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人住在僻静的房子里安度晚年,可是一天下午,一群孩子的敲桶、打闹声改变了这里原本的安静环境,一连几天都是这样,老人为此很烦恼。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于是便告知孩子们自己很寂寞、无聊,希望每天都能听到他们敲桶、打闹的声音,为此会付给孩子们一些小费,孩子们快乐地答应了。开始几天他们敲得很起劲,也拿到了自己应得的小费;过了几天,老人告诉孩子们,自己生活遇到了些困难,小费要少给一些, 尽管这样孩子们还是按时敲桶;又过了几天,老人告诉孩子们小费还要少给一些,于是,孩子们渐渐厌倦了敲桶,所以敲桶的孩子也少了;再后来,老人告诉孩子们没有能力付给他们小费了,最后竟然没有一个孩子来敲桶了。这样,老人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人住在僻静的房子里安度晚年,可是一天下午,一群孩子的敲桶、打闹声改变了这里原本的安静环境,一连几天都是这样.老人为此很烦恼。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于是便告知孩子们自己很寂寞、无聊.希望每天都能听到他们敲桶、打闹的声音,为此会付给孩子们一些小费,孩子们快乐地答应了。开始几天他们敲得很起劲,也拿到了自己应得的小费:过了几天.老人告诉孩子们,自己生活遇到了些困难。小费要少给一些,尽管这样孩子们还是按时敲桶:又过了几天。老人告诉孩子们小费还要少给一些。于是.孩子们渐渐厌倦了敲桶,所以敲桶的孩子也少了;再后来.老人告诉孩子们没有能力付给他们小费了.最后竟然没有一个孩子来敲桶了。这样,老人的目的也就达到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正>心理学上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疗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相互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  相似文献   

4.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外国有位老人,退休后在湖滨买了一幢房子,想清静地度过晚年.住下才几周,他就发现有些调皮鬼天天在他家附近的草地上追逐打闹.老人实在受不了,但直接赶他们走,效果不见得好, 于是就对他们说:“我喜欢热闹,如果你们每天都到这里玩耍,我给你们每人1元钱.”几个小家伙十分高兴,更加卖力地闹起来.过了两天,老人  相似文献   

5.
林革 《初中生》2005,(19):42-43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外国有位老人,退休后在湖滨买了一幢房子,想清静地度过晚年.住下才几周,他就发现有些调皮鬼天天在他家附近的草地上追逐打闹.老人实在受不了,但直接赶他们走,效果不见得好,于是就对他们说:"我喜欢热闹,如果你们每天都到这里玩耍,我给你们每人1元钱."几个小家伙十分高兴,更加卖力地闹起来.过了两天,老人说:"我到现在还未收到养老金,从明天起,每天每人只能给5毛钱."虽然不开心,但他们还是接受了老人的钱,每天下午继续来这里打闹.过了几天,老人非常"愧疚"地对他们说:"通货膨胀使我不得不重新计划开支,每天只能给你们一毛钱了."一个小家伙说:"我们才不会为区区一毛钱在这里浪费时间和精力,不干了."从此,老人过上了宁静的日子.  相似文献   

6.
丁勤政 《小火炬》2008,(5):22-24
四、我们逃学了"我爷爷回来了!"话音未落,苗青青就跑出去了。我跟着跑出去,只见门前停着一辆老掉牙的三轮车,车上横着一个装汽油的铁皮桶,锈迹斑斑的,满是泥水!苗爷爷背驼得厉害,只比苗青青高出一个头。他喜滋滋地敲着铁皮桶,很大声地说:"青青,今天爷爷捡到宝贝了,这个大家伙值五六块钱呢,人家竟然舍得扔掉……"  相似文献   

7.
有这样一个故事:人人皆知阿凡提非常聪明,但是国王却很不服气,他很想为难阿凡提,使阿凡提出洋相.有一次,国王问阿凡提:"人人都说你聪明过人,那么你知道眼前这池塘里的水是多少桶吗?"阿凡提沉思了一会儿回答说:"如果桶跟池塘一样大,那么就只有一桶水;如果桶只有池塘的一半大,那么就有两桶水;如果桶是池塘的十分之一大,那么就有十桶水……"国王听后不得不说:"阿凡提,你果真很聪明!"  相似文献   

8.
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女作家去买花,卖花的老人把她要的二十几支桃红色的玫瑰从桶里取出,交给小孙儿,转身去找钱。小孙儿大概只有五岁,清亮的眼睛,透红的脸颊,咧嘴笑着,露出几颗稀疏的牙齿。他很慎重、很欢喜地接过花束,抽出一根草绳绑花。花枝太多,他的手太小,草绳又长,小小的人儿又偏偏想打个蝴蝶结,手指绕来绕去,这个结还是打不起来。老人急了,骂了孩子一句。  相似文献   

9.
严育洪 《人民教育》2012,(10):38-39
有一个小男孩非常喜欢敲鼓,他可以一整天不知疲倦地敲个不停。无论身旁的人怎么哄劝,他都不停下来。很多人想方设法让这个奇怪的小男孩安静下来。第一个人告诉男孩,如果他继续这样不停地敲鼓,他的耳膜会被震破。这个人是一个医生。但是这个理由对于小男孩来说似乎有些高深,他还不是一个医生,他不懂这些。第二个人告诉男孩,敲鼓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只有在某些特殊的场合才可以。这个人是一个社会学家。  相似文献   

