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课堂教学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严"与"活"、重点与一般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严格要求、灵活讲解,突出重点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专业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而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是提高教师技能、培养"双师"素质教师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是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是提高教师技能和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教师教育要为教师适应时代需求而加油助力。围绕"教师教育供给侧改革"这一主题,2016·中国教师发展论坛经过交流总结发现,当前教师教育供给侧存在产能过剩、师范院校主体地位下降、生源质量偏低、理论与实践割裂、教师队伍布局不均衡、职后培训脱离实际等问题,今后教师教育供给侧改革需要坚持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建立GUS三方联动机制;完善教师入职标准,建立二级专业学院的机构质量认证、教师教育专业质量认证和教师资格认证"三驾马车"。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基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视角,创新教师教育理论体系,建设学科制度;注重教师教育内涵发展,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践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深化培养模式改革;完善教师教育标准体系,健全质量体系保障制度;坚守高师院校服务定位,发挥学科专业引领作用,是当前全面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的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5.
教师教育者即培养教师的教师,是直接影响教师教育质量的重要变量。在过去的20多年里,国际和国内的教师教育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如,强调基于一线的教师教育、能力本位的教师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教育以及讨论较多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因此,教师教育者也从教教学法的教师、教育实习的监督者发展到承担更多任务和角色的教育者。对于教师教育者的研究,"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至关重要,但"我是谁"的基本问题同样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6.
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基础。教师资格证"国考"给师范教育带来极大挑战,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担任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师需认真研读和把握教师资格证"国考"的相关精神,结合师范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要求,紧紧围绕学生的发展这一中心任务,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和改革教学评价方式,从而实现将学生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与教师资格证"国考"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7.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教师教育进入崭新的发展时期。为改革陈旧的教学管理体制,实现教学管理体制创新,以适应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地方师范院校要改革现行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建立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制;强化学校对教学的宏观管理,实现由"包办型"向"管理型"转变;明确院(系)教学管理责任,使其由"依附型"向"责任型"回归;建立健全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实现教师教育的全面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8.
正2011年12月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指出幼儿园教师的质量决定着学前教育的质量,高素质专业化的幼儿园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和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简称《课程标准》)中规定了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和课程设置内容。课程目标包括"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和"教育实践与体验"。与之对应的课程设置为"儿童发展与学习"、"幼儿教育基础"、"幼儿活动与指导"、  相似文献   

9.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助推了教师教育课程的转型,提升了教育类课程的地位,有助于转变学生对教育学科的轻视态度,提高教师职业在社会成员中的认可度。教师资格证国考聚焦师范生核心素养的考核,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要适应教师资格证国考,就需要走课程教学和资格证考试相融合的道路。在"课证结合"的指导下,关注教师教育课程内容与现实的结合;在"新型学习观"指导下,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方式;在"智能技术"支持下,优化教育手段;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前提下,改革教学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提出和探讨"过程本位"教师教育质量监测模式的内涵与特征基础上,从传统教师教育质量监测制度的局限性、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支撑等方面分析了转向"过程本位"教师教育质量监测的必要性,从树立科学的教师教育质量监测理念、重视教师教育过程中不断变化的"人"的因素、不断优化教师教育质量监测路径、根据监测结果不断完善教师教育质量监测制度等四个方面提出"过程本位"的教师教育质量监测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1.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是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的内生动力。这既是推动乡村文化复兴之所需,也是实现农村教育现代化之必然。然而,现实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遭遇到教育领域供给侧阻滞:"他主型"发展逻辑的外在框限,导致教师的培训学习缺乏针对性与吸引力;"自主型"发展理路的内在规约,导致教师产生了"我是谁"的身份迷思与"我该如何"的出路困惑。对此,需要从教育"精准扶贫"、教师发展平台以及教师专业自主自强等维度,对政策驱动、专业支持和教师内求等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力量加以结构化整合。  相似文献   

12.
回顾和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关的教师教育政策,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为:教师教育需求从数量至上走向质量优先;教师教育体系从封闭定向走向开放多元;教师教育管理从计划包办走向标准导向。今后,我国教师教育将发生巨大变化,教师入职标准和教师质量将不断提高,教师教育管理的法制化、国家教师资格制度的完善、教师教育标准体系的建构等将会成为今后教师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道",而发展教育必须把培养教师专业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教师专业发展是未来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作者立足教育现状,阐述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及国家应采取的积极政策,携手共进,促进教育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和发展方向。在"推进教育公平,促进均衡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师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教育质量,而合理的教师流动可以有效缩小学校间师资差距,成为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教师流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包括制度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以及个人因素,提出应建立全员参与教师流动机制,加大教育投入、建立利益补偿与约束机制,实施有效的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以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为基础,以教育教学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路径。通过实施"12345+N"工程,即组建1个团队,增强教师教育整体实力;设立2个中心,凸显教师教育专业特色;搭建3个平台,提高未来教师综合素养;设置4个模块,重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构建5个体系,保障教师教育专业发展;建立N个基地,形成联动机制互补双赢,实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现实需求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6.
基于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提高教育质量研究,阐述了教师综合素养的内涵,提升教师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重点是西安的教育科研工作近年来围绕西安教育发展的中心工作与发展大局,积极适应提高教育质量对教师提出的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努力构建高质量高水平的西安市中小学教师队伍,积极探索实践基于提高教育质量的教师综合素养提升途径,即"教研、科研、培训、评价""四位一体"的教师综合素养提升具有西安特色模式。  相似文献   

17.
研究、服务、引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指出我国教育事业进入了从规模发展转向质量提升的新阶段,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和关键性作用更为突出,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发展机遇。并指出:师范大学要进一步明确教师教育责任,强化教师教育特色;进一步改革创新,全面提高教师教育质量;进一步发挥优势,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引领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18.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国外发达国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现代化有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在教育研究水平要求上,从"经验型"向"科研型"发展。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教师是在最直接的教育层面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并以自己的态度、知识、人格、意志、情感对教育对象产生最大影响的系统因素。而以上这些因素的迅速改变离不开教育科学研究,所以,通过有效途径与方法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教师专业化的推进和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如何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成为高师院校研究的重点。诸多影响教师教育质量的因素当中,教师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直接决定着未来教师素质与能力的优劣。本研究聚焦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学实施,探索"实践取向"下的教师教育课程有效教学模式,以期为高师院校师范生的培养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大学教师的课程与教学发展是教师职后发展的核心内容。一是指通过组织的支持,包括课程和教学理念的创新,吸引、激发教师主动参与并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目标的活力;二是指教师在一定时期内,逐渐接近与契合课程与教学论意义的教育技术性标准,具有适应本学科所要求的课程与教学的能力与水平。反思目前大学教师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所在,明确大学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学校理念与责任,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