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孔雀东南飞》中“逆以煎我怀”句,课本注释为:“想到将来,我心里象煎熬一般。逆,逆料,想到将来。”《辞海》释这一句中的“逆”作“违背,背叛”。我认为《辞海》的注释才恰切,因为这样讲,“以”字的介词意义有着落了,介词后置的  相似文献   

2.
"即使"句的关系词语包括让步标和应接标,让步标的作用是表让步和表虚拟,应接标的作用是表示异中有同;"即使"句的句法关系包括两种不同情况:一种是A、B间的并列性逆转关系,一种是A、B间的因果性逆转关系,两种句法关系有同有异。  相似文献   

3.
某市一次高二年级历史期末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是孙中山的一句名言。下列各项中。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①康有为、梁启超坚持君主立宪主张②拿破仑颁布《民法典》③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多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4.
[试题] 试以“两人的手紧紧地一握”做文章的最后一句,写一篇结构完整的记叙文。[题解] 这是一个内容逆推型作文题目。题目给了文章的最后一句,“两人的手紧紧地一握”,要求根据文章的最后一句进行合理逆推:1.人物:文题限定了文中至少要有两个人物,而这两个人物又必须是  相似文献   

5.
逆假句是由“否则”连接分句所构成的复句。复句的前后分句不在同一个语义层次上,前分句还隐含一个小句。因此复句的语义原型是由四个“分句”(构件)构成的二重复句。复句的次类依据前分句和隐含小句的关系而确定,有条件式逆假句、原因式逆假句和选择式逆假句。复句的逻辑原型是两个等值的假言判断的合取,逻辑值为必要条件。但选择式逆假句与另两类的情况要复杂些.语义原型和逻辑原型都存在一些差异。文章还小议了邢先生对复句及小类的命名。  相似文献   

6.
另解法。小学应用题中有相当一部分可以找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答方法,当学生用某一种方法解答后,就可用另一种解法进行验算。互逆法。把未知条件当作已知条件,或把已知条件当成未知条件,改编成一道与原题成互逆关系的应用题进行计算,以检验其结果是否符合题意。等量法。抓住题中等量关系检验。如归一问题(包括双归一)应用题,可以抓住关键句“照这样计算”进行前后单一量是否相等的检验。这样即可检验列式是否合理,计算是否正确,又能加深对“照这样计算”的理解。代入法。把计算结果代入原式,检验原解是否正确,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列…  相似文献   

7.
在进行扩句与缩句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对自己扩充和紧缩的句子正确与否,心中无把握。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试行运用扩句与缩句的互逆关系来检验其正误的方法,效果很好。如:扩充句子“王明打扫教室”。学生把这一句扩充为“我和王明一起认真地打扫六年级教室内外”,认为只要添加了与原句有关的词语就行了。我们引导他们将所扩充的句子再进行紧缩,结果紧缩成“我和王明打扫教室内外”,这样的句子与原来句子的意思不一样了。通过对比,他们能够比较清楚地认识到,扩句不能乱加  相似文献   

8.
尹灿  邓云华 《海外英语》2012,(22):259-261
中动句是介于主动句和被动句之间的一种句式,它以主动形式来表达被动的含义。这样的句式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普遍存在,那么,这样的句式究竟有什么样的语用功能呢?对相关语料库的考察表明,英汉中动句主要有三大语用功能,即说明、情态、语篇衔接和连贯,而且这样的语用功能在认知上也得到了相应的展现。  相似文献   

9.
给文言文打标点符号,要做到句通意达,否则,令人费解。中师《文选和写作》课本中的《叙事》一文中就有标点不当的句子。原句是:“盖宜除跛者已下句,但云‘各以其类逆’”。“已”同“以”,“逆”,迎义。整个句子可译为:“应该除开跛者以下的句子,只要说‘各各用相类的情况去迎接(就可以了)’”。这里的“除”是个介  相似文献   

10.
正每一篇文章都是由字、词、句、段组成的言语形式。在阅读教学中,有必要围绕"怎样写""为什么(不)这样写""还能怎么写"等问题来设计和反思,促使阅读教学真正经历逆分析和顺分析的思维过程,将静态的文本转化为动态、开放的文本,让阅读教学真实地在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之间"走个来回"。一、怎样写课堂上,教师经常用"你感受到什么?你是从  相似文献   

11.
长难句翻译是阅读和翻译石油科技英语文献主要障碍之一。通过分析石油科技英语长难句的三种语言特征:专业术语多、工作原理抽象、句法结构复杂,探析石油科技英语常见长难句句型的翻译方法:定语从句、被动句和其他复杂长句。常用的翻译方法有:顺译法、逆译法、拆译法、增补法、省译法、转换法。定语从句多使用拆译法,被动句多为被动句变无主句,其他复杂长句多使用顺译法和逆译法。  相似文献   

12.
一、定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依依惜别的深情》一文中有这样一句:他们可以承担一个浩大的战争。查《现代汉语词典》可知,“个”用作量词时,用于没有专用量词的名词。“战争”有它的专用量词“场”、“次”,因此句中的“个”用在“战争”前修饰不当,可换成“场”或“次”。二、动宾搭配不当。《故乡的榕树》中有这样一句:  相似文献   

13.
有一种诗叫"逆挽诗",起句平常,甚至让人感到十分粗俗,可后半部分语意陡转,别开生面,让人耳目一新,它常以前面的"平铺直叙"衬托后面诗意的"奇峰突起"。"逆挽"是文学创作(语言艺术)中的一种技巧,它能使作品(语言)跌宕起伏,曲折有致,达到以奇巧取胜的艺术效果,远胜于平铺直叙式的表白。我国古代诗史中有不少精彩的"逆挽"之诗作。  相似文献   

14.
基础训练中,经常有这样的练习,要求同学们按一定顺序调整成一段通顺的话。如何调整这类句子呢?一、首先要找出开头句。看看哪一句是表示事物发展的第一步,或是全文的总起句。  相似文献   

15.
毛遂自荐     
刘梅 《初中生辅导》2006,(19):74-76
有一句俗话说"是金子总会闪光".在中国有一句成语叫"毛遂自荐",指的就是这样一件事.  相似文献   

16.
<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人们熟悉和喜爱的名篇,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是一句质朴无华的叙述,貌似平淡无奇;且夹在描写桃花源美妙境界的精彩语段中,却与之无甚关联,似乎是不经意之笔,甚至显得"多余",因而往往被人忽略。然而,仔细思量,又令人颇觉"逆情悖理"。  相似文献   

17.
《一夜的工作》中有这样一句话:“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这是个细节描写,主要表现了总理工作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但为什么总理每看完一句话就要画一个“小圆圈”呢?  相似文献   

18.
<正> 何为逆挽?请看朱元璋的一首诗。诗的前两句是:“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平心而论,这两句俗不可耐,毫无光彩。但诗的后两句却异峰突起:“三声唤出扶桑  相似文献   

19.
向立平 《湖北教育》2006,(12):64-64
经常听到老师和家长有这样一句口头蝉,“你不是吃菜的虫”。就是这样一句可能是不经意的话,不知扼杀了多少人的创造力,也不知伤害了多少人的心。虫者,无所作为也;不是吃菜的虫,更是不屑一顾。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名小学生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说蚯蚓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如果把一条蚯蚓  相似文献   

20.
在无连接词复合句中有这样一种句型 ,即后一分句中带有代词это ,并且概括了前一分句的整个内容。根据两个分句之间的意义关系 ,这种复合句可分为两种情况 :后一分句补充说明前一分句内容的复合句和后一分句对前一分句内容作出评价的复合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