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几天,我有意识的听了几段交通台的节目,但形成不了比较全面和完整的概括。所以在这里我所谈的一些观点和想法仅仅是就广播的问题。过去常说广播是弱势群体,我觉得山东台的台长有句话给我印象很深,他说“媒体无强弱,关键在操作”,所以这几年我们广播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在操作方面确实是走出了自己的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2.
2012年11月中旬,我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打电话的人自我介绍是武警北京总队五支队的宣传干事,他前几天看到了北京电视台播出的一期关于国旗班的片子,觉得特别真实生动,把国旗班队员的训练、生活展示得特别透彻。他说武警五支队中也有一支这样的队伍——武警仪仗队。仪仗队的一批队员再过几天就要退伍了。他想拜托我给他们做一个纪录片,留作他们一生的纪念。武警仪仗队是武警部队唯一一支常年担负仪仗、司礼、迎接外宾等任务  相似文献   

3.
见到他那一刻,我想起了网络上常用的一句话:“我等你等得花儿都谢啦!” 打了几十个电话,我终于在距给他打第一个电话两个月后的2008年元旦这天,见到了第八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获得者、北京电视台新闻中心节目主任张亮。采访还没进入正题,他的手机就响了起来,一位热心观众打来电话,询问当晚一档节目的具体时间,张亮认认真真地告诉了他,然后客气地说“再见”。  相似文献   

4.
今年的11月27日,是我的叔父戈公振诞生90周年,10月22日是他逝世45周年。现在老一辈的新闻工作者还能回想起他,但在年青一代的新闻工作者当中,恐怕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更很少有人知道他从事新闻工作的经历和对新闻研究作出的贡献了。我想在这篇回忆文字里,谈谈他和新闻事业的关系。我的叔父原名戈绍发,字春霆,号公振,于1890年生在江苏省东台县的一个所谓“书香人家”。他最初读过家塾和私塾,后来毕业于东台高等学堂,曾在家乡的《东台日报》当过编辑。1913年他到了上海,先在有正书局的图画  相似文献   

5.
<正>舅父柯蓝于2006年驾鹤西行,十年来他的音容笑貌还时时浮现在我的脑际。舅父是长辈里寿命比较长的一位,享年八十六。难得的是他一直在文坛耕耘,我有幸常与他相聚畅谈,除了亲戚关系,也是比较深知而又彼此欣赏的隔代朋友。他好几次要我放弃工商职业,随他去学做散文诗,但我眷恋自己的行业,就总是笑笑,现在回想,有点怅然。长沙东乡美少年外公唐贻承是长沙东乡五美人,继承祖辈几亩薄地,他读过私塾,  相似文献   

6.
2009年对于北京电视台来说意义非凡,今年岁初,北京电视台迁入CBD新址,新北京电视中心全面投入使用;2009年5月,北京电视台也将迎来建台30周年台庆。如此良好的发展契机,北京电视台将如何把握机遇,向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台继续前进。日前,记者专访了北京电视台总编辑张晓,请他就北京电视台的新年节目亮点和未来发展规划做一个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王众 《青年记者》2001,(3):28-30
王长田对中国体制内电视有一种复杂的感情。他热爱电视,丢掉了在很不错的一家报社里的一官半职,去做了北京电视台的“第三种人”。  相似文献   

8.
这位作者寄稿时,曾附有一封短信,信中说:“去年我参加了两本教材的编写。有一本,印出后我才发现有××长署名的序,一问才知是主编代写的。知道我反对,没告诉我这个副主编。另一本,由我主编的,几个人都提出要写一篇序拿北京去请领导签个名,我未同意。沈阳市一位青年同志送给我一本他们编的书,序是一位××长署名的,却不是××长写的。上周哈尔滨一位同志来信说我和他合作编译的书。他将代××书记或××长写一序,我回信不同意。”看了这封信,我们决定发表来稿。  相似文献   

9.
1942年10月中旬的一天,陆定一同志叫我到他和秦博古同志办公的窑洞里去,告诉我说:“过几天,就是鲁迅去世六年了,我们要发一篇社论,纪念鲁迅先生;你去准备一下,写一篇,拿给我们看看……”说时,他和博古都望着我,面带微笑。为《解放日报》起草一篇社论纪念鲁迅,对我当时那样一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春节过后,我打电话给温济泽同志:“前几天全国记协的老新闻工作者团聚,你为什么不去呢?我四处找不到你。”他说:“不是我不去,是不让我去,不邀请我,我怎么去呢?”我以为他开玩笑:“谁不让你去开会,你真是。”他在电话上简单说了几句经过,原来不久前他参加了一次周扬纪念会,他在会上指名道姓地批评了胡乔木,还点了什么人的名,他说他对乔木同志从来尊重,“但是人总有缺点,就批评不得,这个风气怎么得了。所以记协的会就不通知我了。既然不请我,我也不好去了。”我放下电话,沉默很久。像温济泽这样一个素以“温、良、恭、俭、让”著称的老同志,居然因说了几句真话就被另眼相看,这是何苦!每年春节全国记协的老新闻工作者联欢会,温济泽每次必到,有时候他还讲几句话,今年却是少见的一次缺席。  相似文献   

