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世纪是一个到处充斥着物质主义和工具理性主义的世纪,一切以“有用”为重要尺度,技术性、工具性知识成为教育中心。而道德教育的一个失误就在于使发展人的德性的道德教育成为纯知识的教育。忽略了道德主体的个体感受和内在需求,导致德育实效性低下。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是社会生活中的特殊群体,享受着更好的教育,但不良社会风气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德性修养,针对少数大学生德性失范的现状和原因,应将加强德性修养,培养正确的幸福观作为道德教育的切入点,使学生在接受道德教育的同时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优良德性修养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使道德教育收到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分析了当今大学生德性失范的现状和原因,提出如何加强德性修养,培养正确的幸福观作为道德教育的切入点,使学生在接受道德教育的同时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优良德性修养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使道德教育收到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人以实践的生存方式与动物根本区别开来,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成为人。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对“人是什么”有不同理解,作为道德教育目的的具体化的道德教育目标的设定也各有主张,但在总体上道德教育目标的设定都是围绕两个基本层次展开:一是对道德主体进行社会道德规范的灌输,二是促进道德主体德性的养成。道德主体以一定的道德知识为基础,通过内化把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素质,道德素质经由道德实践外显为主体的道德能力,道德能力的提高既是形成道德素质的核心,又是检验道德素质高低的根本标准。社会道德规范的灌输与个体德性的养成相统一构成完整的道德教育,借此才能达到道德教育使人成为人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5.
许敏 《中国德育》2006,1(10):25-28,62
个体与实体(即伦理普遍性)的潜在统一与现实分离是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道德教育的使命是完成个体向实体的现实回归,实现个体与实体的现实统一。然而西方理性主义道德教育理论却突出个体是原子式存在的理性主体,否认实体即伦理客观精神的存在,使个体与实体完全分离,从而从根本上违背了道德教育的伦理解放本质。  相似文献   

6.
规范德育与德性德育是道德教育的两种基本范式。基于不同的价值导向,两者各具偏执:前者强调社会道德规范之灌输而忽略对德性的终极追求,后者则注重个体德性生成而忽视了社会道德的规训功能。现实表明,两者的对立与分歧皆不利于道德教育的有效实施,共融并进才是其合理路向。由分歧走向共融,架构一种介于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之间的、以社会道德规范为基本支撑的、以个体德性生成为终极目标的道德教育范式是当前道德教育的理想路径。  相似文献   

7.
生活德育课程原型是一种原初的道德教育影响的选择与组织形式。基于知识论视角,生活德育课程原型从关照生活世界中的人出发,尊重主体地位,尊重个体生命,尊重个体在“遭遇性生活”为典型的个性生活中的道德领悟,使个体道德知识成为道德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个体道德叙事日益达成个体对生活的道德觉解,促进个体道德知识的解放,践行一种道德生活的道德教育基本实践形态。从知识论的角度审视生活德育课程原型,有助于深化人们对生活德育的理解与实践认知。  相似文献   

8.
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已经为大家所认识,但在目前的教育实践中,究竟什么才是学生道德发展的关键,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认为道德技能是制约学生德性成长的关键因素。一个人的德性不只是表现在他的道德认识上,更要靠行为来体现,而道德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提升道德认识,同时又要帮助他们把这些认识体现于道德实践,即道德践履。学生在  相似文献   

9.
吴原 《中国德育》2011,(2):28-29
塑造青少年的公民道德水准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我们在办学过程中,应当把社会公德和基础文明作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学生知道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怎么做是有教养,怎么做是没有教养。  相似文献   

