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巴塞尔姆最著名的后现代主义作品《白雪公主》为例,探讨巴塞尔姆是如何通过采用以互文性为特点的超文本戏仿文本策略创作出有别于传统小说的新的小说形式,实现对经典童话的彻底解构。巴塞尔姆在语言和故事情节上大胆试验,运用诸如碎片、拼贴等各种后现代主义写作技巧对源文进行仿拟,最终显示出其文本的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网络为载体,以超文本技术为支撑的超文本文学是一种新型文学,它有着明显的非线性,非中心化和互文性等特点。超文本版《喧嚣与躁动》,作为经典文本的超文本再次创作典范,契合了超文本文学的特点,以网络的形式肢解并充实了原文本。  相似文献   

3.
《微暗的火》是纳博科夫的重要作品之一,具有显著的超文本实验性特征。《微暗的火》这部小说中存在着多重的可能性世界,形成了独特的立体化的空间阅读模式,充分反映出文本的多义性与复杂性。考斯基马将《微暗的火》列入“原型超文本”的类别之中,其文本结构特征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4.
《解释》是美国后现代作家唐纳德·巴塞尔姆的一篇短篇虚构作品,充分展现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巴塞尔姆通过消解传统叙事,并运用碎片、拼贴等方法,对语言本身进行实验,创造出文本开放、不确定的意义,引发读者参与意义的创作。本文以《解释》为依据,分析该小说中所展现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西方兴起,也影响到文学创作。唐纳德.巴塞尔姆是美国当代作家,其代表作长篇小说《白雪公主》被视为典型的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通过分析小说文本,验证并发现文学评论家们提出的有关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创作特点:戏仿和拼贴是巴塞尔姆在这部小说中使用最显著的后现代主义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6.
拟从"碎片"和"拼贴"二者的关系出发,分别从文本形式、文本内容、作为文学存在的文本及文本媒体等多个维度介绍了唐纳德·巴塞尔姆的后现代作品《白雪公主》的碎片性特征,并相应地分析了作者采用拼贴技巧创造碎片性文本的真实目的,最终得出作者借此批判社会现实和进行文学反思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超文本小说是网络时代出现的一种新的小说文本样式,它借助电脑及网络技术,运用超链接的手段,将以节点为单位的叙事片断组织起来,形成了文本形态上的非线性结构,以至于对传统意义上作者和读者的稳定身份造成了冲击。通过对超文本小说的链接方式、文本的叙事结构以及作者与读者身份的分析,揭示了超文本小说强烈的未定性特点,认为这种未定性在给文学带来开放和自由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的审美感受的危机。  相似文献   

8.
网络文学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至今已形成了区别于传统文学的运行机制和文本群体。《斗破苍穹》是近年来较为典型的网络玄幻小说文本,从其文本结构、文体特征入手,考察《斗破苍穹》作为网络玄幻小说,如何以文学的方式阐释网络的"异面存在",进而得出关于网络玄幻小说文本的文体意义。为研究和把握网络文学的动向,探讨其发展规律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新状态"理论在倡导之初受到多方关注,它的倡导者用"新状态"来概括上世纪90年代以来作家的写作环境、写作姿态以及写作内容的改变,并想通过"新状态"理论来引导文学创作,但从积极倡导新状态文学的《钟山》杂志所刊载的小说文本来看,这些小说创作实际与理论倡导之间存在偏差与错位。  相似文献   

10.
英国作家扎迪·史密斯在小说《美》中以文字媒介到油画媒介的跨媒介叙事关系,展现了当代文学与艺术之间建立的新的叙事方式及审美体验。史密斯对五幅油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视觉化呈现,不仅建立了油画与文字媒介间的跨媒介叙事关系,还以油画视觉形象与文本中主人公人物形象的结合,展现着文本叙事中黑人女性与白人男性的凝视与反凝视活动。此外,小说对油画艺术媒介中色彩层次及明暗光影关系的呈现,丰富了原有文学文字叙事中的视觉审美体验,增强了小说叙事中对空间叙事结构的表达效果。最后,作品《美》以跨文化传播形式建立了不同国家油画艺术的跨地域关系,对文学的跨媒介叙事及跨文化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超文本文学是文学与技术"联姻"的产物。计算机技术发展带来的人机交互界面以及超链接技术手段为超文本文学提供迥异于印刷文本的新特质。这些新质表现在文学文本呈现、文本阅读与写作方面。超文本文学文本结构的多线性、阅读上交互性,通过链接形成的文本意义的动态增殖属性也是在计算机技术的协助下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一、超文本阅读的特质 超文本阅读源于超文本(Hyper text).超文本作为一个术语,是美国学者尼尔森(T.Nelson)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他在讨论电脑超文本名著《文学机器》开头时这样定义超文本:"非线性地书写……由一连串文本段落构成,以连接点串起来,提供读者不同阅读路径."  相似文献   

