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皖麦47是六安市农科所选育的弱筋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品质好,适于江淮地区种植,播期10月20日~11月5日,基本苗15-18万/667m^2,施N量12-14kg/667m^2,基肥比例70%。 相似文献
2.
3.
皖麦19是宿县地区农科所选育的高产、稳产、抗病、抗干热风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良好的品种特性,穗多千粒重高、抗病性强,增产幅度达4.24%~9.44%。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分析了皖麦19氮素和密度7500kg/hm2的产量效应,得出综合效应方程。结果表明:氮素的增产效应大于密度,二者互作是负效应。增施氮肥能明显增加公顷穗数和穗粒数,增加密度也能增加公顷穗数,但两者增加都会使千粒重下降。达到最高产量7954kg/hm2时的施氮量是270kg/hm2,密度是172万/hm2苗,这时最理想的产量结构是每公顷540.9万穗,每穗44粒,千粒重35.3克。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播期、密度、氮肥对小麦皖8704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独立效应及综合效应,提出皖8704亩产400公斤的农艺组合方案,为大面积推广皖8704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7.
要搞好小麦生产,保证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都能获得高产,仅靠研究小麦自身生长发育规律是不够的,研究气象因素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并结合小麦生长发育特性确定小麦栽培管理的重点时期和技术是搞好小麦生产的重要方面。本文以沿淮的阜南县小麦生产为例,对此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9.
陈传印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5):108-110
通过3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麦套棉要取得1875Kg/hm^2以上的超高产,必须选用具有较大增产潜力的优良品种,适期播种,地膜覆盖,适宜的群体起点,壮苗早发稳长,运用科学的肥水管理和化学调控措施,塑造理想株型,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提高有效叶面积率和叶面积载铃量,在7月下旬至8月底结铃盛期,成铃强度需在1.5万个/hm^2以上,最终成铃100万个/hm^2左右. 相似文献
10.
姚维传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0,(2)
对半冬性、春性、多穗型、大穗型等不同类型的小麦品种进行高产栽培研究。结果表明 ,在本地区半冬性品种和春性品种的适宜播期分别为 1 0月 1 0日左右和 1 0月 2 0日左右 ;半冬性多穗型和大穗型品种的合理密度分别为 1 80万 /hm2 和 2 40万 /hm2 基本苗。提出了各种类型小麦品种在 6 0 0 0kg/hm2 产量水平下冬前及春季的合理群体指标及产量结构 相似文献
11.
Peter Wilson 《English in Education》2001,35(3):7-12
A method of helping students to invent characters is described in the context of a creative writing workshop for undergraduates. Using the surrealist technique of ‘exquisite corpses’, students draw composite characters for which they can write a profile. Student work is used to illustrate how such characters feed into the story writ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我省四年来大小麦高产攻关试验总结,分析高产大小麦穗粒结构和群体发展特征,提出大小麦667m2产量超350kg的配套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14.
邓章应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21(5):85-89
纳西东巴文异体繁多,对其进行整理与探讨意义重大,《纳西象形文字》收录不少异体字,但其中异体字编排体例不统一:有些被标示为“亦作”或“又作”的不是异体,有些没有标示的却有异体关系,有些字头重出或相互间有异体关系。这种混乱情况对全书字头和异体字的数量统计极为不便,有清理的必要。 相似文献
15.
李修余 《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21-23
阮籍的个性偏激疏狂,现实行为却圆滑世故;他毕生谨言慎行,理念上又执着地追求自然、任性;他时刻不忘标示自我,却从不打算走出现实权威的阴影。本文试图从阮籍的心理需要、性格矛盾、人格面具、人格缺陷等方面透视其矛盾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6.
非语言图式在语篇理解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根据非语言图式在语篇理解中所起的作用,将其归纳为三大要素--材料要素、控制要素和情卷要素.探讨了三大要素在语篇理解中的应用,井着重探讨了非语言图式的共性特征和个性特征,阐述了它们对语篇理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周远军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2):41-44
我们通过对\"■\"\"■\"\"■\"字形、字音、字义三方面的分析,\"■\"当是\"婬\"的异体字;佛经中的\"■\"当是\"■\"的异体字,音为\"丁计切\"或\"当盖切\",与\"足迹\"之\"■\"异字同形;\"■\",义为\"安\"\"天\"\"大\"或\"明\",读\"奴丁切\"。佛经中,\"■\"为\"冥\"的俗字,读\"忙经切\",义为\"暗\"或\"幽\"。通过对以上三个疑难字的考辨,有利于佛经文献的正确解读,补充了字书、韵书、辞书中均无收录的字形\"■\"和\"■\"的本义\"安\",对\"■\"已有的研究观点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19.
20.
非语言图式在语篇理解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根据非语言图式在语篇理解中所起的作用,将其归纳为三大要素——材料要素、控制要素和情感要素,探讨了三大要素在语篇理解中的应用,并着重探讨了非语言图式的共性特征和个性特征,阐述了它们对语篇理解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