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试论国民党政府的法币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5年国民党政府实施法币政策,对货币制度进行改革。这是我国货币史上的一件大事。如何正确地分析和评价这一改革,乃是现代中国经济史尚待研究的一个问题。本文根据有关历史档案资料,结合经济史实,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国民党政府在1935年实行的法币政策,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比较彻底的币制改革。它废除了银本位制,用政府统一发行的具有无限法偿性质的纸币代替铸币,对我国货币的统一,商品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进作用,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但是,在过去的一些著述中,却认定是它引出了旧中国恶性通货膨胀的后果,而予以全盘否定,这是有片面性的。本文试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对法币政策产生的原因和条件、产生的经过和内容、实施后的积极作用和历史局限性,作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1935年11月,国民党政府在英美帝国主义援助下,宣布实行法币政策,加深了日本帝国主义与英美帝国主义的矛盾。日本帝国主义对于国民党政府的法币政策,曾经多方加以干涉,并鼓吹所谓冀察币政特殊化以保护其在冀察的特殊利益。这组资料,从某些方面反映了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法币政策的态度,以及在其授意下冀察当局对冀察币政特殊化所作的某些活动,对研究民国史、中日关系史均具有一定的价值,特予公布。  相似文献   

4.
论国民政府的法币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币政策是国民政府继废两改元后,所采取的整顿货币制度、建立金融垄断体系的又一重大举措。多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对法币政策的评价,而对法币政策究竟是在怎样的国际国内金融背景下出台的,它是如何被制订出来的,具体贯彻实施的结果又怎样等,则相对缺乏研究。本文拟在深入细致地耙流有关史料的基础上.对法币政策的前因后果及历史作用作一系统全面的探讨。一、法币政策的制订与实施根据国民政府原定的整顿币制的计划,废两改元只是初步和基础的工作,最终是要实行金汇兑本位。但时过境迁,当时世界的货币制度已经发生了重…  相似文献   

5.
国民党政府的中央机器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所属的中央机器厂,是一个以制造原动机为目标的工厂。这组史料反映了国民党政府从筹建飞机发动机厂、机器制造厂到成立中央机器厂的全过程和中央机器厂1938—1945年的生产实况,反映了三十年代中国机械工业的实际水平,所进口的飞机、汽车、原动机、工具机与工具的数量和价值以及国内外市场需求关系等情况。  相似文献   

6.
国际宣传处是国民党抗战时期对外宣传政策的执行机构。在历时八年的抗战中,它根据国民党当局所制定的对外宣传方针,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活动。本文试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有关档案为基本材料,对这一机构的组织及其活动作一较为详细的介绍,以期对研究国民党战时对外宣传政策有所裨助。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的档案是该部各机构在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的总和。在介绍档案之前,先介绍一下该部的组织概况。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夺取了北伐战争的胜利果实,四月十八日,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同年六月十三日,决议组织中华民国大学院,这就是教育部的前身。十  相似文献   

8.
1937年7月7日的芦沟桥事变,8月13日的上海事变,相继发生,对日全面抗战开始。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其先为大本营)为适应战事需要,在首都警卫执行部第二组的基础上,成立了以俞飞鹏为部长,卢佐、端木杰为副部长的后方勤务部(以下简称后勤部),专管兵站补给事宜,规定该部“直接受(先大本营,后军事委员会,以下简称军委会)第一部之指导,  相似文献   

