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半年前,写过《还是要理解国际教育》。如今又写《关于对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解》。乍一看这是在玩儿文字游戏,其实真不是,更真不敢。因为自从前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国际理解教育以来,人们就开始把它纳入素质教育,进行了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通过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  相似文献   

2.
2010年7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然而,对于什么是国际理解教育,为什么要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以及如何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目前仍存在不同的理解。本文将围绕《规划纲要》及其贯彻实施,对上述问题逐一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区域经济参与全球竞争程度的日益提高,高职院校必须着眼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培养理解多元文化的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必须明确动因和目的、内容和重点、媒介和平台、组织和保障,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的基础和特点来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地在推进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开始探索如何在区域层面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在推进过程中,首要问题是需深入了解国际理解教育之要义。  相似文献   

5.
国际化,国际理解与教育——兼日本国际理解教育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传播通讯技术的改进,交通手段的进步,多媒体的诞生以及世界性的联网,还有经济的高度全球化,带来了全球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人们的相互交往的强烈愿望,并不断地予以实施。这样,就使得我们所生存的世界显得越来越小,正如有的学者用“地球村”一词来  相似文献   

6.
"国际理解教育"促进着当前教育的发展,"理解教育"也应运而生、顺势而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回顾与梳理建国以来的国际理解教育与理解教育研究情况,从历史行程、剖析关联与策略操作等层面寻求其支撑点、生长点及多元研究路径;审视与批判其研究现状,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重构理解教育研究空间,以期获得研究性的拓展与建设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国际理解教育"促进着当前教育的发展,"理解教育"也应运而生、顺势而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回顾与梳理建国以来的国际理解教育与理解教育研究情况,从历史行程、剖析关联与策略操作等层面寻求其支撑点、生长点及多元研究路径;审视与批判其研究现状,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重构理解教育研究空间,以期获得研究性的拓展与建设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困境与出路—“全球化”教育和国际理解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是促进化间的理解与对话的重要手段,促进化问理解与对话是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本通过分析“全球化”的内在逻辑,揭示了一种在世界普遍存在的、披着全球化外衣的异化的教育形态——“全球化”教育,指出这种教育掩藏了种种陷阱。与此相应,提出了国际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国际理解教育。  相似文献   

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有力地促进了国际理解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快速发展,北京、上海、苏州、深圳、成都等地纷纷把国际理解教育作为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地方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大了对国际理解教育的区域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10.
文化认同和传承是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基础和有效途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家"仁者爱人"思想有着修己安人、成己达人、悲天悯人、推己及人等丰富的内涵,追求的是把对亲人的爱扩展到对大众、对天下万物的爱。国际理解提倡和平,中国文化讲究大同和仁爱;仁爱是和平的基础,大同社会是和平的目标。因此,提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思想实际上是在传播国际理解、合作的精神,与国际理解教育中实现相互了解、相互宽容、相互合作、相互团结、相互帮助的精神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是学科渗透式教学的核心。其内容结构不仅包括全球视野的国际共同问题,还包括反映中国国情和地方特色的内容,并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该课程的教学具有活动中心、问题引导、小组合作学习的特色,适用于具备条件的城乡学校。  相似文献   

12.
正芳草地国际学校是一所国立公办涉外学校。作为一所承担国际教育任务的学校,面对多元文化并存的现实,坚持开放的眼光,拥抱全球最先进的教育思想与理念,以践行国际理解教育为突破口,实施国际化教育。国际理解教育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理念,以增进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种族、不同宗  相似文献   

13.
在国际教育中,如何促进教师创造性地理解教和学是热点和难点问题。教育全球化鼓励学生流动,导致许多国家的大量学生求学海外。由此,使用第二语言以及在不同学术文化环境下学习所带来的挑战,迫使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有必要重新审视和评估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对一个有丰富国际教学经验的英国大学教师团队的调查和访谈,展示他们如何调整自己的教学实践以适应中国的学生学习英国课程,找寻他们在创造具有包容性的教与学的环境方面的实践经验,以及如何发展教师互动和专业认同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国际理解教育——学会理解与共存的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进程中,多元化和不同的价值观既冲突又融合,“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根基是学会“理解”与“共存”,共创和平环境,本对国际理解教育的提出,现实意义,理论根基和涵义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5.
蒋跃祥 《天津教育》2014,(19):53-54
——世界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和世界各地的人们紧密相联。——2013年最需要的10种工作在2006年并不存在。——我们的职责,在于帮助学生们为现在尚不存在的职业和技能做准备,让他们有能力去解决我们前所未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肖丹 《华章》2013,(12)
在全球化已经深入到各国的各个领域的背景下,教育是促进国与国之间文化交流和理解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 “全球化”教育和国际理解教育的相关内容,探讨了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国际理解教育”是指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自20世纪40年代倡导以来,它在维护人类和平与发展,促进各国之间相互了解、宽容、合作及培养“全球公民”意识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值得研究者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8.
国际理解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北京奥林匹克教育的国际理解教育项目"同心结"交流活动,既延续了以往奥运会"规定动作"——"一校一国"模式的做法,又融入了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元素和创新之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北京模式"。  相似文献   

19.
和平理念作为世界遗产教育的主题之一,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宗旨决定的。而来自于对两次世界大战的反省和全球化进程加剧的需要而出现的国际理解,正是对不同文化差异的理解,是不同文化的国家和民族视界融合的过程,是促进世界和平的重要方式,也因此成为世界遗产教育的前提和核心价值观念。在基础教育中,国际理解视域下的世界遗产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全体青少年建构国际理解理念的价值观,同时也要处理好世界遗产的本土性教育与世界性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时代大学国际理解教育策略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峰 《教育研究》2012,(4):64-69
当前,我国大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国际理解教育理念,历练学生的国际素养,优化教育资源,铸就大学文化的多元发展,实现与国外大学之间生源的合理流动。但国际理解教育理念淡薄、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薄弱、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缺失、教师的国际理解素养匮乏、校园文化单一等问题制约着我国大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开展。应确立国际理解教育内容,探寻国际理解教育途径,提升教师国际理解教育素养,调适现代大学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