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场经济”昨天似乎还是个“资本主义”的代名词,今天却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载入了国家的根本大法。实际上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理论突破。 邓小平同志指出:“必须从理论上要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是计划、市场这样的内容。”“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今传媒》1997,(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媒体的根本特性文/北京·王钟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市场经济就运行机制而言,并无姓“社”姓“资”的区别,“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  相似文献   

3.
市场报作为一家专门反映市场、研究市场问题的经济报纸,在今年改出周三刊对开大报后,紧紧抓住“市场”这个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关键,站在培育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高度和深度,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特色鲜明,受到来自各个层次的读者的好评。更加解放思想扩大宣传报道视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建立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加快培育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把企业推向市场,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正如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所说的那样,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这是我国十四年来理论认识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其影响意义深远,对新闻理论界、教育界亦产生了强大冲击波。如何正确对待这一历史性转折,成了人们争相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老师们在岁末辞旧迎新之际举行了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我国的新闻事业”研讨会,对此展开了热烈讨论。一、重新审视原先的新闻理论与观点博士生导师宁树藩教授在研讨会上说:过去人们通常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特征、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特征,现在看来并非如此。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而不是区分“姓资”、“姓社”的标志,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从根本上  相似文献   

5.
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大家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新闻工作者所面临和关心的问题,这个问题过去一直存在着争论,请你简要谈谈这方面的情况。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其实这不是一个新问题。早在1979年11月26日,小平同志接见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副总编辑时就说过:“说市场经济只限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搞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985年接见美国企业家代表时,小平同志又重  相似文献   

6.
今天,人们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等概念已习以为常,一般不会去考虑这些概念是由何人和何时最先提出的。如果从经济范畴是经济关系的理论表现即其抽象的常理去思考和推断,很容易认为,“资本主义”一词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及其经济关系的产生而产生的,“市场经济”也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出现而出现的。但事实却并不是这样。 “资本主义”概念比资本主义实践、“市场经济”概念比市场经济实践在出现的时间上要晚得多。这与“社会主义”概念的出现远远早于社会主义实践的情况正好相反。 两方国家的某些学者对 “资本主义”一词最先由何…  相似文献   

7.
90年代失落·分化·多元阅读 90年代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全新的阶段。 1992年春季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强调了“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以及判断姓“社”、姓“资”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以此为思想和理论基础,1992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明确了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此所有制结构由国家(集体)所有制的单一模式转变为多种  相似文献   

8.
资本主义有资本主义的新闻自由。社会主义有社会主义的新闻自由。社会主义高级阶段有高级阶段的新闻自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初级阶段的新闻自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闻自由和资本主义新闻自由存在着“质”的区别,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鼓吹资本主义的新闻自由是犯原则性错误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闻自由和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的新闻自由存在着“量”的差别,谁不承认这个差别,“盲目求纯”就会犯“左”的错误。  相似文献   

9.
王建辉先生在《出版科学》 2000. 4撰文,通过与传统出版的比较,阐述了“现代出版”的内涵,文章认为,现代出版在如下 5个方面体现出与传统出版不同的特征:   1.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近代以来的出版其实也是市场经济范畴的,不过那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出版的主流发生了变化,走上了计划经济的轨道。传统出版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它以计划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而现代出版以市场经济为前提,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出版是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以市场作为自己的终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不仅成为…  相似文献   

10.
编辑是出版工作的重要环节,与印制、发行、宣传等构成出版经济流程的循环系统。所谓编辑主体,则是指通过选题、组稿,对即将投入出版生产的各类书稿进行审读、加工的职业劳动者。编辑的市场营销观,直接制约和影响编辑主体劳动价值的实现,制约和影响出版企业整体经营战略的推进。编辑在市场空间中的角色定位市场是编辑主体的职业劳动空间。在产品经济、计划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年代,编辑主体与市场运行之间的联系几乎被隔断,出版物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实现,听命于“征订包销”这种单一的经营方式。于是乎,有些人荣于出版家,耻于出版商,甚怕在涉足流通即市场之后沾得一身“铜臭”;有些人醉心于“书斋型”、“家庭式”的编辑劳作,唯恐文人的清高会在市场的搅拌下扭曲变形。缘此作进一步分析,这种变态心理中实际上内含了这样一种模糊的思维定式:即出版商是资本主义的,出版家是社会主义的。包括编辑劳动在内的出版经营被人为地刻上了“姓社”、“姓资”的烙印。历史和现实给出的正确结论是:出版商并不仅限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土壤,同样也适宜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土壤;从出版文化积累的层面上审视,出版家未必就是社会主义的“专利”,在资本主义错综复杂的文化环境中,同样也不乏有为积累和...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问题》1984年第1期刊登李哲的文章中提出,社会主义不存在“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买方市场、卖方市场是近来引进的术语,原来指的是资本主义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涨落趋势。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所谓买方市场,就是“在能弥补有代表性的生产者的平均成本的现行价格下出现的供过于求的市场情况”。所谓卖方市场,就是“按照时价,求大于供的市场形势”。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这一概念纯属于资本主义范畴,它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12.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如何看待我国二十多年的改革之路?如何看待下一步改革的突破口和重点?如何抓住机遇推进改革实现更大发展?记者采访了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计划”二字被深深打上意识形态的烙印回忆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平凡历程,高尚全十分感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是把“计划”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提出来的,把“计划”转向“市场”是很不容易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是政府作为主体,主要通过计划、行政手段来配置资源。多年的实践证明,这种体制没有活力也没有效益,由于靠少数官…  相似文献   

