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走产教结合的道路,而产教结合的核心是“产业化”,劳动力市场的确定与发展,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市场属性和市场价值,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产业化,已成为可能和现实。  相似文献   

2.
当前 ,教育产业化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同时 ,党中央国务院也制定了优先发展教育产业的方针政策。教育产业化 ,主要是指教育需求的产业化和产出的市场化。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成人高等教育如何走上产业化的良性发展轨道 ,已成为一个十分迫切的现实问题。一、成人高等教育实现产业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产业化是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也是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表现。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之所以能够获得很大发展 ,是因为顺应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在即将到来的…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产业化不能和商品化划等号,它并不排斥教育的公益性,它是产业性和公益性的统一,因此,它仍具有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社会主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但教育的发展总受到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制约,因此现阶段高等教育办学的具体目标和宗旨是为我国各行各业,各部门培养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而高等教育实现产业化是实现这一具体目标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所以,教育产业化与教育最终目标是辩正统一的。  相似文献   

4.
教育产业化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人高等教育产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和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要实现成人高等教育产业化,就必须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完善教育法规,使成人高等教育产品私人化。同时,实行成高等教育产业化,还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办事。  相似文献   

5.
论正确实现高等教育产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一开始就走上了歧路。高校扩招,降低了入学水准,高额学费超过了一些普通家庭的承受能力,办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澳大利亚实施教育产业化的成功之处在于大量吸纳外国留学生。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充分发挥尖端科学技术群体的优势,“教育产业化”的巨大经济效益极大地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必须清醒地充分地认识高等教育具有事业性和产业性融于一体的双重性质。正确地实现高等教育产业化,促使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6.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改革的强大动力,对提高基础教育水平,推进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面对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化、网络技术发展和信息化、城市化的发展,必须通过教育信息化拉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理论出发,介绍了当前教育城域网现状及发展愿景,当前教育城域网建设中所应用的较为典型的技术方案,以期为广大教育信息化工作者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产业化,是启动精神消费的手段。教育产业化是一个发展方向,同时也是不容错失的机遇。推动教育产业化进程,需制定具体的可操作的法规,让各种投资领域倾斜于教育,打破目前高校垄断经营局面,实现教育产业化的同时,使教育服务的那部分社会化,推动教育产业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教育产业化的特殊内涵及其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把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当作一门产业来经营,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的产业化是顺理成章的。我们认为,教育产业化在我国具有特殊的内涵,只要我们严格界定和把握其发展方向,我国教育产业化就有着光明的前景。教育作为产业是自然而然的。从经济角度看,只要教育部门占用了经济资源,有一定的就业规模,存在投入产出关系,教育就是产业。教育发展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借鉴和引进市场经济机制,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遵循商品经济、产业经济和市场经济规律。最关键的问题还是教育的核心主体怎样实行产业化、实行什么样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9.
吕洪 《中国培训》1998,(6):58-58
对职业技术教育产业化集团化发展道路的思考文/吕洪职业技术教育产业化集团化发展的理论基础经济理论中的“规模经济理论”、“系统化理论”和“有序化理论”告诉我们:职业技术教育应该走产业化、集团化发展的道路。1.规模经济理论认为,随着生产批量的扩大、单位成本...  相似文献   

10.
论区域性高职教育与市场经济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的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体现。区域性高职教育通过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促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时,区域性高职教育的发展,一方面受市场经济的制约,另一方面应遵循市场经济原则。因此,要协调好区域性高职教育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两者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1.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伴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发展以及产业发展与变迁的特殊的教育形态。它是教育行为,同时又是经济行为。不论其培养目标、发生与发展的动因、运行的模式与轨迹,以及对其评价的原则与标准都与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有着很大的区别。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强调它的岗位性和就业性,紧紧贴合经济与产业的发展与变化,具有鲜明的产业化特征。了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产业化特征,不仅对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12.
论教育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产业化是产业知识化、知识商品化的必然趋势,是市场经济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教育“成人”、“成才”的双重目标又决定教育产业化是有条件、受控制的。教育产业化和教育人文化都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非义务教育产业化”、“义务教育非产业化”,都是不恰当的。控制在社会效益所能允许的范围内,是教育产业化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原则。在改革和发展中加以规范和完善,才是对待教育产业化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13.
教育机器人是服务机器人中的一种,不但肩负着知识、技能与技术的传递与传承,同时也是改进学习、优化效能、促进交流的智能化工具。它在中小学、大学、研究生甚至产业端等人才培训与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机器人产品功能无法与日益细分的用户群体和多样化的需求之间实现精准匹配和无缝对接。为此,在教育机器人产业化进程的背景下,文章对工业机器人产业化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然后就国内外现状、未来市场定位、发展新模式新业态、产业化路径等诸多问题进行了必要的探究。  相似文献   

14.
技术市场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重要渠道,是实现科技资源配置、促进产学研用合作、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北京技术市场繁荣发展,在活跃技术交易、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全国创新战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当前教育中存在着经费短缺。效率低下、质量不高等诸多问题。针对这种现象,近来人们提出了实行教育产业化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我国教育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教育的非产业化运行造成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把教育推向市场,主要由市场而不是由政府来配置社会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的产业化运行。我们认为,发展教育产业,实行教育产业化运行是改革现行教育的一种很好的思路,对于解决教育发展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教育产业化并不是教育改革的全部,发展教育产业还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第一,发展教育产业应…  相似文献   

16.
产业是远程教育的事业属性,远程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是其定位问题。文章从彼得斯的远程教育工业化理论入手,探讨了远程教育的工业化特征和服务产业本质,比较了远程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制造业模式”与“服务业模式”在产业特征和教学特征上呈现的差异,提出了远程教育的产业化发展应当将工业化特征与服务产业本质相结合,在从注重规模、扩大教育机会向注重服务、提升教育质量的产业化变迁的同时,实现远程教育机会与质量双赢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高校需要超越创业教育的功利性认识,面向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优化高校创业教育方式,充分发挥高校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推动中的作用,通过创业教育有效地实现知识生产、技术转移、产品研发以及产业发展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8.
教育产业化·产业教育化·产学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与产业的关系日益密切,教育产业化与产业教育化,已成为现代教育与现代产业发展的一种趋势。教育产业化,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产业教育化,是产业竞争与生存的迫切需要。产学合作使教育部门与产业部门在人才培养上优势互补,确保学以致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科技开发上优势互补,确保学校的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产业部门的生产力;在创办产业上优势互补,确保联办产业为企业和学校增加经济收入,因而它是实现教育产业化与产业教育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加速推进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本科以上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建立健全完整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研究和制定一系列有利于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勇于面对市场挑战,实行产业化办学。  相似文献   

20.
本又以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为背景,以马克思的劳动力学说、人力资本理论和知识产业理论为教育产业化的三大理论基础,对于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内涵、特点、意义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论是:“教育是知识产业”,进而提出了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四种实现形式和发展中国高等教育产业的七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