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我国,高职教育的定位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然而此定位很大程度上是在特殊情境下生成的,具有一定的限制性.高职本科和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都是技术型本科人才,其人才培养的实质相同而称谓相异,这与我国教育发展背景有关.民办本科院校应明确定位于高职本科,以培养中高级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突出应用性和技术性“因子”建设,集中体现在学科、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师资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关于网络教育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的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普通高等学校远程教育发展规模急速扩大,网络教育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定位成为我们十分关注的问题。仅仅发展几年的网络教育不能覆盖高等教育的全部内涵,不适合开展高中起点的本科教育。网络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它更适合于大学后继续教育和不脱产的业务学习。以“宽进严出”方式培养应用型人才,应加强对网络教育人才全面素质的培养,保证教育质量,满足社会对网络教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应运而生了应用型本科教育,其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于研究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应用性、行业性和实践性的突出特点.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建设应围绕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特征和当地经济发展需要,从人才定位、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等方面构建专业特色.  相似文献   

4.
新建本科院校大多以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社会为建设目标和办学定位,重视对学生的技能锻炼,而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强,但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新建本科院校应立足学校长远发展,立足培养优质人才,在办学理念、管理制度、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改革,加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5.
略论应用本科的定位与培养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看,以培养科学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为主的普通高等教育和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等职业教育,构成现代高等教育结构的基础框架。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包括普通专科、普通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这一体系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已日渐完善,在专业设置、课程开设上形成了一套较成熟的衔接方式。同样,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一样,也应当是多层次的,分为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和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本文就应用本科的定位与培养目标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及学校定位决定了应用日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体现"专业+职业"的办学特色,以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为目标。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其中课程设置成为影响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及办学定位决定了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既要区别于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的中职院校,又要区别于以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为目标的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应用日语专业的课程建设本着以职业为核心,加强专业与岗位的对接、强化应用能力,实现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7.
刘焱 《中国成人教育》2012,(17):152-154
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主旨的应用型本科教育与具有高度应用性、实践性的旅游专业课程在培养定位上高度一致,寻找二者的有效契合,对改善我国旅游教育的发展滞后于旅游业发展的现实具有极大意义。文章以旅游专业的核心课程《旅游市场营销学》为例,从人才培养定位、旅游专业课程的课程定位及对策、旅游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等方面对应用型本科视野下的旅游专业课程教学进行了思考、分析和论证,并提出了诸多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和课程结构三个方面探讨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应然取向,认为课程设置应加强人文社科教育,课程实施应加强实践环节,同时加强课程的综合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教育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的发展同步。建设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所提出的办学定位。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应该向应用型发展,以培养优秀的一线幼儿教师为目标来进行课程的设置,"2 1 1"学前教育课程模式正是适合这样的培养目标的一种课程设置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在办学理念、学生素质、课程设置等方面均面临困境,其原因主要包括法学专业的特性不明显、课程设置理念落后、毕业生就业观念不正确等因素。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应从坚持特色强校,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调整课程设置以适应社会需要,完善教育理念以培养综合人才,转变就业观念以加大帮扶力度等方面入手,探索出一条适合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发展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高校在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方式、师资配备以及科研论文等培养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结合社会需求培养人才,依托校企合作的平台,通过拓展学位培养通道、优化学位培养方案及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实行“双导师”培养制的实施路径,能推进高校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成效。  相似文献   

12.
学程制丰富了台湾高等教育人才培育管道,带动了大学学制的多元化,提升了高等教育的公平和竞争,加快了高等教育的民主化进程。台湾学程制对于推进大陆高等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应该是动态的,要充分考虑到五个方面的要素,即层次性、类型性、全面性、时代性和行业性。本文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演进与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并结合行业、产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分析,提出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4.
创新人才培养既是中国未来对高职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既要针对岗位需求具有高职特色,又要注意创新教育模式对各个不同层次需求的适切性。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多年实践,通过创新人才个性化培养模式的试构,对三年学制进行内扩式突围,试图通过分层次创新教育,构建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符合行业需求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自产生以来,在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发展背景下有不同的高等教育人才观和人才培养模式,从较早的通才教育到新中国成立后受苏联模式的影响而实施彻底的专才教育,再从改革开放后对专才教育的反思到素质教育的提出,直至有创新人才观的提出,无不是高等教育人才观和人才培养对当时社会发展需求的反映。为回应当下中国社会发展对人才资源的迫切需求,正面临着转型、改革、创新和发展任务的我国高等教育人才观必须与时俱进,确立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多样化的人才观;以此人才观为指导,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应当依据各自的办学定位确立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在学时数和学科门类上的比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大量的高素质的各级各类人才。  相似文献   

16.
在医教协同的新时代,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学生发展成效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集中体现。基于高等教育学生发展的增值视角,利用全国代表性的54398份学生调查数据对医科学生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医科学生学业成就整体偏低,即相比其他学科,院校期间医科学生能力增值相对较少;医科学生在学生发展上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专业能力增值上显著更多,临床医学类专业和非临床医学类专业学生在学业成就上存在一定差异,且明显受入学动机的影响;医科学生在学业成就上存在明显的年级特征,其增值在大三年级最为明显,且女性、农村、第一志愿录取的医科学生学业成就相对更高。  相似文献   

17.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课程设置和实施的适切性是关乎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性因素. 全日制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 本文从我校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四个方面出发,对构建全日制学前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进行阐释,希望能给开展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培养工作的院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职高专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方法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对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现实作用和长远战略意义。本文基于高职高专模式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实践,进一步探究专科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以丰富创新创业教育手段,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9.
"钱学森之问"掀起了拔尖人才培养的热潮。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高职院校也应该不断探索拔尖人才培养的路径和模式。高职院校应该依据国家教育方针,重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环境,搭建起文化平台、资源信息平台、竞赛平台、校企合作平台和创业平台,形成平台系统,注重营造成才氛围,充分发挥环境"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能,促进拔尖人才迅速成长。  相似文献   

20.
美国高职旅游教育在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发展之后形成了比较完善又独具特色的培养模式,而我国高职旅游教育在许多方面还有待提高。本文尝试与美国高职旅游教育人才培养作一比较,分析差异存在的原因,并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以求我国高职旅游教育的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