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红楼梦》中,薛宝钗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同时也是一个令人难以判断的人物。怎样评价她,成了广大红学爱好者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 清人邹弢是不喜欢薛宝钗的。他认为“宝钗以争一宝玉,致矫揉其性。林以刚,我以柔,林以显,我以暗,所谓大奸不奸,大盗不盗也。”邹弢的朋友许伯谦却很喜欢薛宝钗,说:“黛玉尖酸,宝钗端庄。”据说两个人为了薛宝钗的评价的问题,差点动起拳头来。这两个人的观点是很有代表性的。  相似文献   

2.
薛宝钗是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她和宝玉黛玉之间婚姻纠葛构成了《红楼梦》主要内容。匡世巨著《红楼梦》中成功的塑造了数以百计的女性形象,薛宝钗是其中塑造的最成功、最真实、最丰满的人物,她位居金陵十二钗正册之首,其重要地位已为世人所承认。曹雪芹笔下塑造的薛宝钗形象,是一个封建卫道士形象。同时宝钗也是一个有着双重人格的人物,她既有善良大度的一面,也有着圆滑虚伪、做作、甚至冷酷无情的一面,构成了她性格的双重性。薛宝钗也是个追求功利的人,但其命运最终是不幸的,她是个悲剧人物,但又使人反感。  相似文献   

3.
郭浩 《丹东师专学报》2008,10(1):114-119
在《红楼梦》中,薛宝钗是很会讨贾母欢心的,贾母似乎也很喜欢薛宝钗。但是当换一个角度再来审视这些表面上看起来二人相与甚欢的材料时,却有许多证据都表明薛宝钗其实并没有真正得到贾母的喜欢,贾母也一直在对薛宝钗进行着排挤甚至打压,她们之间的关系并不如小说表面上描写的那样和谐美好。弄清楚这层关系,有助于读者更好地去揣摩《红楼梦》中微妙的人物关系,更好地去体会作者“字字看来皆是血”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4.
悲金     
我不喜欢《红楼梦》;我喜欢薛宝钗。我没看过《红楼梦》;我熟悉薛宝钗。我对薛宝钗的了解,只来源于几个描写她的片段以及老师的介绍。不过我觉得这样可以公正些。看过《红》的人,不说林黛玉的尖酸,却只骂薛宝钗的虚伪。他们站在作者的立场上,把太多主观感情投资在林黛玉身上,而薛宝钗是与林黛玉唱反调的,当然不讨人喜欢。  相似文献   

5.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所描写的众多女子中,只有薛宝钗以其俨然的卫道者的身份,博得了贾府里上自贾老太太下至那些专门巴结主子、迫荣逐贵的奴才等正统派人物的一片赞扬。他们称赞薛宝钗是“百里挑一”,她“孝顺守礼”,“含蓄浑厚”,“有涵养,心地宽大”,因此贾府的实权人物王夫人一眼就看中她是一个理想的继承人,说什么“将来的一番家业都是她的担子”。甚至那位从来不说别人好话的赵姨娘也破例赞美起薛宝钗来:“怨不得别  相似文献   

6.
薛宝钗是《红楼梦》中仅次于宝玉、黛玉的主要人物。我们从这位第三号人物的典型形象中所看到的,是封建主义虚伪做作的本来面目,同时在它的上面又蒙盖着一层典丽大方、色泽悦目的外衣。深固的封建主义思想意识,已经使薛宝钗渐渐失去一个少女的天真、稚气和单纯。青春的热情和光华,正在她身上收缩、退却而表现为一种成年人的稳重和世故。 薛宝钗虽然也象林黛玉一样早年丧父,但不象林黛玉一直禁处深闺,而是很早就留心家计,为母亲分忧代劳,因此接触世面较多,懂得世故人情。史湘云不认识的当票她认识,探春不知道“一个破荷叶,一根枯…  相似文献   

7.
薛宝钗是《红楼梦》中人们争议最多的人物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对薛宝钗成长背景、处事方式的分析,揭示其人生价值观与社会伦理观的形成过程和主要特征,从而诠释薛宝钗这一典型人物的悲剧性,她虽然是一个封建礼教的守护者与帮凶,但也是被封建势力压迫的受害者之一。  相似文献   

8.
从个体的时间洞察力及女性意识角度对《红楼梦》的主要人物贾宝玉、薛宝钗、林黛玉的个性、品格及命运进行了分析。认为贾宝玉具有较低的时间洞察力,这促使他无意于仕途经济,他将大部分时间用在对大观园中的女儿们精致美的发现、感叹和呵护中。薛宝钗与林黛玉都是具有较高时间洞察力,她们都对过去、现在、未来有着极敏锐的感知。但薛宝钗对于功利目的的追求,她的高时间洞察力压抑了她自身的女性主体意识。而林黛玉的较高的时间洞察力与较强的女性主体意识却引发出她对时间的忧郁、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9.
薛宝钗居金陵十二钗正册之首,她与宝、黛之间的爱情纠葛贯穿整部作品,而她也是红学研究中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学界对其形象的评价,至今存在着很大的分歧。试从荣格的"人格面具"理论出发,以一种新的角度去分析薛宝钗性格的复杂性与多义性。  相似文献   

