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2010年的江苏高考历史第23题可以看出,命题者开始对高中生的求真精神进行考查。在课堂上加强求真教育,不仅是历史学科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也是社会和谐进步的需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让学生尊重史实,准确记忆,认真作业,独立思考。另外,向学生介绍论从史出等一些体现求真精神的方法。2010年江苏高考历史卷第23题的第二问如下: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面是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  相似文献   

2.
1.右图为苏联影片《难忘的一九一九年》宣传海报。下列口号与该影片内容最吻合的是 A.“一切为了前线” B.“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C.“打到冬宫去” D.“武装保卫苏联”  相似文献   

3.
图像证史     
中苏友好海报这是20世纪50年代的一幅中苏友好宣传海报。海报画面上,两个举着本国国旗的男子并肩相拥,表达出画面的那句主题语:"中苏两国人民友谊万岁"。这是50年代前期中国在外交上"一边倒",坚定地站在以苏联  相似文献   

4.
基于Kress&vanLeeuwen(1996,2006)的视觉语法对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的宣传海报进行了多模态语篇解读,发现该海报通过图片的再现意义展现活动开展过程,通过互动意义表现出与观众客观平等的关系,较为有效地达到汇报并宣传活动的交际目的。该研究为更有效地制作校园宣传海报提供了参考,为构建有效的校园公共标识体系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李凯宇 《少儿美术》2022,(12):48-49
<正>一、课例解构学习领域:设计·应用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海报的概念和作用,了解海报的构成要素及其特点,学习海报的设计制作方法。2.过程与方法:利用剪、贴、画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制作出一份新颖、有创意的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海报。3.情感与价值观:让学生懂得爱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使学生关注生活,培养学生的爱心与责任感。(二)教学重点:了解海报的构成要素及其特点,学习宣传海报的设计制作。  相似文献   

6.
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为基础,运用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视觉语法这一多模态语篇分析理论,以"北京之旅"旅游海报为例,分析了海报语篇文字与图像两种模态间的互动与协作的工作机制,探究了旅游海报语篇的意义构建过程,从而证明了多模态理论在旅游语篇中的重要性和优越性。该研究对旅游宣传海报的制作和设计、城市形象的提升以及文化传播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科幻电影海报是科幻类电影主题思想的集中反映,是一部电影精华的浓缩体现,是电影宣传过程中最主要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介绍科幻电影海报分类和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当前科幻电影海报的发展现状,突出科幻电影海报具有的重要意义,分析科幻电影海报色彩、图形、文字这三个设计要素,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的宣传栏中,有一张青春气息浓郁的宣传海报。海报上6名少年在鲜花的映衬下微笑着,显得朝气蓬勃。这6位“形象大使”都是第八十中学的学生。学校使用学生照片做宣传是常有的事,不同的是,这张海报使用之前,6位学生的家长被专门请到学校,和学生一起与学校签订了肖像权使用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被选学生的照片将用于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的宣传册、宣传展板和宣传海报上;经学生和家长同意,学校对所涉及学生的照片、肖像享有使用权,享有对入选照片进行选择、编辑、排版和使用的权利。学校教育处主任说:我们在学校…  相似文献   

9.
2009年年底的哥本哈根会议虽然没有签署任何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一但是它对于整个世界对环保的关注有很大的提升作用。宣传这次大会的一组多模态的海报引起了我们的关注。研究多模态语篇的互动意义要通过接触、社会距离、态度这三个方面进行。通过对这三方面的分析,人们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这则海报的互动意义,从而实现最佳宣传作用。  相似文献   

10.
海报不仅是一种流行而又时尚的宣传方式,体现了社会性,文化性,创新性和时代性,而且在夸张和超现实的背后有着丰富的科学技巧。焦点/背景理论是人类空间组织的基本认知原则。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选取20份戒烟海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焦点/背景理论对海报达到宣传意图进行解读,可以使观者更容易愉快地记忆、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11.
海报是一种设计艺术,是一种向受众传递信息的载体。这些信息包含既定信息,比如海报所宣传的口号、所表达的主题等,同时也包含非既定信息,即情感信息。情感诉求是海报实现跟受众进行心灵沟通的重要手段。视觉语言独特、情感体验丰富、文化内涵深刻的海报能有效地跟读者进行心灵的沟通。"海报是一张充满信息情报的纸",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研究海报设计就是在研究设计中的沟通、设计中的情感化。  相似文献   

