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国驻德使馆教育处一位负责人在接待国内一批校长赴德考察时,向他们打了一个"盐和汤"的比喻。请问大家:盐重不重要?我想没人会否认盐的重要性。那么,给每人发15克盐,请大家直接吃盐,相信没人爱吃。德国人的做法是,用餐时请每人喝一碗汤,15克盐放进汤里,味道很鲜美,人人都愿意喝。怎样把明理课调制成一道味道鲜美、人人爱喝的汤,让学生在喝"汤"的同时也吃"盐",始终是所有思想品德人共同追求的目标,更是发挥思想品德课程价值的重心所在。一、思想品德明理课之偏1.一厢情愿——重"盐"轻"汤"思想品德教学多以知识为本位,在一些教师眼里,明理就是给学生传授知识。在他们看来,"理"就是知识、道理,"明理"就是讲知识、说道理。在实践中,大多  相似文献   

2.
一、酸碱盐知识命题趋向酸碱盐知识在初中化学中占有最大的比重,是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由近几年命题情况分析,今后的中考命题将呈现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酸碱盐的概念、组成等内容,命题一般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主要考查同学们对酸碱盐概念的理解及应用能力.2.具体酸碱盐的俗名、性质及用途等内容命题呈单一性的可能性大,以检验大家是否全  相似文献   

3.
南京市1984年初中升学统一试题中,编进了两道体现改革精神的题目: 一道是谈学习体会 1.初中课本中,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有哪两种说法?你认为哪种说法好?为什么? 2.谈学习《酸碱盐》一章的体会: (1)初中课本中,酸、碱、盐的知识是建立在什么理论的基础上的? (2)为什么可溶性的酸和可溶性的碱分别具有明显的化学通性? (3)你认为学好无机物相互反应的规律,要记住哪些表? 一道是探索题。按核电荷数从1-20的顺序,将元素排列成如  相似文献   

4.
你喜欢新奇搞怪吗?你想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吗?亲自动手,去享受科学的神奇、发现自然的小秘密吧!简单的知识对大家来说已经不在话下了,但有些答案却不那么简单,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哦!咖啡猫的科学实验室满足你的愿望,带你去发现和探索知识中的知识,原来那是如此有趣,如此奇妙!  相似文献   

5.
《小学时代》2011,(Z1):22-23
你喜欢新奇搞怪吗?你想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吗?亲自动手,去享受科学的神奇、发现自然的小秘密吧!简单的知识对大家来说已经不在话下了,但有些答案却不那么简单,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哦!咖啡猫的科学实验室满足你的愿望,带你去发现和探索知识中的知识,原来那是如此有趣,如此奇妙!  相似文献   

6.
一、加强对比性编拟复习题时,应把“貌似实异”的题目选编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以使学生弄清知识的区别与联系,防止知识的混淆。如在复习分数应用题时,可以进行如下对比: 1.不同分数意义的对比。例如: (1) 一堆煤5吨,用去了1/3吨。还剩多少吨? (2) 一堆煤5吨,用去了1/3,还剩多少吨? 两题一字之差。含义却截然不同,列式也不同。 (1)题是5-1/3;(2)题是5-5×1/3或5×(1-  相似文献   

7.
胡麻盐     
母亲从乡下托人给我捎来一包东西,打开一看,竟然是一包胡麻盐。一刹那,我的心中不禁思绪翻滚,难以平静。胡麻盐,是北方我的家乡过去饭桌上一种极其普通的佐料,如今已不多见了。但我却永远也不会忘记它。我感到那包胡麻盐是那样的亲切。的确,那似乎不仅仅是一包普通的胡麻盐,其中又渗透了多少难忘的记忆及一位母亲无私的爱呢?我们家过去在村中也算是一大家子,弟兄姐妹四人,加上父亲、母亲和奶奶,便是七口人。七口人的家庭,要吃饭,要穿衣,尽管大家都很节省,也得有不少开销。而当时却只有做基层干部的父亲的一点微薄的工资,生活自然艰苦。由于…  相似文献   

8.
初中化学中“酸、碱、盐”是历年中考的重点内容之一,这一章综合性强、难度大,学生普遍感到难以掌握。如何让学生很好地学习,以掌握这一章的知识内容呢?1抓住关键第一节“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以及第二节“几种常见的酸”是这一章关键的两节。因为酸、碱、盐之间的化学反应大都在溶液中进行,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因此酸、碱、盐在水中电离的相关知识很重要,既可帮助理解酸、碱、盐的概念,又可帮助理解这一章的化学反应,如BaCI2溶液与Na2SO4溶液的反应实质上是Ba2 SO42-=BaSO4↓。另外酸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对这一章起着至关重…  相似文献   

9.
听课拾零     
(上课) 师:今天给大家讲一讲用“插入法”来检验是词组还是合成词的知识。这是区别词组和合成词的一种比较简单而又较有效的方法。现在先看下面两组词,看是词组还是合成词。 (板书)1.透明、透露、落空、落后 2.赶走、腾出、说完、冲垮请大家先翻阅一下以前学过的语文知识短文,搞清楚两个问题:一、什么是合成词?什么是词组?二、怎样区别合成词和词组?  相似文献   

