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行文过程中,对关键性的词语进行变换能使作文出彩——提升文章的意境。下面介绍通过变换词语凸显主旨的方法。一、调整词序本刊2004年9月号下半月《路》,调整词序使文章出彩。文中写道:村里的年轻人说:“我们村光有地上的路是不够的,还要有天上的路。”老人们补充说:“有了上天的路,一定能有天上的路!”“天上的路”所指是飞机航空、飞船航天和信息高速公路;“上天的路”所指的是党的富民路  相似文献   

2.
此文出彩处是“我想参加,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我报了名”——用“参与”诠释标题所指的“飞跃”。文章为“参与”构建了“舞”的载体——意象鲜明而又独特。此文材料可变格用于“关爱与诱导”话题作文,变格的途径是:将“学校要举行活动……要在我们班选一个跳舞的”,作为“我参与”的背景材料——有意识地引导“我”发现并展示自己“美”的一面。  相似文献   

3.
吴海法同志:来信敬悉,所提问题,简答如下: 一、“天下最难走的路”为当时流行语,暗指赴陕北(延安)之路;因为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在边区四周通道设置了无数的特务机构,绑架赴延安的青年。这句话既为当时流行语,特有所指,故加引号。教科书编者不明情况,去掉引号,是不对的。二、高中语文教科书的编者选取此文,又加删改,事先都没有同我商量;我根本不知选用此文。今读来信,始知之。可是我亦懒得找教科书来核对,究竟删了那些字句。  相似文献   

4.
此文创新之处不在对“足”的联想,而是对“各”和“口”的联想。文意有两个层面,既用“左右结构”指出“路要人走”,又用“首尾之口”指出“路怎样走”——有方向又有路径。  相似文献   

5.
走电柱桥     
行文设“歧路”,柳暗花明见主旨。见到“我偏要选这条「坎坷不平」「越走越窄」的(路)”时,会误认为此文主旨为“选择好正确之路”;但是,见到“我近乎是在匍匐前进,眼睛死死地盯着路面,脚试探地选择着力点……”时,其主旨为“把握细节,否则功败垂成”。此文还需要升格:充实“走稳”的细节描写。  相似文献   

6.
“指南草”     
如果你在内蒙古大草原旅游而不幸迷了路,牧民一定会告诉你:“只要看看‘指南草’所指的方向就知道路了。”“指南草”是人们对内蒙古草原上生长的一种叫野莴苣的植物的俗称。  相似文献   

7.
ASKING AND GIVING DIRECTIONS问路与指路“出门带地图,迷路勤询问。”向陌生人问路时,应该先道声“Excuse me”,以引起对方的注意,可千万不能伸手拍拍对方的肩或拉拉对方的手臂,这是不礼貌的行为。如果记不下对方所指的路,我们不妨请指路者画张草图。一而再、再而三地请求指路者复述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8.
郭锡良等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注释司马迁《报任安书》说:“太史公牛马走:等于说太史公的仆人。太史公:指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我们认为这个注释是牵强的。因为它关涉到对司马迁写此文时情感的理解,故不揣鄙陋,辨之如下。考《报任安书》始见于班固的《汉书·司马迁传》,但到萧统《昭明文选》选录此文时才补上“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的冒头。又,历来对“太史公”的所指理解不同,归纳起来,大致有两说:一是认为指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李善《文选注》说:“太史公,迁父谈也。走犹仆也。言己为太史公掌牛马之仆,自谦之词也。”这个说法  相似文献   

9.
由于荆浩《笔法记》一文在我国画论和美学史上的重要意义,所以对于此文内涵的研究颇具价值。在反复研读原文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文中两个问题:其一,“思“和“景“的顺序存在逻辑问题;其二,“思“和“画“均特有所指并非现代意义上的。  相似文献   

10.
理解Metaphor的关键是领会其所指。Metaphor的所指包括“字面所指”与“喻义所指”两个方面.两者在内涵、言说方式、相互关系方面都有丰富而具体的规定.现代诗意性的Met-aphor特别要求,以对于其字面所指的丰富解读为基础去领会其喻义所指。  相似文献   

11.
崖墓(此文所指系东汉崖墓)是凿崖为穴,人死葬尸穴内的一种葬制。因葬时已久,墓穴多裸露,墓内尸体无存。乡人认为古时“蛮夷”所居,传呼为“蛮洞子”,误。四川崖墓甚多,川南尤为突出,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宜宾地区裸露的约2000余,集中分布所属10县、市,形成许多崖墓群。认真进行探讨,对研究川南民族史及宜宾开发史实有助益。  相似文献   

