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4-1955年,在全国批判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运动中,《文艺学习》刊发了社论、读者来信来稿综述、红楼梦人物杂谈、文艺学习座谈等栏目的文章。这些文章在立场、目的、语言诸方面表现出《文艺学习》对《红楼梦》研究批判的主要特点,从中亦可得到当时关于《红楼梦》阅读的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黄河颂》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歌词三首》其中之一。歌词节选自《黄河大合唱》第二章,作者光未然。讲授本课时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地理教科书上说黄河注入渤海,可是为什么歌词是‘从昆仑山上奔向黄海之边’。是不是作者写错了?”我带着这个问题走进图书馆,翻找资料时又发现作者在《黄河大合唱》第三章《黄河之水天上来》中描述黄河“注人浩浩的东海”。  相似文献   

3.
巴金说1955年7月号《文艺月报》印数"二十多万份",这与实际十五万份的印数有出入,巴金对《文艺月报》印数"二十多万份"的说法从何说起,这说法是否有背景和来历,这是个待解之谜。事实表明,1955年7月号《文艺月报》的印数突变与张春桥有着极大关联。解释《文艺月报》1955年7月号印数之谜,及由此将相关事件一连串揭开,可助于对巴金结怨于张春桥的事实清楚地了解;而只有清楚了他们结怨的原因,对巴金向张春桥、姚文元"亮剑"的来龙去脉和他"文革"中的遭遇等问题,也就不会感到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相似文献   

4.
既往的《红楼梦》研究著述多从社会历史批评和文本解读的角度进行剖析,而很少从文化生产、消费的视角对之进行审视和研究。《红楼梦》在创作与生产上呈现出了商业生产与文艺生产交错复合的局面。《红楼梦》最初仅在曹雪芹的至亲好友之间流传,商业化的运作极大促进了它的流通与传播,近年来《红楼梦》的传播形成了书籍、戏剧、电影、电视、绘画、网络等多种形态并存的立体多元的传播态势。《红楼梦》早期的读者和消费者多为文人墨客。之后,在书商的推动下,它日益普及。当代《红楼梦》的消费已远远超越了单纯的文学欣赏,形成了文学意义接受、商业消费交错缠绕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阐述了文艺"为什么人服务"、如何服务人、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以及文艺的批评标准等理论问题,论述了文艺具有政治性与艺术性相统一、人民性与大众性相融通、普及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等特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分析《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文艺思想,将文艺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融合探究,充分发挥文艺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傅雷家书》包含着深刻而广泛的文艺美育思想,尤其表现在音乐、文学及雕刻、戏剧、绘画等几个方面,通过对《家书》中文艺美育的方法及思想的分析,得出了文艺美育的目的是培养完善人格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50、60年代"政治第一,文艺第二"的社会观、文艺观造成的政治话语/革命话语主导了一切,政治意识形态规范了文学秩序。"十七年"文学都打上了"红色"的烙痕,《青春之歌》的显文本也笼罩着这层革命红色光环。从文本当时的阅读实际效果来看,《青春之歌》真正打动一代青年读者的不是林道静成长中的革命故事,而是它的潜文本中所隐蔽的林道静与三个男人的爱情故事,这也正是《青春之歌》具有长久艺术生命力的内在奥秘。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流行的"红色经典"热潮也为我们重新解读《青春之歌》提供了有利的契机。抛开革命故事的外壳,本文试图从叙事学角度出发,来探究《青春之歌》的爱情模式。  相似文献   

8.
《文心雕龙》有五分之一的篇目谈到了《楚辞》,并设专节讨论屈原。《文心雕龙》深刻论述了《楚辞》的意义和价值,进而从理论上肯定了屈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文心雕龙》全面分析了《诗》、骚之同异,肯定了屈原"自铸伟词"、追求新变的文学史意义;《文心雕龙》还从"诡异之辞"、"触类而长"、因方借巧、"重沓舒状"等方面总结了《楚辞》的审美特质。《文心雕龙》的《楚辞》批评,直观地传达出了刘勰本人进步的文学史观,而且对六朝的文学创作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地理教材将"黄河的治理与开发"安排在《中国的河流与湖泊》一章中,是自然环境中河流部分的一个个案。从人地关系上看,本节自始至终贯穿一条主线——黄河和人类的关系,探索黄河的水文特征及黄河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从内容选材上看,本节是在了解了我国河流的基础上按照"不求系统、突出个案"的设计思路,重点讲述了黄河,做到了点面结合。【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播放《黄河大合唱》歌曲视频,朗读李白《将进酒》中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环节一:寻找黄河——黄河在哪儿首先指导学生读图找出黄河在中国的地理位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黄河的水文特征。其次指导学  相似文献   

10.
《黄河大合唱》作为中国延安文艺创作群体创作出来的第一部合唱套曲,无论是音乐艺术本身,还是其文化内涵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文章从套曲形式、音乐曲调、歌词意境三个方面入手,探讨了《黄河大合唱》具有"西为中用"、"曲调的民族性"、"抗战、爱国"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