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园开展了“有效促进幼儿同伴对话”的研究活动。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研究,解决教师的观念向行为的转化,改变孩子的学习态度和方式,加强幼儿同伴之间的积极交往,培养幼儿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情感。一、认识“幼儿同伴对话”的重要性我们认为,幼儿同伴对话是幼儿同伴之间的交往过程的体现,也是幼儿社会行为和社会情感培养的最佳途径。幼儿同伴交往虽然种类不一,具体价值也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内在的本质特征是一致的,这就是我们特别提倡的“相互性”,这种相互性可以直接导致民主、平等和公正的人际关系与社会规则。由于同伴关系天然地就是倾向于相互…  相似文献   

2.
同伴交往是同伴之间通过接触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它对幼儿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幼儿期如果拥有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幼儿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城市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加上高层楼房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客观上造成了孩子们缺少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为改变这一现状,我园开展<幼儿交往实践活动研究>的课题研究,探讨如何通过合作学习、同级自选游戏活动、全园幼儿交往活动等实践,提高幼儿交往的主动性,帮助幼儿学习交往的技能与策略.全园活动在这一研究中起着主导作用.我们通过创设开放性的游戏活动环境和机会,让不同年龄的幼儿自主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同伴共同活动、相互学习、相互交往,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3.
同伴交往作为影响幼儿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要话题。同伴交往是指年龄相同或者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本研究以《爸爸去哪儿》中同伴交往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幼儿年龄、交往的类型、同伴交往的方式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与一般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出启动缓慢型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存在主动性不强、缺乏交往技能、同伴交往情绪障碍及缺乏求助意识等问题;提出提高该气质类型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策略,包括:刺激幼儿同伴交往主动性,注重对幼儿交往技能的训练,为幼儿创建适合与同伴交往的宽松环境,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和人际融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幼儿与同伴相互交往中,常常会为了一本书、一把椅子、一块积木等诸如此类的小事而发生大声争辩、物品争夺、身体攻击等争吵行为。争吵历来不被社会认可,幼儿争吵,同样被视为一种影响友好关系,不利幼儿身心发展的有害交往方式。为此,不少教师对班内幼儿争吵现象十分烦心,她们一怕影响班级正常秩序,二怕影响幼儿品德发展,当然也担心领导据此怀疑自己的工作态度和能力。所以幼儿一旦争吵教师们就会采取各种措施。  相似文献   

6.
幼儿是在与成人和同伴的相互交往、相互作用中获得各方面发展的,所以我们应充分重视交往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交往教学模式理论认为,教学过程首先是一种交往过程,学生在各种交往活动中获得主体的建构.交往教学模式理论的基本理念与幼儿园教育的特点非常相符,对幼儿园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教育者应从幼儿园教育的实际需要出发,合理运用交往教学模式,以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郭春芳 《小学生》2013,(7):28-28
小班是幼儿同伴关系形成的初期,同伴之间的交往刚刚开始,交往范围比较小,交往对象比较平均,同伴地位分化很小。小班这一时期是儿童学习交往技能的关键时期,成人应该因势利导,利用各种有利的途径来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丰富他们的社会经验。一、创造有利于交往的环境首先要给幼儿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让孩子们从心理上接纳老师,消除刚来幼儿园的紧张心理,这样,为孩子接下来一天的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幼儿提供一些轻松、自由、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8.
<正>所谓的冲突,就是指活动的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反对或一方阻止另一方企图的比较自觉的行为,它是教育活动中的一种基本的互动形态。幼儿同伴冲突是指幼儿在与同伴玩耍或者相处过程中发生的互相抵制或对抗,表现为交往双方在行为、语言或情绪等方面的对立,是幼儿与同伴之间频繁发生的一种社会互动  相似文献   

9.
<正>Hartup(1989)论述幼儿在发展过程中与他人之间形成的两种关系时指出,同伴是指幼儿的那些与自己具有相同社会权利的人。交往,亦称沟通,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黄希庭,2004)。而同伴交往是指同伴之间通过接触产生互相影响的过程(张岩,刘文2001),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奠定基础。然而,当今孩子的交往现状是不容乐观的。过度的呵护与溺爱,让很多孩  相似文献   

10.
同伴交往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随着社会的变迁、家庭结构的变化,幼儿的同伴交往问题。尤其是幼儿同伴交往策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是如何选择策略的,为什么幼儿之间时“好”时“坏”?他们之间到底发生着怎样的交往故事?  相似文献   

