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主题班会是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但传统线下主题班会形式单一、内容平淡、缺乏创新,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育人效果欠佳。为更好地发挥主题班会的育人作用,文章以主题班会为研究对象,将线上数字化教学资源和线下教学活动有机结合,提出线上线下混合式主题班会的策略,以期提升主题班会的思政教育效果,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主题月班会指在道德教育中,每月围绕一个主题对学生实施教育而组织的班会。我校从2010年初开始关注主题月班会的研究,创新主题月班会的形式和内容,通过主题月班会研究课、公开课等,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3.
主题班会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与思想教育的主要的途径,辅导员根据教学要求、学生思想动态和当前重要时事,确立一定主题,以班干部为主要组织者和策划人,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教育学生、让学生自我思考的目的。本文主要从主题班会的前期准备、中期进行和后期关注三个方面对如何开展好主题班会进行简单地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真德育"是时刻关注学生成长的德育,关注学生的真情实感和真实生活。江苏省盐城中学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涯规划主题教育,立足班会主阵地,开展主题班会和特色班会活动,抓好榜样示范教育等途径,聚焦学生的"思想本真""心理本真""理想本真""习惯本真""规则本真""渠道本真"以及"方式本真",让德育重回本真,不断追求着教育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5.
主题班会作为班级德育工作的一种有效形式,肩负着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和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使命。开好主题班会,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建设和谐班级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21,(84):7-9
主题班会作为一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借助主题班会活动的开展,能够为学生打造一个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让教师更加方便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鉴于此,在整个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期间,需要教师对主题班会活动的组织和举办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通过组织举办学雷锋、防欺凌、读好书、缓焦虑、表内心等多项主题班会活动,从而让学生在实际参与的过程中受到教育,以此来提高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不知如何确定和选择班会主题怎么办?庐江高职业中学陈龙生召开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是加强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途径。而确定租选择主题又是开好主题班会的关键所在。多年来,我是怎样确定和选择班会主题的呢?总的指导思想是,主题班会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为班...  相似文献   

8.
怎样开好主题班会李兆平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围绕着特定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它源于学生,演于学生,受益于学生,是学生喜欢的一种集体教育形式。因此,开好每一个主题班会对提高德育实效性具有重要作用。那...  相似文献   

9.
主题班会是对中学生加强思想教育的主阵地。作为班主任,应对如何上好主题班会进行不断地探索,并想方设法使其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在主题班会的形式和过程上本文作出了较为详细的探讨,并结合几个案例进行了剖析。让学生将班会变成“我们”的班会,让班会为学生的发展撑起一片温馨的蓝天。  相似文献   

10.
陈建军 《教师》2012,(11):8-9
高校主题班会教育是大学生德育开展的有效形式和重要载体,可当前高校主题班会开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主题班会教育要以人为本,要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就必须对主题班会进行系统化建设,在发挥学生创造性基础上,实现主题班会动态生成,实现主题班会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主题班会是一种常见的班会类型。主题班会是指围绕某个主题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班会;其组织形式是围绕一个主题,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学生组织、主持,全班学生参与,通过集体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班级活动。它可以用一节课甚至几节课去进行。主题班会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良好载体,是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体验、自我反思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12.
主题班会是班级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是班主任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的一种班会活动.通过主题班会来澄清是非、提高认识、开展教育,促进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13.
范华凤 《文教资料》2014,(28):113-114
主题班会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重要载体,可当前高校主题班会开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高校主题班会的开展应该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前提,遵循学生成长的阶段性特征,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班会教育活动。丰富主题班会内容,创新主题班会形式,增强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主题班会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形式,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发现自我价值,提高综合素质的载体。高校必须结合时代的要求和当代大学生主体的特点,建立一套规范化、系统化的主题班会体制,创新班会的内容和形式,这样才能发挥高校主题班会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围绕确立的教育主题由班委会组织开展的一种自我教育的班级活动,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身心成长。与时俱进,踏准“时代”的节拍开班会,以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问题为主题的班会学生更加喜欢,并能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让学生从中受熏陶,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良好的班风的形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那么,怎样组织和召开主题班会,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教育作用呢?  相似文献   

16.
陈辉 《成才之路》2014,(5):21-21
正主题班会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形式,也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增强学生团结协作意识的重要阵地,能够助力学生成才。一、遵循成长规律,整体规划高中主题班会框架,科学设计主题序列主题班会作为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其设计规划也应遵循这一规律,合理构建整个教育阶段的框架。高一第一学期,主题班会注重宣传校纪校规,加强思想教育,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系列主题班会。高一第二学期,主题班会重培养责任感,强目标确立,开展《追寻生命的意义》系列主题班会。高二,高  相似文献   

17.
王其成 《班主任》2000,(1):45-45
主题班会是班级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主题班会来澄清是非、提高认识、开展教育,对良好班风的形式,乃至学生的健康成长,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主题班会活动是班级教育的一种形式。主题班会是围绕某个主题、专题来组织的班级活动,是常见的班会类型。通过主题班会来澄清是非、提高认识、开展教育,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心理、善良的美德,促  相似文献   

19.
主题班会是指在一定阶段围绕某个主题开展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班会。主题班会应针对学生思想实际,明确目的选好主题;主题班会应以学生为主体,形式多样;根据主题班会的效果,及时调整班主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这里所说班会总结,是指主题班会。主题班会是以某一问题为中心,以教学班为单位,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集体活动。此活动具鲜明的针对性和深刻的教育性。它往往都是由班主任精心设计、巧妙构思、认真总结的。所谓的总结是指主题班会结束时。多数是由班主任针对班会内容做简要归纳概括。这项工作看来起似乎不难,但要做好并非易事,因为总结往往有随机性、针对性和概括性的特点,我认为会达到应有的教育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