10.
薛宝钗是<红楼梦>中一个不得不谈的人物,本文分析了薛宝钗温柔敦厚、会做人、懂得中庸之道的人格特点.从文化人格理论来看,她的人格成因,是当时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结果;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来分析,她的人格成因源于满足潜意识心理--安全感的需要,正是对安全感的需要,才会促使她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符合当时封建伦理的人格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中川翔子     
《音乐世界》2012,(13):40-41
专访时从翔子出现的那一刻,便无时无刻不散发出可爱又灵动的气质,就像是动漫中走出来的人物。娇小的她一再说自己很喜欢中国的动作电影,连给摄影拍照的时候都忍不住连连摆出李小龙的经典Pose,不矫揉造作,自然亲切。  相似文献   

12.
浅议宝钗     
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选一艺术形像蕴含了丰富的内容,宝钗有自己的理想,也有着尽人事而听天命的人生态度。她完善自我,善待他人,待时而飞。  相似文献   

13.
谢斌 《现代语文》2011,(2):31-32
2008年11月28日,攀枝花市一所名校的老师到我们县某学校来献课,她上的是《香菱学诗》,当她问到林黛玉、薛宝钗你喜欢谁时,她出示了这两人的照片,请学生们起来回答,学生A说:“我喜欢林黛玉,因为她看上去很温柔。”  相似文献   

14.
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对于这一人物形象,评论界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在笔者看来,她品格端庄,容貌美丽,才华出众;待人处世不卑不亢,追求爱情不温不火;虚伪世故中透着善良,冷酷无情中透着睿智。她对于封建道德没有采取对抗的姿态,却也不是一味的顺从。她的悲剧不是抗争者的悲剧。而是殉道者的悲剧。正因如此,她的悲剧命运更是揭示了封建道德的冷酷无情,更能打动读者的心。  相似文献   

15.
当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问世的时候,俄国批评界一遍惊慌:有人颂扬安娜为“英雄”,有人咒骂她为“荡妇”,有人称他为温文尔雅的“太太”,有人说她不过是一个自暴自弃的“女人”。无独有偶,在中国《红楼梦》的研究中,人们对曹雪芹笔下的薛宝钗,也是褒贬迥异。有人喜欢她的“随分从时”,有人厌弃她的“藏愚守拙”,有人爱慕她的“鲜妍妩媚”,有人咒骂她“利欲熏心”。自王希廉的《薛宝钗赞》始,百多年来,评者络绎不绝,论文汗牛充栋。褒者的以为钗黛合一,“薛林雅调称为双绝”;贬者则认为薛宝钗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利欲熏心的女禄鬼”。  相似文献   

16.
礼貌原则是语用学中为保证交际顺利进行所采用的一种策略。通过运用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对中国文学巨著《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薛宝钗的话语交际进行分析,可以总结出她在善夸赞、爱谦虚、常慷慨和会同情这四方面中运用礼貌原则的表现,以此得出她在贾府中落得好名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看,薛宝钗无疑是《红楼梦》中人物形象塑造最成功也是最受争议的。过去人们在评价她时,一味地将其说成是封建礼教的忠实恪守者,将其沉稳曲解为"冷酷无情"。这种看法是错误的,甚至违背了曹雪芹塑造这一"才女"的初衷。在笔者看来,薛宝钗非但不"虚伪做作",反倒是大观园内众多人物中最真实、仁义的一位。  相似文献   

18.
浅议薛宝钗     
在我国学发展史上,伟大和杰出的作家作品都自觉不自觉的,或多或少地突破了传统审美观念的限制,而曹雪芹更从理论和实践上对传统的审美观提出了挑战,他举起了美学理论的旗子,以“真”为核心的审美观。作喜欢的人物不避讳他们的缺点,厌恶的人物也绝不予以简单的丑化,“真”是他至高无上的审美原则。薛宝钗就是这些真实人物中的一员,了解这一人物的性格,发掘这一典型形象的丰富内涵,对理解这一人物形象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典型人物,对于她的性格特征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本文从考察阶级本性出发,分析了性格形成背景的复杂性,揭示了薛宝钗表面形象之后的内心本质。  相似文献   

20.
薛宝钗是一个很有美德修养的少女,是那个时代有德有才的青年。曹雪芹和高鹗对薛宝钗都是赞美和同情的多,指责的少,是把她当作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人,当作那个时代品质优秀的青年,当作世界东方女性美的典型形象来塑造的。封建社会不能让这样的女性得到幸福,薛宝钗成了悲剧人物。曹雪芹和高鹗的《红楼梦》就是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英、把东方女性美毁灭给人们看,所以产生了经久不息的艺术震撼力。我们过去评价薛宝钗时,一味地说她是封建礼教的守护者,把一个人具有的传统美德修养,把几千年来我国世代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美德都划归于封建礼教,这是极端错误的,要认真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