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教育 任重而道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谌红桃 《宁夏教育》2004,(7):114-114
人最有价值的就是生命,对人的尊重,对宇宙的敬畏,最基本的就足尊重生命的存在,生命具有不可重复性?一位日本教育家说,我们要培养“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他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教育话题——生命教育。不仅日本,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已认识到在科技迅猛发达的社会里,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尊重是什么?“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特的东西,也称为个性。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价值的尊重,最基本的就是尊重生命的独特性。”这是《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一文中的一段话,它从教育的角度解释了“尊重”二字。  相似文献   

3.
人都有被尊重和赏识的心理需要,这是人的价值和尊严的重要体现。尊重,包括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不同形式的生命。尊重自己.就是珍惜生命,不做自我毁弃之事;尊重他人,就要认真对待所有的人——包括我们不喜欢的人,以及不同形式的生命。现代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4.
重读《论“文学是人学”》依然使我震撼、令我感动,这除了理论本身的深刻魅力,重要的还有文字间流淌出来的作者的精神气质的魅力。也许对钱先生而言,提出“文学是人学”这一理论,与其说是思辨的结果,还不如说是他的自我生命感悟的自然流露。不论是在《论“文学是人学”》中,还是在钱先生别的著作中,我们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人道主义精神就是他生命流程中的血液。人道主义的核心,用钱先生的话说,也许就是“把人当做人”。这一方面是指尊重自己,另一方面是指尊重他人。在钱先生的文章中,能看到他一贯的对自我内心的真诚尊重,对他人以及整个人类世界的坚定热忱的信心。 尊重自我,尊重的是自我心灵世界的真实声  相似文献   

5.
生命教育作为探究生命中最核心议题的教育,其内涵是关注人的生命,关注人的生命存在的价值,还包括理解生命、保护生命、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以及敬畏生命,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生命,并尊重他人的生命,进而珍惜人类所共同生存的环境。  相似文献   

6.
从2005年到2014年,联合国将在全世界推广“教育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什么是“教育为了可持续发展”?其核心内容就是四个“尊重”:尊重他人——包括当代人和后代人,尊重差异性与多样性,尊重环境,尊重我们星球上的资源。尊重是人与人彼此之间的一种修养。  相似文献   

7.
生物学教育的意义是什么呢 ?我们以为恐怕至少不能、绝对不能缺少了对所有生物“生命”的认识、理解和关怀———无论对动物 (包括人 )的生命 ,还是对植物的生命 !然而类似清华学子刘海洋用硫酸泼狗熊的一些邪恶事件所反映出的 ,何啻是由自命“最有灵性”的生物“人”所导演的生物悲剧———生物学教育的悲剧 ?从这里转载的“熊”给“人”的公开信里 ,我们又能获得一些什么呢 ?至少 ,您不会没有感想吧 !本刊殷切地期待着您就此发表意见。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借助大家的智慧 ,找回失落了的生物学教育的真正意义 !  相似文献   

8.
生命教育:班主任的一个重要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命教育是一种引导个体了解、体会和实践“爱惜自己,尊重他人”的价值性的教育活动。生命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了解人生的价值、目的和意义,进而喜爱生命与人生,珍惜生命与人生,并能够尊重自己、他人、环境及自然,促进自我能力的充分发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有意义的人。所以实施生命教育不仅可以教育学生尊重生命、肯定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以更好地实现自我、奉献社会;而且可以避免他们不爱惜生命、自我伤害等行为的发生。随着当今社会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在绝大部分学生积极进取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清醒地看到,由于一些消极因…  相似文献   

9.
尊重是一种胸怀,一种美德,一种风度,一种情怀,一种力量。从人的角度来看,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人格尊严辩证否定的发展史。尊重,就是尊重人的自然生命,尊重人的社会生命,尊重人的精神生命,只有尊重他人,才能从他人那里得到尊重,尊重他人是快乐的,被他人尊重是幸福的。尊重教育的本质就是尊重人性。  相似文献   

10.
“汶川特大地震让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也见识了生命的坚强。我们要积极投身到丰富的‘三生教育’活动中去,感受生命的珍贵,学会关心,懂得感恩,尊重他人,乐于奉献,把自己培养成爱生命、懂规则、善沟通、会约束自己、能宽容他人的人格健全的人。”这是昆明市春城小学六(2)班学生张一夫在课程启动之初对“三生教育”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生命是最可宝贵的,这里不仅指人的生命,这世界上所有具有生命的东西,哪怕一只蚂蚁,它都有维护自己生命的权利。“人是万物的灵长”、“人是万物的主宰”,这些都是人类封给自己的,谁赋予你居高临下的权力?在所有的生命面前,万物都是平等的。所以我们人类尊重自己的生命,就要尊重世界上万物的生命,尊重万物就等于尊重自己。  相似文献   