10.
在教师专业道德建构中,规则取向视域的教师专业道德主张以道德规则约束和规范教师行为,忽视了道德教育的特殊性、内在性等;德性取向视域的教师专业道德主张以提高教师道德修养实现道德教育目标,忽视了道德教育的普遍性和外在性等。教师专业道德建构,应将外在的道德规则和内在的道德自觉结合起来,建构规则和德性统一的教师专业道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1.
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其实质既有感性幸福的成分,又有理性幸福的成分.人类完满的幸福生活是感性幸福与理性幸福的统一.由于幸福的生活与合乎德性的生活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人类的两种幸福的实现都与人自身的德性密切相关,因此幸福是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人的幸福应当成为道德教育的核心话题之一.道德教育在本质上要求以人的幸福为依归.以价值导向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应该为使人获得幸福而努力,为人的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人的终极关切,康德的德性理论与教育理论有着密切联系。康德的教育理论其实是一种德性教育理论,可以看成是康德的德性理论在教育领域内的实践运用。康德德性理论的宗旨在于:个人幸福观应转向个人德性观,意志自律成为唯一的实践法则,人是目的而决非手段。其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则表现为:发挥德性的内在教育价值,基于自律的道德教育,人是...  相似文献   

13.
一个有教养的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都能表现出良好的个性,处处受到欢迎。受过教育只是在技术层面让孩子有了知识,而教养则是一种内在的品德涵养,远不是受过教育这么简单。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其实需要从基础做起。这里我们请来了北京、上海、杭州的有关专家,他们对如何使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全方位地进行了指导。但愿对您有用。—编者  相似文献   

14.
一个有教养的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都能表现出良好的个性,处处受到欢迎。受过教育只是在技术层面让孩子有了知识,而教养则是一种内在的品德涵养,远不是受过教育这么简单。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其实需要从基础做起。这里我们请来了北京、上海、杭州的有关专家,他们对如何使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全方位地进行了指导。但愿对您有用。—编者  相似文献   

15.
一个有教养的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都能表现出良好的个性,处处受到欢迎。受过教育只是在技术层面让孩子有了知识,而教养则是一种内在的品德涵养,远不是受过教育这么简单。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其实需要从基础做起。这里我们请来了北京、上海、杭州的有关专家,他们对如何使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全方位地进行了指导。但愿对您有用。—编者  相似文献   

16.
一个有教养的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都能表现出良好的个性,处处受到欢迎。受过教育只是在技术层面让孩子有了知识,而教养则是一种内在的品德涵养,远不是受过教育这么简单。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其实需要从基础做起。这里我们请来了北京、上海、杭州的有关专家,他们对如何使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全方位地进行了指导。但愿对您有用。—编者  相似文献   

17.
一个有教养的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都能表现出良好的个性,处处受到欢迎。受过教育只是在技术层面让孩子有了知识,而教养则是一种内在的品德涵养,远不是受过教育这么简单。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其实需要从基础做起。这里我们请来了北京、上海、杭州的有关专家,他们对如何使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全方位地进行了指导。但愿对您有用。—编者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现代性的道德教育是基于对话的道德教育 .对话性道德教育模式旨在凸显人的主体性、价值性 ,强调个体的理性自觉 ,强调个体德性的自主生成。对话性道德教育模式的基本原则即平等原则、差异原则、个体原则、开放原则 ,基本策略即营造自由的交流情景、鼓励学生的自我表达、培养学生的质询意识、建构开放的话语模式。我们提出对话性的道德教育 ,所关初实际上并不只是作为一种道德教育的一种策略与方式方法 ,更重要的是 ,它关切我们对待学生 ,对待每个人 (包括教育者自身 )、对待个体德性生成、对待道德教育本身的态度 ,关切我们切身教育实践的基本姿态。  相似文献   

19.
晏红 《家庭教育》2006,(3S):4-6
一个有教养的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都能表现出良好的个性,处处受到欢迎。受过教育只是在技术层面让孩子有了知识,而教养则是一种内在的品德涵养,远不是受过教育这么简单。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其实需要从基础做起。这里我们请来了北京、上海、杭州的有关专家,他们对如何使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全方位地进行了指导。但愿对您有用。[编按]  相似文献   

20.
实践智慧与“义”是德性行为的内在意涵,而中庸或中道就是其在现实中的最完善状态,这种理想是通过理智认知,并将普遍性伦理认知与具体情境结合起来去选择实践而实现的.在亚里士多德与孔子相似的的德性认知框架下,实践智慧与“义”有着多方面的概念认同与实践要求.成德之道立足于传统文化与自我选择之上,每一个人只有不断在实践活动中修养自身才能获得完全德性,从而达致幸福的无限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