10.
有一个财迷总想使自己的钱成倍增长,一天他在一座桥上碰见一个老人.老人对他说:“你只要走过这座桥再回来,你身上的钱就会增加一倍,但作为报酬,你每走一来回要给我32个铜板.”财迷觉得挺合算,就同意了,他走过桥又走回来身上的钱果然增加了一倍,他很高兴地给了老人32个铜板.可是当财迷走完第五个来回,身上的最后32个铜板都给了老人,一个铜板也没剩下,你知道财迷身上原有多少个铜板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木桶”理论之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处处有哲学,事事有学问。一不小心,瓶瓶罐罐都会告诉你一个深刻的道理。于是,一只木桶被人们赋予了太多的含义,有人说可以像奥斯布鲁格那样敲一敲,就可以诞生一项伟大的发明。果然,有人进一步敲这只木桶,又敲出与众不同的“木桶”理论来: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而是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还有人再进一步敲这只木桶,就又敲  相似文献   

12.
我自己是一个动手能力比较差的人,所以对所有的能工巧匠都打心眼里佩服,不管是菜市场门口拉二胡的盲人、离我家不远建筑工地上的塔吊工人,还是早晨公园里抖空竹的老人,我都很佩服,更别说中央一套正在播出的"我们有一套"节目中各行各业的奇人异士了.  相似文献   

13.
"自作自受"     
像往常一样,吃过午饭,我就直接走向教室,可还没到门口,就听学生喊:"老师,赵学伟把玻璃打碎了……"在学生的吵嚷声中,我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原来是几个学生在图书角打打闹闹,在拥挤中赵学伟一不小心打碎了玻璃。学生们平日里打闹惯了,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好多次了,以前都是我跑总务处说明情况,请总务处的同事来换好玻璃,然后我在班里进行一通"训话",但效果都不很明显。联想到平时的许多事情,我觉得应该借这个机会让学生长长记性。可是我能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4.
一、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情境:8个同学举行一次玩投沙包比赛,站成一排,一排中间放一个小塑料桶.每人分别往桶里投沙包三次,投中次数多者算赢.站在离桶远些的同学提出异议,这样站队投沙包比赛不公平.提出问题:"怎样站队才公平?"  相似文献   

15.
胥经华 《江西教育》2002,(18):21-21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多年以前,在美国俄克拉荷州的一片属于一个印第安老人的私人土地上,发现了石油。一辈子穷困潦倒的印第安老人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买了一辆豪华的“卡迪拉克”轿车。然后,他就每天都驾车到附近那个拥挤而且脏乱不堪的小镇上去兜风炫耀,自然也就不停地左顾右盼与熟人打招呼,忙乎极了。令人惊讶的是,这位印第安老人的驾车技巧竟然出奇的娴熟。他的车从来没有撞倒一个人,他本人也从未有过身体受伤或财产受损的事。原因很简单:在他那辆气派非凡的汽车前面,有两匹健硕的马拉着———他一直是…  相似文献   

16.
我想起到芬兰第一天的情景.出租汽车司机按照我出示的地址把我带到要去的地方,帮我把行李拿下.我有两个大箱子,一个提箱和一个大旅行包,很难挪动.我把东西放在路边,我要去15楼,找到了15楼,却怎么也找不到要找的房号.我看到一间屋里有一个老人坐在窗前,我敲了敲窗户.我给他看了地址,他提起我的两个大箱子,带着我就走.走了一会儿,他一回头,发现我落在后边,就等着我,等我追上来了,他要和我交换行李,因为他发现箱子可以拉着走,让我拉箱子,他提包.我们围着好几个楼绕,就是没找到要找的房号.  相似文献   

17.
李明 《中学教与学》2007,(11):18-19
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只有所有的木板都一样高,木桶才能盛满水.这就是著名的“木桶理论“,也叫“木桶定律“.“木桶理论“对我们处理物理问题也很有帮助.如果我们遇到的问题中的几个量必须相等,那么这几个量所能取的最大值,将取决于这几个量各自所能取的最大值中的最小的那一个.……  相似文献   

18.
街角的老人     
有这样一个老人,不论刮风下雨,总是一如既往地在每个清晨对着熟悉的或是陌生的人微笑;有这样一个老人,总是在她自己摆的报摊旁多放一套桌椅,摆上免费供应的茶水,不论是谁,只要累了,都可以坐下歇歇;有这样一个老人,每日静静地坐在街角,像一幅安静  相似文献   

19.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被誉为渔王的老人,很希望三个儿子也能继承他的衣钵,所以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教给他们一些渔技,凡是捕鱼能用到的所有技巧,老人都尽心传授,就怕三个儿子有什么不明白的。等儿子长大后,他们的渔技却是十分平庸,他的精湛技艺后继无人了,结果让老人非常苦恼。同样还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樵夫,有两个儿子。儿子长大后,他要他们独自去森林砍柴,临走时告  相似文献   

20.
心灵相约     
天津堂喜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对老年夫妇虽然都是盲人,但每当夜幕降临,他们总是在自家的门口挂上一盏灯。大家对他们的行为很不解。两位老人却说:"我们挂灯是给那些夜晚回家的人照亮的。"我觉得两位老人虽然眼睛看不见,但他们用一颗爱心照亮了其他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