12.
我校从2003年5月开始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我们把生命教育的目标定位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提升生命价值。珍爱生命是现代人应当具备的素质。生命教育旨在追求从生理、心理和伦理三个层面对学生进行和谐人格、人文精神和科学思想的教育,帮助学生适应与处理几个重要关系。一是个人与自我的关系: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珍爱生命、发挥潜能、实现自我;二是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关心他人、同情弱者、尊重与珍爱他人的生命;三是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尊重生命的多样性、亲近自然、保护环境;四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关注社会的变化,关注人类…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心理品质对于一个人成长、成才、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任何学科教学的过程中都应该注重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同样,在美术课教学中,也可以在这方面大有所为。我们要教育孩子做一个自尊的人,只有自己尊重自己,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那么,自己尊重自己的首要体现就是尊重自己的生命,尊重自己的时间。做好这一点就是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在美术课上就应该做与美术课有关的事情,这才是尊重自己的表现,同时是尊重老师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 ,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很多人把物质财富当作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孜孜以求 ,而“生命”在人对财富的追寻过程中渐渐地被忽视了。不尊重生命、轻视生命的现象似乎变得日益严重 ,而这种现象已经波及到校园。多年来 ,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校园根深蒂固 ,面对升学的压力和生活情感的困惑 ,一些学生自暴自弃 ,离家出走 ,甚至自我舍弃生命或残害他人 ,这些悲剧的出现 ,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这也是当前素质教育培养健全人格的需要。1 生命教育的内涵生命教育就是使学生认识生命 …  相似文献   

15.
一、为什么要开展生命教育 教育是什么?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追问。现行的教育不仅使学生体验不到生命的乐趣,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还导致大量学生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珍惜自己的生命。  相似文献   

16.
幼儿生命教育是指以3—6岁幼儿为教育对象,从对生命本质的探求开始,让幼儿认识和尊重生命,肯定自我价值,培养一颗感恩的心,勇敢面对挑战,努力关注并照顾自己、他人和世界。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渺小与脆弱。习近平总书记亲赴武汉视察疫情时提出了“要把人的生命和安全摆在至高无上位置”的重要思想。《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可见,对幼小的儿童开展生命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一、设计思想 学生对个体生命从出生、成长到死亡的自然历程认识不清,生命质量不高,生命无价值无意义,甚至自杀、伤害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事件时有发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生命的存在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因此,在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尤其是死亡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死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明白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生命历程的自然过程,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独特性、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同时,通过思考“死”来反观“生”,理解“生”与“死”的关系,从而实现海德格尔所说的“向死而生”,达到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实现生命价值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8.
王凯 《甘肃教育》2011,(13):89-89
我们常教育学生要尊重他人,尊重自己,那么究竟什么是尊重?其实,尊重的范围很广泛,它包括自我尊重和对他人、对社会,甚至对自然的尊重。那么,教育中要不要尊重呢?有人说,学生当然要尊重老师,其实,学生也需要被尊重,也就是教师要尊重学生。  相似文献   

19.
(一)各类资料显示自杀已成为15~35岁人群死亡的第一原因,近两年,还呈现出明显的低龄化趋势。校园暴力、吸毒等亵渎生命的行为时有发生。因此,关爱生命教育刻不容缓。人总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独立的生命个体存在于世界上的,生命的积极活动构成了人的生活,而学校将学生的生活简单地物化、量化、功利化。那么作为个体生命的意义又在何处?这些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获得了先进的知识,然而缺乏最根本的道德意识———关爱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对幸福有执著的追求。其实,假若生命都失去了,还谈什么意义的实现呢!所以,生命教育首先是珍…  相似文献   

20.
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这个全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 ,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就是应该教学生学会什么?一、教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关心生存教育是社会发展对人类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 ,作为一个社会化的人 ,学会生存是每一个进入社会的个体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这种要求具体表现在 :“学会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 ,作为社会的人 ,必须懂得自己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感 ,并以此为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使自己的行为有利于保障和改造人们的生存条件 ,这实质上就是人们怎样“学会做人”的问题。在人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