12.
《教长的黑面纱》是美国19世纪小说家N.霍桑的名作,“黑面纱”的真正意义一直是读者争论的问题。然而,不管争论如何激烈,几乎采取的都是结构主义方法,作为能指的“黑面纱”,有确定的所指意义。但从解构主义观点来看,“黑面纱”的所指,必然具有不确定性,延异性.事实上利用解构主义观,通过对小说中“黑面纱”其所指的追问典型片段分析,发现“黑面纱”在追问中实现了“延异”,其所指具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3.
《教长的黑面纱》是美国19世纪小说家N.霍桑的名作,“黑面纱”的真正意义一直是读者争论的问题。然而,不管争论如何激烈,几乎采取的都是结构主义方法,作为能指的“黑面纱”,有确定的所指意义。但从解构主义观点来看,“黑面纱”的所指,必然具有不确定性,延异性.事实上利用解构主义观,通过对小说中“黑面纱”其所指的追问典型片段分析,发现“黑面纱”在追问中实现了“延异”,其所指具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4.
说“安”     
此文出彩不在于提出“安于糊涂”,那是老套路;也不在于“肾上腺素”的解说,此文不是科学小品。真正救活此文的是,在上述铺垫的基础上提出“积极式糊涂”——险胜!  相似文献   

15.
抒情化小说程度不同地淡化情节,不追求对生活形态的逼真再现,甚至不太注重小说故事的完整与人物性格的刻画。作者叙述的重心,是表达自己的生活体验与生命体验,抒发某种悠远深挚的情思。因此,抒情化小说在小说结构“散文化”的同时,小说语言的功能也由通常的“陈述—再现”向“抒情—表现”转向。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模糊,一个能指对应若干个所指或所指不明。语言的所指往往超越符号本身的所指,隐含在话语“群”所组成的“关系”之中。这样,抒情化小说语言在感情性特征上的变化,带来了小说语言本体价值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从语义、认知角度研究“自己”的语义所指,在以往从语义、语用等角度对“自己”所指情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连接两个“自己”有可能回指的名词和“自己”之间关系的动词来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动词从利益损益角度分为“受益动词”和“受损动词”,然后从动词所体现的动作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这个角度来确定“自己”的所指情况。  相似文献   

17.
此文出彩点是,在“我感觉到她的泪掉进了我的衣领里”之后, 写上“天空响起一声惊雷,下雨了”——同学友情,惊天动地。此文用“不当的家庭教育”反衬“同学友情”的主旨。可将此文的主旨改变为“家庭教育走出误区”,将文中的“她”改为“妈妈”,将文中的“那个人”直书“爸爸”——变旨后作文标题改为“爸爸,不哭”——预示“爸爸教育思想转变”。  相似文献   

18.
“这”、“那”指代词本身没有固定的含义,它们的意义随所指对象的变化而变化。“这”、“那”隐性回指最主要的特征在于指示代词的所指不是明显地出现,而是隐含(implicit)在语句的隐性所指对象中,是一种语义上的衔接。回指项替换先行项以后,意义也会随之改变,这给语言的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难。本文通过对一百万字语言资料的考察,主要探讨“这”、“那”类包括型、联想型和总括型三类隐性回指的所指规律或倾向性规律。  相似文献   

19.
保路运动堪称武昌起义的前奏,为首义成功创造了有利时机和条件。此次声势浩大的运动因路而起,为路而争。这条与7000万四川人利害相关的路到底所指何路?四川无铁路的历史什么时候才结束? 四川素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天府国”之称,近代西方列强更是“望眼欲川”。1888年法、英两国先后提出修筑滇越、滇缅铁路乘势延至成都的要求。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大肆在华抢夺铁路修筑权。以便  相似文献   

20.
在结构主义语言观里,语言是能指和所指相互作用而自成一体的符号系统。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是对应的,一定的能指代表一定的所指,两者不可能分隔。在语言运用过程中,能指和所指是不具备任何的独立性的。人们一方面习惯性地遵从语言符号中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固定关系;另一方面,对这种关系的长期不变又会感到单调和乏味,因此,要求新的语言因素的注入。这种要求较好地体现在现代诗歌领域。现代诗歌语言打破了能指与所指的单向对应关系,创造出各式各样的“单一的能指”对应“无限所指”的诗歌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