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0年代以来,产权大重组、大流动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显特点。1995年美国企业购并的总金额高达4500亿美元,全世界对外直接投资额为3174亿美元。到1996年,产权重组规模进一步扩大,美国历史上前15大购并案中,就有6起发生在该年。其中包括贝尔大西洋公司购并耐能公司、波音飞机公司购并麦道公司,以及大通银行与化学银行的合并。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骨干与支柱,笔者从国企改革中存在问题入手,阐明加强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进行企业产权流动与重组的必要性,同时对建立健全完善的配套措施等是产权流动与重组的有效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面临的外部市场问题是: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价格机制不健全,市场信息不对称,市场秩序不规范。国有企业市场重组的目标是:有效的市场约束机制,健全的市场竞争机制,完善的市场进退机制。国有企业市场重组的思路:拓展战略性市场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退出竞争性市场增强市场的约束力,巩固公共产品市场加大管理的控制力。国有企业重组的具体做法:创造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发挥国有企业的优势市场。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产权的基本权能分析,明确我国国有企业产权的属性及其与国家产权的关系,以利于现代企业法人制度的建立,从而推动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实行产权重组,是国有企业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这一点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本文拟就产权重组与重组后的产权整合问题谈一点浅见。 一 产权重组势在必行 国有企业产权重组是一项制度创新式的改革。其出发点和目的应是通过产权主体的重新选择和组合,依据市场竞争规律明确产权关系,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国有产权体系。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焦点,本文主要从国有企业改革存在的问题入手,总结出20多年以来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与教训,并以此为鉴,探索国有企业改革的切实可行的途径:主要是完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理清产权,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力求在社会稳定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7.
产权清晰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前提条件,本总结,分析了国有企业产权产权制度在出资人,法人治理结构,资产责任、职业经营等方面不到位,批驳了“明晰产权就是搞私有化”的观点。论述了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外在性与产权重组唐未兵一、外在性的内涵外在性(Externality)是产权理论中的一个很重要也是很复杂的概念。布坎南(M·Buchanan)将它定义为“某个人的效用函数的自变量中包含了别人的行为。”德姆塞茨(H·Demsetz)对它的解释是:“将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阐述了职教产权重组的涵义,论述了职教产权重组的目的及内容,并对职教产权重组的途径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阐述了职教产权重组的涵义,论述了职教产权重组的目的及内容,并对职教产权权重组的途径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12.
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从扩权让利进入到确立现代企业产权体制的历史性变革时刻,一度为推行改革达到的共识,又重新出现旷日持久的理论纷争和实施的无序.如果长期徘徊,其后果将是对变革本身的一场消耗战,为了走出低谷,拨开云雾,我们应当在争鸣的基础上,集众多真人灼见,排除谬误和空想,使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变革重归科学与现实的轨道.《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今后企业改革的方向.明晰的产权关系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特征,并构成现代企业的基础,是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进入市场的前提.同时也是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的关系,维护国家和企业财产利益的有效手段.企业产权既是当前改革的热点,也是当前理论界谈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之一。本文从一度成为国企改革指导思想的两权分离理论出发,分析了该理论在学术上和实践中的不足,主张国企改革的唯一出路是实行企业法人财产所有权。  相似文献   

14.
产权多元化是指由诸多要素所有将其产权分解组合之后形成的产权集合。企业的产权多元化意味着企业财产不再由单一出资投资而成,而是众多出资投资的组合。产权多元化改革绝不是随便找几个出资拼凑成一个类似合伙制的企业。产权多元化企业的重要特征是所有财产所有都外在于企业,而且对企业只承担有限责任,这是合伙制企业所不具备的。企业的产权多元化是企业制度的一种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之一,本文从一度成为国企改革指导思想的两权分离理论出发,分析了该理论在学术上和实践中的不足,主张国企改革的唯一出路是实行企业法人财产所有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国有企业所有权虽说归全民所有,但其产权却归政府官员所有,并具有团体的清晰性和个体的模糊性的矛盾,这种矛盾是国有资产流失的内因,而不规范的市场经济和国有资产收益率的下降又为国有资产流失提供了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7.
18.
我国国有企业亏损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引起世人的瞩目.从改革16年的情况来看,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力较强,增长快,个体企业、私营企业也有较快增长,而国有企业却处境困难,发展滞后,生产在经济中的比重下降越来越快.1/3盈利、1/3持平、1/3亏损的状况表明,国有企业中有60%左右的企业活力不足.国有比重最大的工业企业,1978年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80%,1991年下降到52%,平均每年下降两个百分点,1992年下降到48%,一年下降四个百分点,1993年又再次下降到只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约42%至43%,一年下降五至六个百分点.再以1994年1-2月份的累计为例,国有企业总产值完成267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大大低于非国有企业41.2%的同期水平.一些机构估计,  相似文献   

19.
魏昭莉 《中国培训》2006,(11):22-23
一、当前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问题1、产权主体缺位。所谓产权主体,就是资源归谁所有。从法理上看,我国国有企业的终极产权属于具有中国国籍的全体公民。而在实际中公民作为国有资本的终极产权主体并没有获得显性的收益权,承担显性的偿债义务,也就失去了行使终级产权主体权力的动力和压力;同时由于资本的支配权不在也不可能在全体公民手中,也就失去了行使终级产权主体权力的条件,所以全体公民并不是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国有资本的终极产权主体。2、产权关系模糊。企业改制后,国家虽然承认了企业的法人资格,但由于国有资产的产权责任不明确,所有权…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应建立完善的产权约束机制、市场约束机制和法律约束机制来约束企业的经营行为。然而受行政关系的制约 ,现行国有企业运行机制中却存在着产权约束“虚置”和市场约束“软化”的约束矛盾。所以 ,理顺和强化产权约束关系和市场约束关系 ,是实现国有企业运行机制转换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