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场、政府、社会等外部力量及高职院校的内部力量共同影响着高职院校的发展。我国高职院校发展动力不足的原因在于高等职业教育自身未能完成市场化制度变迁,利益相关者作用力不均衡,决策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缺席。优化高职院校发展的动力系统,需要建立基于整体效益共识的民主机制,促进多元利益主体合作博弈,实现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相似文献   

2.
绩效管理工具平衡计分卡只关注了少数利益相关者.而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看来平衡计分卡应反映更多利益相关者的诉求。本文试图简要论证利益相关者的权利,整合平衡计分卡与利益相关者理论,并在此基础上以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例构建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平衡计分卡五维度绩效战略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刘晓 《职教论坛》2013,(1):39-43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其办学模式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其办学过程的方方面面,离不开各个利益主体的影响与参与。利益相关者理论在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过程中同样具有适切性。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办学改革的实践为分析样本,尝试在影响其办学改革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交互、冲突与协调中,理解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改革的本质和作用机制,并就如何在制度层面延展和深化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改革做出探索。  相似文献   

4.
鉴于高职教育的特质和自身发展的规律,在利益相关者理论框架下对高职院校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工业园区作为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对高职院校的存在意义,并提出了高职院校与工业园区对接过程中各自行为调适与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根据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特点,在分析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施工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的特殊性基础上,从考虑施工项目管理目标任务的执行情况和满足利益相关者利益需求出发,对施工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重新进行构建,以便能更有效地评价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绩效。  相似文献   

6.
庄欣琏 《江苏教育》2022,(36):46-49+54
创业孵化基地是高职院校进行创业实践教育的重要平台,也是推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研究以H省省级高职院校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为研究对象,发现当前高职院校创业孵化基础建设存在着支配型利益相关者职能尚未充分发挥、依赖型利益相关者制度支持不足、危险型利益相关者绩效考核亟须完善等问题。为此,应厘定支配型利益相关者职能,稳定学生创业实践教育生态系统;完善依赖型利益相关者制度供给,尝试构建全真式创业孵化模式;关注危险型利益相关者需求,建立健全绩效自评体系。  相似文献   

7.
蒋新革 《职教论坛》2020,(1):123-127
新时代产业发展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对高职产教融合提出了新的人才培养使命与要求。在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程梳理的基础上,对比分析高等职业院校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路径,双师工作室共育路径、特色学院特色路径、专业学院多元路径及产业学院融合路径等不同类型产教融合发展路径,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形成新时代高职深化产教融合的产业学院建设路径,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提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8.
郑琦 《成人教育》2014,(3):62-64
产业学院是高职院校为更好地服务区域产业,与产业中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形成的联合办学新模式。基于此,通过分析产业学院的特征,指出产业学院是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并使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产业学院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最后结合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四个产业学院的办学经验,阐述了产业学院的基于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下的办学机制。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是典型的多元利益相关者共治单位,文章从高职院校利益相关者的内涵界定和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理论与内涵分析入手,梳理高职院校治理理论与治理文化、内部治理顶层设计与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完善与改革思路,对高职院校利益相关者及高职院校内部政治领导权、行政管理权、决策权、学术权以及构建现代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多元内部治理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高等职业教育,提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利益相关者为政府、企业、教职工和学生.在此基础上,探究高等职业学校与主要利益相关者的互动机制,来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定制化教育”是一些高职院校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作出的一个有益探索,体现了大规模定制思想在我国高等教育产业中的具体运用。要想成功实施规模定制的教育模式,高等学校必须学习企业大规模定制管理的经验。本文引入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对高等学校实施“定制化教育”模式的战略关系管理展开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2.
问责制:高职院校管理体制创新的试金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问责制作为一项新机制引入高职院校,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文章提出依据高职院校管理中政府、家长、学生、企业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设计符合我国高职院校的问责制度,以提升高职院校的绩效能力和对外界的回应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试论高等职业院校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和完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绩效管理体系,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中的当务之急.本文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实施绩效管理的意义、建立绩效管理的必要性、绩效管理体系建立的方法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利益相关者理论为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一个新的分析方法。本文从高职院校利益相关者及其诉求分析出发,提出只有确立与利益相关者和谐发展的理念,通过多种校企合作的方式,并通过构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来保证其服务质量和毕业生的质量.得到其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和认可,高职院校才能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我国高职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高等职业教育中,分析政府、企业、教职工和学生等主要利益相关者对高职教育的影响;探究各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良性互动机制,共同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前绝大多数的学校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体系都是从管理者角度入手,没有充分考虑教师、学生等群体的需求。该文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综合考虑学校教育信息化过程中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运用绩效三棱镜方法,构建了一套利益相关者导向的学校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体系并应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职院校作为一类非营利性组织,是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利益相关者群体主要有内、外部利益相关者两大群体.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是有效管理与利益相关者群体关系,在诸多利益主体之间寻求平衡的重要基础,也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级技术性专门人才,发展科技文化,直接服务社会",进而实现自身社会责任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8.
重新划分高等教育管理阶段是高等教育发展和高等教育管理实践的需要。根据范式理论,可以把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发展分为中央集权化管理、地方化管理和利益相关者管理三个阶段。"利益相关者管理"范式的理论基础包括效用相互依赖理论、利益相关者权力理论、博弈理论、组织整合理论。建立"利益相关者管理"范式,要澄清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认识误区,处理好"利益相关者管理"范式与高等学校独立法人地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高等职业教育与教师、学生及其家长、高职院校管理者、政府、行业和企业等利益相关者发生实实在在、纷繁复杂的合作关系,高职院校成为典型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治理的教育机构,教育教学质量标准的确立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质量管理机制的建立等都需要众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调互动。通过利益相关者分析,探索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标准制定的思路和方法,以期为高职院校制定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标准和与之相适应的质量管理机制提供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20.
公办高职院校监督乏力等现状决定着其监督体制机制有必要改革。高职院校治理中的监督重点是对决策科学性、执行严肃性和绩效充分性的监督,由此建议将零星监督改革为系统监督。根据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设计质量管理委员会制度,明确人员构成、职责分工、运行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