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因材施教是我们先圣孔子提出的育人原则。所谓因材施教,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的发展。因材施教不但是我国古代教学经验的结晶,还是现代教学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它具有非常丰富的现代教育价值。下面就因材施教中如何辨"材"谈点粗浅的看法。一、切实认识辨"材"的重要性如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材施教贵在辨"材",辨"材"是施教的前提条件。如果不能准确辨别  相似文献   

2.
周璐 《文教资料》2012,(6):180+185
"因材施教"是教师必须坚持的教学原则,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识材"、"辨材",掌握学生个性差异;注意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进行个性化教育;与学生对话交流,不断地探索"因材施教"的实践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因材施教"始于孔子,发展于王守仁、陶行知.进入现代,"教"被赋予了新的涵义."材"不仅被理解为学生,而且被理解为教材.文章从教学过程的三个基本因素出发探讨如何将"因材施教"原则贯彻到教育实践中,调和三因素之间的矛盾,促进教学的发展.学生方面从认知水平、生理、智能、气质、个性的角度谈如何"因材施教".教材方面从知识分类的角度来谈,主要针对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辨别性知识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因材施教是被一贯提倡的教学原则。声乐教学的共性、高职声乐教学的特殊性、高职声乐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决定了高职院校声乐教学实施因材施教的重要性。落实因材施教有相当的难度。识"材",梳"材",适"材",善扬其长,施教于短,演绎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创新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区别于传统教育的关键。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学习。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和个体之间的差异也要求英语教学不能搞"一刀切"。"自然分材教学"则是由学生的具体情况自然分化,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因材施教。一、"自然分材教学"的教学环  相似文献   

6.
古语云"因材施教".如何因材施教呢?我想这里的"材"不仅指的是教材,还指的是学生.从学生角度出发,因材施教,是针对学生"需要"的知识,进行教学,从而被学生接受.可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呢?作为个体而言,每个孩子的兴趣点和基础都不一样,如何从大局出发,从孩子整体"需要"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呢?这还要归结到教材上来设计教学,任何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都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这三点分别对应着学生的认知需要、发展需要和情感需要,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时,挖掘学生的认  相似文献   

7.
梁克晃 《文教资料》2013,(7):146-147
识别学生的"材"是"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本文主要运用调查法收集资料,反映教师进行"因材施教"的现状,阐释教师识别学生的"材"对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利用心理测试、学科水平测试等测试法及中国传统相术等老师们在调查中不常提到的方法,识别学生的"材",以期对研究"因材施教"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从孔子论仁看今天的因材施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桂燕 《师道》2007,(9):39-40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虽然"因材施教"四字是由二程和朱熹从孔子的实践活动中概括出来的,曰"夫子教人,各因其材"。但是从孔子一生的教育实践看,他确实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完整、最深入地把因材施教方法运用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在《论语》中,有不少生动的事例表明,同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因材施教”出自《二程遗书.卷十九》:“孔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因材施教”的名言,其中“因”是根据的意思,“材”指的是人,“施”是实施、根据,“教”是教育、教诲。《现代汉语词典》中“因材施教”被解释为: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因材施教,是适合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如何有效地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笔者主要从教学主体的角度对其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教师关于因材施教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开放式问卷,以112名小学教师为对象,调查小学教师对因材施教的认识.结果表明:(1)小学教师已充分认识到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尤其是认识到了因材施教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2)小学教师对因材施教中"材"的理解存在多样性,"材"即"学生的特点"与"教材"出现的频率较高;(3)因材施教的方法主要集中在"了解学生"和"实施多样化的教学"等方面;(4)因材施教的困难主要是学生多、差异大以及教师的时间、精力不足等.  相似文献   

11.
应筱艳 《中国教师》2013,(18):56-58
2 000多年前,孔子和他的弟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想。"因材施教"在当下也被解读为"个性化学习"。从教师角度说,"个性化学习"即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从学生角度讲,"个性化学习"是学生  相似文献   

12.
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以发挥他们各自的专长。宋代朱熹把孔子这一经验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这是"因材施教"的来源。现代教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就是对孔子"因材施教"的继承和  相似文献   

13.
“因材施教”之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材施教"出自《二程遗书.卷十九》:"孔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因材施教"的名言,其中"因"是根据的意思,"材"指的是人,"施"是实施、根据,"教"是教育、教诲。《现代汉语词典》中"因材施教"被解释为: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性  相似文献   

14.
<正>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人类自身发展必须的,也是人类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学校的责任是创造能够使每一个学生都发展的地方,这就要求教师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当"伯乐"挑选"千里马"而淘汰"劣马"。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佳发展。因材施教最早见于朱熹的概括:"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是我们平时教学中要考虑到的教学手段之一,也是最主要的。  相似文献   

15.
<正>教师要关注"因材施教",对教材和学生进行全面地分析,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进行针对性地探究,促进高效课堂的实现。"因材施教"尤如教学中的"灯塔"给教师指引方向。现就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因材施教"的情况,谈一下体会。一、对"因材施教"涵义的理解1.因"材"施教——密切关注教学内容"因材施教"不能片面理解为因"人"而异。"材"我们可以理解成教材,每套教材因为各种因素,都会拥有教材本身的一  相似文献   

16.
著名教育家孔子的“因材施教”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前提下,运用恰当的教育方法,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发展。显然因材施教仍然是新课改教学中的“法宝”、只是随着教育的改革,因材施教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深化,如今因“材”施教中“材”除学生之“才”,还可理解成教材之“材”、教师之“才”等。  相似文献   

17.
“因材施教”三解黄万顺“因材施教”是教育工作的一条原则,“教”的含义很广.既指教育.也指教学.它包括教育、教学的思想、制度、原则、政策和方法。对于“材”的传统理解是指教育对象,广义的“材”指社会上一切受教育、影响、熏陶的人。狭义的“材”指学主。但我以...  相似文献   

18.
“因材施教”一词来源于孔子,宋代程颐和朱熹都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它不仅是教学方法,也是教学思想,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建立在承认人的智力,能力,性格等方面存在着差异的基础上。这种差异是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影响的综合反映,而教育在促进受教育者智力的发展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就是说,学生的智力在客观上是存在着差异的,而他们的知识是在后天的学习和实践中获得的。  相似文献   

19.
一、“因材施教”法因材施教这种教育方法,始创于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因材施教”这一术语,是宋代大教育家朱熹在总结孔子教育经验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就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其关键是要对学生有深刻、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教教材"的教学方式是以课本知识为核心,将课本知识完整地进行教授,而"用教材教"则是按照课程的要求,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将课本作为教学载体来制定一系列的教学目标,从而实现教学任务的展开。在"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对教材的编写意图进行精准的掌握,同时还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解读,在完全掌握住教材所要传达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