12.
源自心灵的沟通--海报设计的情感化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报作为设计艺术中的一种,主要担负着向读传达信息的责任。这种信息既包括既定的信息,如海报的主题、宣传的口号等等,也包括另一种非既定的信息——情感信息。海报中的情感诉求是达到与读心灵沟通的重要手段。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一、设计的个性表达;二、感性的价值;三、读的心理期待;四、海报中的化精神。  相似文献   

13.
《柳州师专学报》2017,(4):73-75
海报是宣传音乐剧的重要方式,兼有图像和文字,因此属于多模态语篇。依据批判话语和多模态话语理论以及由此发展起来的相关理论,对音乐剧《上海滩》的宣传海报分别从再现、互动和构图三大意义进行叙事话语解读,从文学叙事多模态进一步探究静态图像和文本语言符号间际关系和如何构建海报语篇的意义,激发观看者对音乐剧的兴趣,最终实现海报宣传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王建昊 《小读者》2011,(3):70-70
这张海报虽然做得简单.但其中的用心处处可见。这哪里是一张《小读者》的宣传海报,这分明就是王容悦一颗炽热的心!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取近期热播的电视剧《咱们结婚吧》宣传海报为研究对象,以Hal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和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框架为理论基础,对其图像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进行分析,深入探讨海报中各个模态是如何相互协作完成意义构建的,从而达到电视剧海报的宣传目的。  相似文献   

16.
多模态语篇是指结合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模态,如文字、图片、色彩、声音、动作等所生成的各类语篇,影视剧海报配有语言文字、图片、色彩,因此属于多模态语篇范畴。本文以韩立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指导,运用Kress and van Leeuwen(2006)提出的视觉语法,对时下热播剧《武媚娘传奇》的宣传海报进行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的多模态解读,进而揭示影视剧海报是如何运用文字、图片符号来生成意义,以及海报和读者观众之间是如何实现意义互动,引起观众共鸣,达到宣传目的。  相似文献   

17.
电影宣传海报主要通过文字、图像等多种模态来表达意义,具有多模态性特点。本文以多模态分析框架为理论基础,对去年近段时间热播的电影《失恋33天》的宣传海报进行分析。从语言学角度来解读电影海报中的多模态话语,能够研究发现电影海报中的文字、图像等模态都能表达出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而且它们相互作用生成意义,进而达到海报的宣传目的。  相似文献   

18.
俞燕燕 《学周刊C版》2014,(10):182-182
手绘POP是近年来的一项艺术,通过悦目的色彩调配及滑稽行为、语言表白来引人注意,因此又被称作"最贴心的传播者"。其表现形式夸张幽默,色彩强烈。校园内也逐潮流行起海报绘制的工作,如社团活动、协会宣传、校际活动通知等,无不利用最简单的工具来绘制出五光十色的海报。而手绘海报也由最初的"大字报"变型成为图文并茂的"图文看板"。  相似文献   

19.
手绘POP是近年来的一项艺术,通过悦目的色彩调配及滑稽行为、语言表白来引人注意,因此又被称作"最贴心的传播者"。其表现形式夸张幽默,色彩强烈。校园内也逐潮流行起海报绘制的工作,如社团活动、协会宣传、校际活动通知等,无不利用最简单的工具来绘制出五光十色的海报。而手绘海报也由最初的"大字报"变型成为图文并茂的"图文看板"。  相似文献   

20.
(本卷分甲、乙两部分,J七55题,12()分钟完成)说明: 1.选择题每题有序号为A、B、C、D的四个选项,考生只能选择其中一个符合该题要求的选项作答。作答时.必须将该题答项的序号写在该题题干右边的括号内。如果不选或多选,·律不给分;选答错误,不倒扣分。 2卜简答题答案写在该题卜边规定的位置_L,作文写在规定的作文纸上。本卷除第45题(作文),与4。分外,第l一28题,梅题I分;第29一侧题,第拓一55题,侮题2分。 甲部分 一语文知识1.指出以下)lJ断有错误的一项()A.(海燕》的作者高尔从,是苏联伟大文学家, 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亲)等B.散文(从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