神奇啦!那儿有世界上最洁净的空气,有最蓝的天空,有最广阔的冰雪,有最可爱的动物——企鹅,当然,还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科学之谜,吸引科学家们去探索。我们这期介绍的科学家,就是刚从南极归来的我国科学家琚宜太叔叔,让我们听听他给我们讲讲在南极的故事吧!  相似文献   

6.
雪地车压过后留下长长的印辙,GPS接收机不断在"定高"……在一望无际的南极大冰盖上,中国南极冰盖昆仑科考队在历经一个多星期的反复测绘和耐心考察后,终于确认了南极冰盖的最高点,并对冰穹A核心区域进行了一系列考察,从而为人类认识南极、认识自然做出了中国人独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2月19日,澳大利亚南极科考归来的科学家宣布,他们对南极海域1000米深的海底进行了彻底的生物普查,拍摄并捕捉到了数种巨大的海洋生物,有巨大的蠕虫、餐盘大小的海蜘蛛、触须达六米长的水母。考察队返回时,船舱中装满了捕捉到的南极海洋生物,其中25%属于未知种群。“在海底的一些地方,几乎每一寸土地都被生物覆盖着。”此次普查的领导人、澳大利亚科学家MartinRiddle说。  相似文献   

8.
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中国极地研究所,是我国唯一研究地球两极的科研机构.其名誉所长董兆乾是个老南极人,更是我国第一个登上南极的科学家 1980年,应澳大利亚南极局的邀请,中国科学家董兆乾、张青松首赴南极考察,揭开了中国南极考察事业的序幕.  相似文献   

9.
国家海洋局2008年7月1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我国第三个南极考察站,同时也是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即将开始建设。这将是继我国在南极建立长城站和中山站之后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标志着我国南极考察即将从南极边缘向内陆开展,将大幅度拓宽南极考  相似文献   

10.
南极洲是不毛之地,要进行科学考察,必须首先建立考察站,为考察人员提供包括衣食住行在内的各种后勤保障。2009年1月27日,中国第2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内陆队在南极内陆最高点冰穹A地区海拔4087米处建成了中国首个南极内陆科考站——昆仑站。冰穹A也称南极最高点,它和所有经线交汇的南极极点、全球温度最低的南极冰点、地球磁场南极的磁点并称为南极科考的四大“必争之点”。  相似文献   

11.
为了搜寻一块坠落在南极岛上的神秘陨石,一支由两个科学家组成的考察队开始了他们的南极探险之旅。去南极考察探险,当然离不了在雪地上行走的特殊工具——雪橇,以及人类的忠实伙伴——雪橇犬。  相似文献   

12.
正20世纪80年代,在美、英、澳、俄等国如火如荼地开展南极考察的时候,我国才刚刚组建第一支南极科考队,在南极事务上只能算是一个"二等国家"。而今天,在进行了33次南极科考之后,我国已经站在了南极科考的前沿,与其他国家处于同一个水平线,甚至在某些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在这奋起直追的33年中,我国的南极科考究竟取得了哪些科学成就?  相似文献   

13.
记者日前获悉,伴随国家第25次南极考察工作启动,南昌大学在长城站和中山站各承担了一项考察项目。据国家极地办透露,这是第一次将国家南极科学现场考察任务交给地方"211"高校承担,一个单位在一次组队中同时承担两项现场考察计划,并分别在长城站和中山站同时实施,这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14.
儿子去年随中国第二十八次赴南极科考队考察南极大气和土壤情况。这次出征的队伍里,只有他是中国科大在读博士生。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西安市的李昱问: 我很关注我国的南极考察活动。据我了解,我国计划继长城站和中山站之后,在“十一五”期间建立第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我想请时博士具体介绍一下南极大陆以及南极科学考察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月18日,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学考察队胜利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在国内外引起了热烈反响。这是中华民族不畏艰险探索自然的又一壮举,是中国极地考察史上又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20年来中国南极考察队员前仆后继、众志成城铸就的南极精神的又一次辉煌胜利!  相似文献   

17.
向南极进军     
正2017年2月,中国第33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的"雪龙"号科考船行驶到南纬78°41′罗斯海水域,刷新了全球科学考察船在南极海域到达的最南纪录。自1984年首次南极科考算起,这已经是我国迈入南极的第33年。在南极大陆上相继建成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昆仑站四站之后,我国已跻身于南极考察大国之列。  相似文献   

18.
[背景材料]1.2005年11月8日,中“国雪龙号”科学考察船载着120名南极科考队勇士正式出征,中国第22次南极科考由此拉开帷幕。2.2005年12月24日,中国第22次南极格罗夫山考察队向南极内陆冰盖发起新的挑战,这次考察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为我国在南极大陆建立第三个考察站做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9.
南极科考路     
我的妈妈是做南极考察工作的.每次搭乘轮船去南极考察,都是件受罪的事.有一次,船遇到西风带大气旋,半夜里剧烈的颤簸把妈妈从梦中惊醒,她只感到狂怒的大海一会儿把船扔向空中,一会儿又推向海底,她在床上摇来转  相似文献   

20.
《少年科学》2008,(2):31-35
南极,一个神秘的地方。对南极的了解,大多数人都停留在书本的知识和电视的影像上。2007年底,中国南极科考船"雪龙"号承载着我国第24次极地科考重任扬帆起航、再赴南极。那么,考察极地意义何在?南、北极到底蕴藏着什么秘密?在一个北风渐起的午后,我们来到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走访极地探险英雄——颜其德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