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信息技术和物理整合的理论分析,论述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优势.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性,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整合已由开始时的在优质课、示范课向课堂教学迈进,它对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资源都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课程改革深化、科学与人文融合期待物理课程与语文课程科际整合,厚重的国学文化、共同的价值追求、共通的生活经验为科际整合提供了可能.实现科际整合需要合理配置教材结构,优化教材选文或案例;精心设计整合视点;开发课程资源,搭建整合平台.然而,课程的工具性束缚了整合的形式与深度;素材的功能限制了材料的撷选;教材内容与学生心理失配制约了整合效果.  相似文献   

3.
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我国的教育理论研究与课程文化建设处于与西方"相离"的状态,但改革开放后却步八与西方近乎"重合"的危险境地.这种远离课程文化"公共区域"及主动放弃课程文化"自我区域"的倾向导致我国教育理论研究上的过度推论与课程文化建设实践中的种种不适应.新课程的实施应是一个拓展课程文化"公共区域"及捍卫"自我区域"的过程、对西方课程文化的学习应注重在传统课程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整合.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我国物理课程发展各个历史阶段特点的研究,发现文化传统中的某些因素对我国物理课程起着消极的影响。要分析、认识某些文化传统对我国物理课程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方式,促进物理课程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我国物理课程发展各个历史阶段特点的研究,发现文化传统中的某些因素对我国物理课程起着消极的影响。要分析、认识某些文化传统对我国物理课程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方式,促进物理课程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我国物理课程发展各个历史阶段特点的研究,发现文化传统中的某些因素对我国物理课程起着消极的影响.要分析、认识某些文化传统对我国物理课程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方式,促进物理课程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热学"与"热力学统计物理"课程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提出了初步的整合方案,以优化配置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的集成性、交互性、开放性、情景性和智能性等特点给物理课程与教学带来深远的影响和巨大的变化。当前,我国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中存在整合点不当、整合度不高、整合方式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形式与内容并重,技术与设计融合,表现与效果优化等策略,进行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深度融合,从而以知识为中心逐步过渡到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并最终走向全方位的课程整合。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职业院校五年制高职物理教学的现状和信息技术的特点,阐明了信息技术与高职物理课程整合的必要性.简要论述了信息技术与高职物理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对信息技术与高职物理课程整合的效果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实践中存在的局限,指出整合必然质变到在信息技术文化中的课程革命,即学科课程信息化。同时提出了课程信息化的概念并界定了其内涵,分析了它与整合的关联和区别,从信息技术文化的角度指出课程信息化实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论信息技术与高校物理课程的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健平  周霞 《教育与职业》2005,(36):111-112
本文通过分析信息技术与高校物理课程整合的目标、内涵、理论依据、模式、评价几方面的问题,探讨了信息技术与高校物理课程整合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2.
初传芳 《时代教育》2010,(9):186-187
将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实现合理整合,应该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可以在多个层面进行整合: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目标和内容的整合,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形式和方法的整合,信息技术与物理探究性课题的整合,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资源的整合,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效果测评的整合。从传统的计算机辅助物理教学到现在的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整合观,是基本理念的飞跃。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目的、方式、内容”的三维分析,将课程整合的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起源”、“兴盛”、“式微”、“复兴”四个时期,不同时期的课程整合不同的内涵、特征及侧重点。通过考察课程整合内涵的历史演进可以发现,课程整合是文化实践的整合与分化,课程整合是课程自我调控、自我运转、不断序化的功能机制。在课程整合实践中,应理性对待整合的难点和起步点。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中提出"鼓励和提倡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这就要求我们要改革拓展和整合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积极地开发并合理利用好这些历史校本课程.福清乡土历史资源极其丰富,据史志记载和建国以来考古发现的遗物证明,早在4000-6000年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在此劳动、生息和繁衍,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得天独厚的条件给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课程资源.近年来,我们践行新课程理念,深化课程改革,以历史学科课程"二次开发"为着眼点,充分整合福清乡土历史资源,开发校本历史课程,作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5.
从“实体”到“关系”——论我国当代课程与文化的定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课程与文化是一种关系性存在,是一种双向建构的关系。当前,我国课程文化存在的问题在于课程远离生活文化、课程缺乏建构性、课程与文化对流不够。我国当代课程与文化的定位应把握住当代课程内容与文化的历史地位、历史作用和历史使命,主要策略是从过去的远离生活文化走向开放与整合实现课程与文化的开放,强调文化与课程的创新,走向文化与课程的整合,完善法定性文化与文化的建构。  相似文献   

16.
本文梳理和分析了各种不同的课程概念,指出这些概念在内涵上可以归结为从"课"到"程"到"教师之教"、"学生之学"、"社会目的与意义"的范围不断拓展的序列,并基于课程概念演变趋向提出"筏喻的课程观",最后以这种课程观分析了课程中的个人与社会、确定与未知、历史与未来、知识与行动、过程与结果、片段与整合等六对矛盾.  相似文献   

17.
论整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的并存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整合课程是在分科课程的“语境”中产生的。整合课程既是一种课程设计理论(理念),也是一种课程形态。整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的并存有历史的和人性的依据,两都是观照和解决人与化之间的关系问题。整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的并存关系表现为:理论(理念)与实践的辩证统一,时空统一性,两的区分是相对的。探讨清楚两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助于深化教师对综合课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从文化、课程概念看文化与课程关系之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与课程的概念奠定在人类文化活动历史演进的基础之上。对文化与课程的能动性的认识,有助于我们超越仅将文化视为课程内容之源泉的简单认识,从而深刻把握二者从观念、内容到过程之间的互动关系。文化观念影响课程理念,文化形态影响课程内容及实施方式,课程作为独特的文化形态对文化具有选择、整合、变革作用。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融入到物理课程的有机整体中,成为物理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达到整体优化,以高效达成物理教学目标,这种整合具有以下两方面的含义:整合的主体是课程,以实现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以改善学习者的学习为目的。整合要让信息技术服务于物理教学,既应用于教师的教,又适用于学生的学,让学生充分接触、  相似文献   

20.
课程整合是当前高等教育一项重要的内容,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在分析“物理电子技术”和“真空技术”两门课程现状的基础上,从课程内容、教学手段、教学形式和课程体系整体整合优化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构建融合贯通、紧密配合、有机联系的物理电子技术与系统的新的课程体系,并给出了物理电子技术与系统课程具体的优化整合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