13.
小说是语言艺术,电影是视听艺术,它们使用不同的艺术媒介来叙事和表意。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被改编成了同名故事片,后者在表现形式和主旨思想上也与原作形成了很大差别。影片对小说在内容和主题上的改变,既受到媒介特性的外在制约,也源于主创对大众性的追求。从媒介转化的角度入手,比较、分析小说和影片的差异,不仅可增强对于这两个文本的理解,也为文学改编电影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4.
一、超文本阅读的特质超文本阅读源于超文本(Hyper text)。超文本作为一个术语,是美国学者尼尔森(T.Nelson)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他在讨论电脑超文本名著《文学机器》开头时这样定义超文本:“非线性地书写……由一连串文本段落构成,以连接点串起来,提供读者不同阅读路径。”与传统印刷文本相比,尼尔森所定义的超文本的最大特点是非连续性和非线性。将超文本与阅读联系起来,超文本阅读有别于传统阅读的独特之处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15.
互文性理论试图揭示文本表象世界下意义世界的丰富性和共生性,它几乎涉及了文艺理论学科涵盖的所有重大问题。德里达的互文性理论建立在其文字学的基础之上,他认为文字的本质就是"延异"。"延异"使文本结构成为无限开放的意指链,文本也就成为无数能指的"踪迹",而超文本则使这种意指链从观念转化为物理存在,从而创造了新的文本存在空间和存在形式。超文本充分体现了文本的互文性特征。超文本的意义是文本自身解构而造成的意义"撒播",因此阅读成为一种自主的探险性活动,事实上就是追踪文本意义的撒播。互文性与超文本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阅读方式的改变,更是文学生产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6.
巴塞尔姆的《玻璃山》是对北欧童话的戏仿。不管对于传统价值体系,还是文学形式,《玻璃山》都体现出彻底的解构和颠覆,体现出碎片化、荒诞性、狂欢化和反体裁等后现代主义文学特征,同时也体现出了巴塞尔姆小说独特的创作特征。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西方文学从印刷媒介阶段转向电力媒介阶段,在此环境下的西方现代文学反映出回归口头媒介阶段的趋势。本文将从麦克卢汉的媒介学理论出发,以加缪的《局外人》为个案,主要从存在哲学与荒诞性、非连续性、共时性与同步性等方面阐释小说的口头媒介特征。  相似文献   

18.
简化原则作为后现代主义作家创作的重要原则之一被唐纳德·巴塞尔姆推向了极致,其短篇小说《玻璃山》完全贯彻了这一原则。文章从三个方面探讨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故事素材的简化、文本形式的简化及小说人物的简化。分析指出作家通过戏仿、机械化、符码化等手段对传统文学进行彻底颠覆。  相似文献   

19.
魔幻小说属于幻想文学类型。现代魔幻小说有不同于其它小说类型的审美特点。它运用魔法、巫术的思维特点建构起一个“架空世界”。《魔戒》1954年出版后在西方引发了魔幻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本文将主要分析发表于现代的、以文学文本的形式存在的侧重于其文学价值的现代魔幻小说,并具体以现代受众甚广影响较大的《魔戒》和《哈利.波特》为代表性文本进行个案分析。  相似文献   

20.
《生死场》可谓是一部展示我国东北乡村独特一面的小说。小说里农民的生存状态,生活气息丰富的文学地理色彩,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小说在边陲小镇呼兰的地理空间中嵌入包括作者本人在内的社会底层贫苦人民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空间。本文用文学地理学的视角对其小说进行文本解读,分析地理环境对作家小说创作和作品包含的地理空间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