13.
所谓社会主义市经济,就是通过市场经济实现社会主义理想.在这个大市场中,当然也包括诸如期刊市场这类精神产品的市场.只有两个文明一起抓,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才能顺利地实现.这里,有两个经济概念必须澄清.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应当把“计划经济”即高度集中的指令性产品经济作为改革的主要对象.但是,“经济计划性”作为最一般的经济活动方式,即各种经济计划,是我们一切经济活动非有不可的属性.进一步说,“宏观调控”是属于现代市场经济范畴之内,不是什么外来的“看得见的手”.经济立法、执法是政府应有之事.如果我们混淆了这两个基本的经济概念,且不说改革无法深入,就连起码的物质和精神生产也将无法维持正常水平.因此,加强宏观调控,依法治刊,是建立和完善期刊市场的必要手段.这不仅是理论上的逻辑,而且也为眼前的实践所证实.脱离了宏观调控,以为走向市场就是放任不管,必然会使期刊市场处于无序状态,轻则造成期刊布局、结构不合理,出现浪费精神生产力的现象;重则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局,引起“一手硬、一手软”,甚至带来“千里金堤,溃于蚁穴”的危险,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出现的“办报热”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推动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在肯定其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办报热”带有不可避免的负效应。办报纸有其特殊性,一方面,“办报热”发生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阶段,原先计划经济的一套正在摆脱,而新的法规和法则还很不健全;加上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和局限性,负效应不可能不在“办报热”中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15.
期刊市场亟需宏观调控周祥斌从两个经济概念说起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通过市场经济实现社会主义理想。在这个大市场中,当然也包括诸如期刊市场这类精神产品的市场。这里,有两个经济概念必须澄清。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应当把“计划经济”即高度集中...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到底能否等同于“商品”,还有一个问题必须分辨清楚,即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新闻的本质属性问题?弄清这个问题,对于正确把握新闻宣传与新闻改革的方向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当然不能仅从人类的新闻事业发展的一般历史事实出发,简单地归结为“商品”二字,而应当以马克思主义的新闻理论,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紧密联系现实的社会生活与新闻的实践,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探讨。其实,这道理也是非常清楚的,新闻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不可能失去同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密切关联与制约,不可能不受、也不可能不发挥对这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影响。所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资本主义的时代条件下,在无产  相似文献   

17.
谈编辑培训与市场经济梁子杰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届三中全会又为我们绘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伟蓝图。我国的出版事业在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基本前提下,也势必要走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  相似文献   

18.
今天我们对“何以解忧,唯有改革”、“计划和市场只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和方式,而不是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等小平同志的精辟论断早已耳熟能详,然而,当1991年《解放日报》在署名“皇甫平”的评论中首次采用这些观点时,却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图书出版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出精品,打品牌,创名牌”成为每个出版社求发展必练的“真功夫”。出版物的精品是优秀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是思想性、学术性、可读性的高度统一;是时代特征鲜明、选题内容精辟、市场定位准确的综合体现。精品不等于赔钱,出版社更多的努力应放在策划大众精品上。精品也不等于“完美”,需要在发行过程中不断听取读者意见,并根据反馈信息不断进行修订充实。品牌一词,人们并不陌生,而图书品牌近两三年才被醒目地提到各类报刊上。这种品牌意识的觉醒代表着一种崭新的出版观念…  相似文献   

20.
王素琴 《云南图书馆》1995,(1):15-16,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解决图书馆事业发展经费?这是图书馆界普遍关注又众说纷纭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计划与市场并行,开源与节流并重,多途径、多渠道综合解决图书馆经费”的基本,设想,并对“开源”与“节流”的具体内涵进行了初步的阐述,进而证明了“计划与市场并行,开源与节流并重”不仅有利于缓解图书馆经费不足的当务之急,也是从根本上改善图书馆状况的长久之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