11.
刚从家庭小圈子中走出来的小班幼儿,同伴之间的交往能力还很差。尽管在幼儿园这个大集体里有那么多的小伙伴,但他们都不会友好地交往。有的幼儿在家独自惯了,不愿意或不善于与同伴交往;而有的则因为在家中霸道惯了,常常在交往中与同伴发生冲突或伤害同伴。因此,有意识地培养新入园幼儿与同伴友好交往的能力,为幼儿创设友好交往的环境,是开学初小班幼儿教师的主要工作之一。一、消除交往的第一隔膜影响刚入园幼儿交往的第一层隔膜就是幼儿之间互不认识,玩耍时总是自顾自的。因而极易产生孤独感,失去上幼儿园的兴趣。而若有几个曾经相识的小朋友在一起,情况就不同了,他们会有说有笑,坐在一起,玩在一起。可见,幼儿对认识的同伴就会产生  相似文献   

12.
以63名3~4岁幼儿为被试,本研究探讨了同伴交往对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通过对经典心理理论任务中被试人数的改变创设了几种同伴交往情境,用改编的心理理论任务进行同伴训练,结果表明:各种同伴交往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对幼儿间的谈话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同伴可能通过提供反例、相互讨论中的反馈、观察学习和模仿、同伴之间的合作以及同伴在场的情感支持等方式促进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习性学的核心理念中包括:儿童依恋、同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智力。本文通过对习性学核心理念的概括以及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现状和原因分析,提出习性学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有以下几点指导策略:第一,家庭——建立早期安全型依恋关系;第二,幼儿园——提供同伴相互作用的有效指导;第三,社会——营造发展幼儿社会智力的大环境。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重视师生间的互动、同伴间的互动,则通常被忽视,低估了同伴间的相互作用的效果。实际上,同伴间相互作用比任何其他的因素对幼儿的发展都更有利,是幼儿共同发展的必备条件。为此,我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跟踪调查,对不同年龄班的幼儿“同伴间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课题进行记录、分析,并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幼儿进行培养与提高。一、让小班幼儿在模仿学习中发挥同伴间的作用小班幼儿年龄小,活动水平低,做任何事情都是以模仿为主。在集体活动中,同伴的行为为幼儿提供了相互模仿的对象,影响了幼儿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所以,我就经常表扬能按要求做的幼儿,让其他幼儿模仿学习。比如。  相似文献   

15.
幼儿自由游戏活动中同伴交往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研究以48名3~4岁幼儿为被试,采用录像观察法考察了幼儿在自由游戏活动中同伴交往的基本特点。结果发现,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总次数和交往总时间随年龄增长而增多;在相同时间内,幼儿在室内与同伴的交往次数和交往时间显著多于室外;幼儿与同伴在交往性别、交往主动性、交往方式、交往性质及交往控制性上存在一定年龄和性别差异;同伴交往次数与交往时间基本能比较一致地反映同伴交往的质量,但两者有时会出现不一致,引入交往时间考察幼儿同伴交往质量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109名3~6岁幼儿为被试,用自然观察法采集幼儿同伴交往事件,提炼幼儿同伴交往策略,建立游戏情境中幼儿同伴交往策略系统。结果表明,游戏情境中幼儿同伴交往策略系统共包含26种策略,根据交往目标可归纳为主动邀请、合作、联合、攻击、应对攻击、助人、物质交换、言语协商、提供物质、拒绝等十大类。该策略系统能够有效地反映幼儿同伴交往策略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7.
郭静  周娟 《文教资料》2008,(3):169-171
语言交往能力是儿童在与成人和同伴之间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等各类要素有明确目的的、用口头语言和内部语言表达交换行为的才能和力量.本文通过对四川江油市东方智能幼儿园一名幼儿两个多月的跟踪观察研究,分析了该小班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现状并提出了一定的措施和建议,旨在为广大幼教工作者和家长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托幼机构中独生子女居多。由于特殊的家庭结构,幼儿缺乏与同胞兄弟姐妹之间的交往;由于城市化的居住环境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幼儿缺乏与其他同伴和成人之间的交往,在同伴交往方面的发展受到了一定影响。专家的理论分析和实践的调查研究一致表明,我国幼儿在同伴交往方面还普遍存在交往频率低下、交往质量较差的问题。因此,对同伴关系不良的幼儿进行教育干预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幼儿期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小班幼儿刚刚适应集体生活,还不懂得如何与同伴交往,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如何提高幼儿同伴交往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可以帮助教师更有效地指导幼儿如何交往。本文将从小班幼儿同伴交往的发展现状着手,研究影响小班幼儿同伴交往的因素有哪些,从而从多角度提高小班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20.
拒绝是幼儿在同伴交往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行为,分析幼儿同伴交往中拒绝行为的特征及产生原因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幼儿社会生活的事实.研究者以幼儿园实地观察记录的案例为第一手资料,分析幼儿同伴交往中拒绝行为的发生、发展,探讨教师的教育契机和干预策略,为教师提供一些有启发性的教育思路,以促进幼儿社会性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