10.
脑筋急转弯     
《考试》2005,(6)
1.下雨天办公室到处漏水,可大家为什么没被淋湿?2.什么照片看不出照的是谁?3.为什么一瓶标明剧毒的药对人却无害?4.哪儿的海不产鱼?  相似文献   

11.
酸碱盐部分知识点多、联系紧密,因而成为教学中的重难点。学生一提到酸碱盐这三个字,可以说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酸碱盐是初中化学的灵魂,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历年的中考试题各题型中比重大、分数多。另外,对于高中化学的酸碱盐知识也起着衔接作用。笔者多年从事初三化学教学,对酸碱盐知识的教学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仅把一些教学方法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12.
初中化学教学历来任务重、时间紧。总复习该如何下手?这是大家面临的一个问题。从任务上看,总复习与阶段复习不同,它要紧扣全书的重点和基本要求。搞好复习工作,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抓起: 一、有纲有目,相辅相成复习的“纲”在哪里?在“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关系图”。它是初中化学研究对象的最精辟的小结。以它为“纲”,可以把全书的基本知识理成几个“目”。第一,物质分类的知识体系,涉及到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包括: 1.纯净物、混和物;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八大图”的内涵和典型代表物。 2.金属与非金属的原子结构特征;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有这样一道试题:甲数是6,比乙数多1/6,乙数是多少?老师的本意是想通过这道题考一考学生的分数知识和运算能力,然而学生的答案却有两种:一是乙数等于6÷(1+(1/6));一是乙数等于6-(1/6)。这两个  相似文献   

14.
亲爱的淀粉们,很高兴又跟大家见面啦!大家还记得上一期我们学习的关于机器人传感器的知识吗?相信大家已经了解了传感器对于机器人的意义和作用。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我们身边处处都是形形色色的传感器。1制作机器向日葵还记得上一期我们最后介绍的传感器是什么吗?没错,它就是被动式光电传感器,它可以帮助机器人判断外界光线的强弱。那我们如何借助光电传感器,让机器人模拟向日葵的向光特性呢?下面  相似文献   

15.
《富爸爸穷爸爸》是一本畅销书,作者罗伯特·T·清崎的观点并不是大多数人都赞同,但为什么这本书如此畅销呢?就是因为人们对金钱的重视。大家都希望赚到很多钱,但很多人没有学到适当的财务知识,财商没有被开发出来。学校只知道教授知识和技能,却完全忽视了财务基础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须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怎样烹饪出一锅美味佳肴?不仅仅要有汤、盐,素材的选择和巧妙的做法亦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一节课来说,情境的选择不宜过于繁多,简约的情境设置有助于清晰课堂结构,有助于学生深入思考,提升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本中许多例题、习题都具有典型性 ,不仅知识的连贯性强 ,而且内容丰富 ,蕴涵一定的规律。为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掌握规律 ,可适当进行一些一题多变练习。现以九年制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代数第一册 (上 )第 2 3页B组 2题为例进行一题多变供大家参考。例题 :3个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 (参加比赛的每一个队都与其他所有的队各赛一场 ) ,总的比赛数是多少 ?4个球队呢 ?5个球队呢 ?写出n个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时总的比赛场数的公式。分析 :这是涉及高中数学组合方面的一道好题。其中 12 m(m - 1)中 ,(m - 1)表示对m个球队而言 ,除不跟…  相似文献   

18.
问题教案:一、揭题。认识白鹭。了解作者。1.齐读课题;你见过白鹭吗?谁愿意把你搜集到的关于白鹭的知识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9.
【提示】 在深入进行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2002年1l月15日,龙沙区初中数学学科每月一次的教学研讨课在第34中学举行,授课教师邢颖,课题《有趣的七巧板》。 【教学片段】 师:课前我们已经要求大家自学有关七巧板的知识,哪位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七巧板? 生1:七巧板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发明,用它可以拼成上百种有趣的造型,或似人物、或似鸟兽,惟妙惟肖。(随后,又有几个学生简单介绍了七巧板的有关知识。) 师:你们是从哪儿得到这些知识的?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生2:我是从书上看到的。 生3:我是上网查到的。 师:很好。现在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用你们准备好的七巧板,拼出自己想拼的图形,并把它贴在黑板立,向大家展示。然后说明自己拼图的意图。  相似文献   

20.
学生学习盐类水解的难点,我认为主要是盐与盐的反应。在什么情况下是离子互换的复分解反应,在什么情况下才是盐的水解反应?盐与盐反应大约有六种情况。不把这六种情况一一加以分析,学生在遇到盐与盐的具体反应时,往往还是把属于离子互换的复分解反应写成水解反应;属于水解反应的却写成离子互换的复分解反应。至于对盐与酸反应,盐与碱反应只要讲清成盐的规律就行了,学生根本不会涉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