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语文课要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已然成为教师的共识,但多数教师都是围绕着关键词语、关键句子、关键段落展开研究,缺少从整篇文章的结构、条理、顺序等方面对作者的表达形式进行探讨。由于篇章角度阅读经验的缺失,笔者发现很多高年级学生对于段落、细节的描写掌握比较扎实,但缺乏从整篇文章的角度去思考:作者是怎么写的?  相似文献   

2.
正吕叔湘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文是人们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由于语感的直觉性和敏锐性,语感的培养具有辅助交际的功能。此外,语感还可以促进理解。古代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语感方面有其独到的经验,当时的私塾先生要求学生从读、背开始学习,读得多,背得多了,学生的语感能力也就提高了。  相似文献   

3.
表达能力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最为重要、最为核心的目标。从表达侧教学,就是试图还原作者表达(写作)的过程,研究作者想表达什么,选用了怎样的材料来表达,运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表现技巧和语言形式来表达,即紧抓“为什么写(说)”“写了什么”“怎么写(说)”这三个核心问题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我们努力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可有些时候却总感觉到说不清道不明。而数学老师在课上经常用画图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寻找数量之间的关系。于是笔者受到启发:为什么我们的阅读理解中不可以用图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呢?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83%的人主要是通过视觉学习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能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5.
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跟当下内容分析式的教学说再见。可是走出岔路口以后,怎样转向正道呢?笔者认为,我们不妨从学生的表达困惑切入,使阅读的过程变成理解文本如何表达、纾解表达困惑的过程。紧紧抓住文本是如何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这一主题,既符合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又切合学生阅读理解的实际。  相似文献   

6.
“创造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教学”。“阅读”是教学的对象,“创造性”是教学的策略。创造性阅读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将已掌握的语言、思想、知识与方法进行重组,从而获得新的语言、思想、知识与方法的互动交流的过程。这种教学关注的中心是创造性,体现的特点是语言性和基础性,即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中培养学生基本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句话准确界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明确告诉我们,学习语文的重点在于语言文字运用。强化语言文字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运用能力,在听说读写的扎实训练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贯彻落实课标精神,阅读教学就应该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为目标,把落脚点放在语言文字运用上,以语言文字运用为重点,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思的语言文字运用中提高语文能力,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本真回归。  相似文献   

8.
<正>1.朗读体验个性化。朗读训练要重视学生在朗读中的内心体验,有感情朗读必须同对具体的语言文字的理解联系起来,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对语言文字的体味,通过适当的语速、语调来表现情感。因此,学习过程中要以情感体验为主,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引导学生借助画面的具体形象,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通过朗读体悟句子蕴涵的丰富情感。在学生充分感悟的基础上,以舒缓的音乐配合学生的朗读,真正通过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学生学习应达到的程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对于其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传统的设计思路是:初读课文,认识字词,初步感知。近年来举办的江苏省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提倡用30分钟教授第一课时,引发了我们对第一课时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0.
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本专辑中简称2011年版课标)将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位为"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以后,小语界对语用教学的探索便如火如荼。本专辑刊发的文章都是一线教师和教研人员对此的实践探索,从篇章到段落乃至句子、词语,既有类别的特征把握,也有细处的审度揣摩,更有独到视角的探求,让人看到了有关语用教学的思考正在推陈出新。当我们习惯了惯常的语用研究思路,循着"篇章—段落—句子—词语"的思维角度,是否会有新见?  相似文献   

11.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究竟“例”什么,怎么“例”,还要从文章的特点和学生的学情出发,批文得意,缘意学文,做到既领会文章的人文内涵,又着眼于语言形式,学习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