11.
曹靖华是我中学时代就十分敬仰的大作家。1976年春,我去北京参加《鲁迅全集》的编辑注释工作,有幸见到了曹老。那时,曹老注释的《鲁迅书简——致曹靖华》和散文集《飞花集》正交上海出版。上海出版社对注释稿和散文集的一些文字有修改意见,由余仁凯同志打长途电话给我,要我去向曹老当面请教。这样,我几次到曹老家里。文稿改动的事,每次都是几分钟就解决了。接着曹老就同我随便聊天。他经西伯利亚大铁道去莫斯科的惊险故事,他在苏联的学习情况,当年未名社的事情,曹老每次都兴致勃勃地谈上一二小时。这真是我受教育和长知识的好机会。在曹老家里还认识了他的女儿苏玲同志。  相似文献   

12.
今年11月27日,是我国新闻学和新闻事业史研究的开拓者戈公振诞辰一百周年。最近,我有幸到江苏省东台市访问了他的故居和故居内的戈公振纪念馆。戈公振故居座落在东台市城区的兰香巷11号。在纪念馆的第一展室,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我是中国人”几个大字,使人对这位爱国进步的新闻界前辈,立即产生无比崇敬之情。戈公振1990年出生在东台城内一个“世代书香”的人家。他的侄儿著名翻译家戈宝权同志说,戈公振  相似文献   

13.
北京电视台今年初播出的反映北京人衣食住行的电视系列专题节目《同心曲》,牵动了京城的男女老幼,一时成了北京市民的“热门话题”。“党和政府当首都这个家真不容易啊!”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北京”,看了《同心曲》,颇有感慨地说:“过去我坐车就怕挤,买菜就怕贵,一遇到这种情况,就得发点牢骚,连市委书记、市长也得数落几句:‘这些当官的都干什么去了!’看了《同心曲》,我和党、政府心靠  相似文献   

14.
刘楚 《传媒》2001,(1):42-44
在北京电视台,孔洁绝对称得上是个"腕儿"级人物. 约好11点在电视台的红绿蓝饭店大堂见面,11点整,孔洁迈着轻松的步子,斜挎着书包走来.一眼看去,现实中的他与荧屏上的他相去甚远.那个温文尔雅、光彩照人的孔洁,一下子变成了个个儿不高,黑黑瘦瘦的大学生模样.8年的主持人生涯,8年的名利场洗礼似乎在他身上没有留下太多的印迹.  相似文献   

15.
今年3月8日上午,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应江苏省东台日报社的邀请,在新华社主楼六楼会议室会见了东台日报社部分新闻工作者。80高龄的穆青思维活跃,谈笑风生,结合他近60年从事党的新闻工作的实践,回答了东台日报同志的提问。穆青同志的谈话很有现实针对性,在征得他本人同意后,我们发表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我在北京电视台已整整工作了11个年头。可以这样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好年代,是北京电视台这样一  相似文献   

17.
春节期间,北京电视台的“荧屏连着我和你”节目插播了几副对联,最后一副是“七载荧屏满堂红,今霄你我乐年华。”其中“今霄”的“霄”应是“宵”字。    相似文献   

18.
我认识和金财时间并不长,是他从河北邢台邢东矿副矿长就任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张大银煤矿负责人以后。一年多以前,我到鄂尔多斯市探访,在近似荒野的地方——一个叫张大银矿的露天矿初见和金财。这一面,让我怎么也搁不下他。几十年记者生涯,采访过不少劳动模范、一线工人、企业领导,可还没有见过这样的"矿长"。见他不到5分钟,  相似文献   

19.
孙玉平这人有点说头。自打山东台一开始拍纪录片他就干这差事,如今还是有山东台“精品作坊”之称的纪录片组的带头人,老人儿了。拍过的作品有山东台最早用摄影机拍的《庄户中学》、《陶瓷新秀》等,也有近年来夺得中国电视奖一等奖的《海市蜃楼》、《走进荒原》……。但最让他满意也最让我们难以忘记的当推十几年前拍的《泰山》和眼下拍的《中华泰山》。拍《中华泰山》,他起初实实在在没敢一口答应。他1983年拍的那部《泰山》,人们称已近登峰之作,至今无出其右者。那部《泰山》,不仅获得了山东省第一个全国优秀电视专栏节目一等奖…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八三年三月一天上午,早上九点来钟,我到开罗《消息报》一位副主编的办公室去,想同他谈谈有关《消息报》接收新华社新闻稿的问题。敲门进去,见他正忙着伏在桌上写东西。寒喧几句以后,我问道,“你正忙着哪?”他微笑着回答说:“是的,我在写一篇刚在新德里结束的不结盟首脑会议的稿子。两个小时以前我才从新德里飞回开罗。”原来他出差采访去了,连家也没回,顾不上休息,就忙着写稿。我当然不便打扰,只好约时间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