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教师是专业性职业之一,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教育的质量。我国已经出台了针对小学、中学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标准》,但还没有专门针对高等院校教师的专业标准。论文在分析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养重要性基础上,借鉴《专业标准》构建理念,提出了高等院校从事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专业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特殊教育专业伦理及师德、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和特殊教育专业能力三个方面的素养,并对其内容构成和关系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改革动态》2005,(9):31-3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新的历史时期对中小学教师的师德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人师者,“授业”、“解惑”,更以“传道”一以贯之。教师队伍的师德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全体学生的素质乃至整个民族的素质, 相似文献
4.
教师专业化包括知识与技能的完善.以及教师职业道德的提高.本文针对教师师德建设与专业知识技能不均衡发展的现状,结合现阶段师德建设的实际情况.探讨了教师专业化趋势下师德建设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6.
7.
本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探讨特殊教育学校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结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本文分析了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实践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措施,旨在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9,(1):26-30
以核心素养为视角对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价值进行了分析,针对特殊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标准和实现路径展开充分论述。高校特殊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标准应包括专业知识标准、职业技能标准和个人素质标准。高校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政府以法律法规形式引导构建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发展核心素养体系;高校推动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高校教师重视对自身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10.
《华夏少年(简快作文 )》2016,(8)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和教育事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具有示范性和先进性,关系着农村的未来。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有社会、学校、教师三方面的原因。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可以从根本上遏制和杜绝师德失范现象的发生,全面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师德素养,切实提高师德师风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1.
高等特殊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教育协调发展和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高等特殊教育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也是衡量高等特殊教育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高等特殊教育教师的信息素养呈现的变化、提高信息素养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提高高等特殊教育教师的信息素养三个方面进行了认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高等特殊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教育协调发展和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高等特殊教育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也是衡量高等特殊教育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高等特殊教育教师的信息素养呈现的变化、提高信息素养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提高高等特殊教育教师的信息素养三个方面进行了认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教研转型和培训升级对研训教师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基于核心素养的研训教师素养结构研究势在必行.研训教师素养结构包括社会理解、专业精进、自主发展3个维度,家国情怀、修身育人、教育研究、实践指导、教师培训、组织管理、终身学习、健康生活8个方面,共计22个素养要素.明确研训教师素养结构,可为研训教师专业标准研制和... 相似文献
14.
15.
16.
郭宋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8):202-203
当前师德问题的主要表现包括:敬业精神缺失,为人师表滑坡,育人意识淡薄,学术道德失范等。在教师伦理学视角下,师德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工作,要从规章制度、个人修养、榜样示范、学校管理、人文环境等方面优化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建设既是应对多元挑战的现实需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本职工作的内在需求和承担历史使命的必然需求.为此,要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一是融入的首要前提: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二是融入的主题主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是融入的本质内涵: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四是融入的重要体现: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路径选择上,健全体制机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建设的根本保障;弘扬大学文化是力量之源;加强高校党建是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19.
20.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内容,以“以人为本”为理念,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师德素养,足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德育工作的治本之策。要在教师专业化要求下完成“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就必须建立道德自我反思制度、创造民主和谐的人文环境、创新教师评价机制、增加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