9.
国民党政府时期的石油进口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国民党政府时期的石油进口是研究民国经济史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仅就接触到的国民党政府时期有关石油进口的档案和其他一些资料,分抗战以前、抗战期间和抗战胜利以后三个阶段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0.
国民党政府参谋本部发端于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2月,设参谋部于总统府之内,由陆军总长黄兴兼参谋总长,钮永建为副。1920年11月,孙中山重返广州恢复军政府,设参谋、陆军等七部,以李烈钧为参谋部长。1921年1月,国会非常会议议决中华民国政府组织大纲,成立以孙中山为大总统的正式政府,设参谋、陆军等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初.宣传共产主义思想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刚刚被介绍到中国时.只是作为西方社会主义思想流派的一种,在少数知识分子中流传。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李大钊等同志的宣传介绍下,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得到了迅速传播,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亦从此焕然一新。但是那些宣传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的进步书刊,在传播之初即被北洋政府视为洪水猛兽,扣上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西北投资活动述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在大后方的经济活动,已日益引起史学界重视。《历史档案》1986年第2期已有专文评述其在西南地区的活动,本文拟对它在西北地区的活动作一论述。这一地区虽因国民党政府有先西南后西北的计划,投资额与规模都较西南为小,但由于大西北在抗战中的特殊地位,以及近代西北开发对平衡全国经济布局的影响,所以对全面研究战时大后方经济及国民党国家资本的历史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伴随日军侵华而涌现出的大量汉奸,严重危害着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国民党政府及时制定了肃奸法规和政策,惩处了大批死心塌地的汉奸,极大弘扬了民族正气。但是,由于肃奸处于复杂的国共斗争的背景下,加上国民党自身的局限性,肃奸过程中出现了民众动员缺乏、腐败现象丛生、蒋汪共同反共等负面效应,较大影响到了国民党的肃奸成效,使其在战后国共政权角逐中丧失了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4.
华兴书局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设在上海的秘密出版机构之一,继无产阶级书店之后成立于1929年。因印行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国民党政府视为“共党宣传机关”,密令查禁扣留所发行的书刊,并令上海军警机关设法查封。 有关查封华兴书局的史料,所见不多。现从国民党政府行政院档案选辑一组文件,从中可以了解查封该书局的原因和经过。  相似文献   

15.
凌璘彝 《历史档案》1999,(2):134-135
由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研究馆员孔庆泰主笔、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史》,是近年来中华民国史研究领域内一部难能可贵的专史。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曾被包容于《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政制史》之中,独列一编,分章论述,或仅述中华民国开国后各发展阶段之中央与地方制度者,或还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之人民民主制度者,但因史料欠缺,未能达于系统、全面程度。90年代伊始,《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问世,其内容包含了以下7个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政权的政治制度。即:(1)辛亥革命爆发后各…  相似文献   

16.
世纪之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开发西部、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战略性决策。中国中央政府有目的、有计划,全面、系统地对西部广大落后地区进行开发,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面对这史无前例的壮举,我们在借鉴国外对落后地区进行成功开发的经验的同时,还必须吸取历史上历届政府对西部开发的经验教训。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对中国西部的开发,即为突出一例。为此,我们特辑录馆藏相关史料,以供有关决策者、研究者之参考。  相似文献   

17.
面对日本"拧紧螺丝"的局部侵略对中华民族的严重威胁,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攘外必先安内"框架内展开了反日舆论民族主义操控.其反日舆论政策形成于"五三"惨案,"九·一八"至"一·二八"走向失控,淞沪停战签订后蒋介石着手调适,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在内外压力下转向抗战动员.这一政策的本质是在"战略反日"旨趣下利用国家民族...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开发西南的历史评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对西南的开发和建设,是我国近代经济史上的一件大事。研究和考察国民党政府开发西南的历史活动,对于我们今天开发和建设西南是不无借鉴意义的,本文试图就此作一些初步的尝试。 一 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畸形发展的特征之一,就是生产力地区布局极不合理。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工业偏集于东部沿海地区,其中重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轻工业主要集中在上海、天津、广州等少数大城市,广大的内地和边疆地区几乎没有什么近代工业可言。西南  相似文献   

19.
国民党政府“废两改元”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末以来,银两、银元并用,货币极为紊乱。1928年4月,浙江省政府提出“统一国币应先实行废两改元案”,经财政部审议,拟先在上海及江、浙两省试办。1932年7月,上海金融界提出废两改元,必须有充分准备。至1932年3月10日,国民党政府下令废两改元先从上海施行,复下令于4月6日起,全国一律废两。这一组资料,从某些方面反映了国民党政府废两改元的经过。  相似文献   

20.
武汉失守后,日本政府对华政策有所调整,由战略攻势为主,转变为政略攻势为主。诱降国民党政府,便是其政略攻势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国民政府中孔祥熙系统派驻香港、上海的情报人员,也为之活跃,频繁地与日本朝野人士等进行秘密接触。下面公布的这组史料,就是这些秘密接触的真实记录,可供研究抗战时期的中日关系史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