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境     
《新体育》2012,(1):15-15
“蒙您和体育局诚邀,三番来沪,本想以余力为上海曲棍球事业尽绵薄之力,但事与愿违,如之奈何?我一生从未在赛场上向任何强队屈服,但今天却只能在闵行却步。你们中国有一句古话:士可杀,不可辱。无奈走矣……”  相似文献   

2.
此局是2000年全国个人赛首轮,我执后手迎战首届“迈特兴华杯”全国大师赛冠军杨德琪。赛前我想杨大师能以他擅长的仙人指路布阵,便对此做了些准备,没料到实战中他却以中炮布局,这多少出乎了我的意料,于是我便还以屏风马,就这样双方拉开了首场争夺的序幕。火车头 杨德琪(先负)沈阳 沿威(2000年11月8日弈于蚌埠)五八炮对屏风马 1、炮二平五  马8进7 2、兵三进一 ………… 红方先进三兵是有备而来的一种应着,意在避开黑方先进7卒的变化。 2、………… 车9平8 在实战中我想改走炮2平5,但考虑到是首轮比赛…  相似文献   

3.
1991年夏,我和同伴小崔不惜血本,分别买了一辆日产山地车。本打算完成此行后卖掉,不曾想,到格尔木它就不干了。那时的格尔木根本没见过这玩艺儿,要找不到它的配件,只得将它寄存于招待所。 良将不可一日无宝马,可这高原边城上哪去找我的“宝马”?无奈,只得从商店里挑了一辆结实28英寸加重  相似文献   

4.
《网球》2006,(12)
"嘿,大家好!下面我们就开始吧!"没等ATP新闻官开口,罗迪克已经双手交叉端坐在众人面前,这样的开场白有些像美国热门脱口秀《周六晚间直播》,不过安迪的笑容很真诚,口气轻松却很认真……  相似文献   

5.
[母亲做“傻”事成瘾] 小时候,母亲经常对我说“做人不要太精明,要傻一点才好”.当时因为年纪小,对于这句话的深意,一直没有搞懂.和大多数人一样,我始终认为人当然是越精明越好,谁愿意当个别人眼中的“傻子”呢? 前不久,母亲来城里帮我带小孩.还没走进家门,在上楼的过程中她的提问就开始了:“怎么邻居家的门前都有个垃圾袋呀?为什么不拿去扔掉?”我连忙给她解释:“大家不愿意为了一袋垃圾专门跑一趟,都是先放在门口,等到下楼时再带下去扔掉,这样省事.”母亲听后“哦”了一声,便没再说话.  相似文献   

6.
梦想成真     
破解谜案五十二 [北京球迷王健]本届奥运会上,中国女足的表现让我感到非常气愤和失望,但更多的还是一种无奈。与以前的老女足相比,现在的这支中国女足技术粗糙、阵形混乱、没有一点儿老女足的霸气,更没把老女足的精神继承下来,当年的“铿锵玫瑰”变成了现在的“凋零玫瑰”,我想请问孙小美,是中国队的主教练业务能力不行,还是这拨女足的队员不行,还是……  相似文献   

7.
“别看天津距北京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已经三个星期没有回家了。”说到家,金志扬教练真可谓是百种滋味在心头。当初选择执教天津泰达作为事业上新的起点,离家近也是原因之一。由此可见,金指导是一个恋家的人。可是作为一个新上任的主教练,他所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球队的建议和管理、球迷的期望、比赛的压力,于是这137公里的路程在他和家之间变得要比实际路程远得多。“没办法,真的没办法,反正他们也习惯了。”以乐观向上、激情飞扬著称的金志扬在说这句话的时侯透着无奈和苦涩。提起一对儿女生指导瞩引以为荣。大*儿身高1…  相似文献   

8.
上课铃响了,我像往常一样走到学生面前。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这节体育课,我们首先要做一个游戏。”我开始了自己的开场白。“游戏?好啊……”没等我的话音落,队伍中就像炸开了锅一样: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似乎我一声令下,他们就可以大展拳脚一样。“今天,我们做的游戏是报数成团……”  相似文献   

9.
你来我往     
《电子竞技》2011,(10):118-119
自从学习了“真善美”战术,小火在韩服和国服上对阵神族的胜率已经超过90%。这极大地膨胀了他的自信心,于是编辑部的“前第一高手”皮杰数次遭受挑战。皮杰傲然说道:“杀鸡焉用牛刀?吾有上将小伊,可斩小火!”这一招大大地狡猾,把上个暑假刚刚来编辑部实习过的小伊推上了前线。小火接着就向小伊挑战,可是小伊淡定地说道:“别闹了,哥还有兵种介绍的稿子没写完呢!”小火就这样成了一位寂寞高手……当然,夜雨知道读者中卧虎藏龙,不知道哪一位英雄,能过来缓解一下小火求虐的寂寞呢?  相似文献   

10.
《新体育》1999,(9)
《窗外》,小雨《DIDADI》……亲爱的《朋友》,我《最近比较烦》,因为《心有些乱》。 “流金岁月”里,咱们在“足球村”《萍水相逢》。我渐渐对你《有一点动心》,“乒乓乐园”的“赛事公告”栏使我无法《摆脱》,读了你的“西行杂记”,我觉得没有人比我更《懂你》。 “五环桥”上,我说想做你的《朋友》,你说我还没成一个“搏击者”,却没说那句《不见不散》,《多想》当“偶像出场”的时候做一次执行采访。你  相似文献   

11.
1992年9月1日,带着初为人师的神圣、庄重、热情和希望,我忐忑不安地跨进了泰兴根思职业中学高一(2)班的教室。按照惯例,第一节课上引导课。看到我的到来,教室里顿时一片嘈杂,:“她教我们体育,行吗?”“刚毕业的,谁听她的!”“嘻,一个黄毛丫头!”“最多1米6,还没我高呢!”“还是个‘四眼’呢!”面对着学生们怀疑、不屑的神色,我桌上敲击了两下,课堂上才稍微安静下来。紧接着,我和蔼可亲地开始“背诵”着几天前就准备好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开场白”。然而,安静了没有五分钟,教室里又开始骚动起来……看来,这节课如果按照我原先的安排是无法继续…  相似文献   

12.
记得在南勇刚刚上任时,我们有过一次谈话。他告诉我:“我根本就不愿意干这个中心主任!对于中超联赛我也没有办法”说话时眼中流露出一种无奈。我无语,但是这句话在我的印象中存留了许久。  相似文献   

13.
美国之殇     
“我猜到这开始,却猜不到这结局……”让我们用这句稍显恶俗的开场白开始我们的反思吧。尽管美国人有着一个严谨认真的开始,但最后的结局还是如冰山般凛冽。算上这次的世锦赛第三名,美国人已经连续三次组团无缘冠军了。而单单算起美国人在世锦赛上的没落,他们甚至已经12年没有亲吻奈·史密斯奖杯了。  相似文献   

14.
徐小逆  郭红明 《钓鱼》2010,(8):64-65
老爸爱钓鱼。爱到如痴如醉,有水必钓,三天不钓便心痒难耐,必出门一战方解心头之渴。我在外求学时平均每周接到四次我妈的电话,每次没说两句她就开始诉苦:“你爸又钓鱼去了……”也不能怪我妈抱怨,老爸早上五点多起来钓鱼,晚上十二点了还不回家。节假日出门钓鱼不说,就连工作日,他一看没活干,也能立刻开车去水库。老爸还常常拿这个教育我:“要好好工作,等到你能说了算的时候,也可以想什么时候钓鱼就什么时候钓鱼。”弄得我哭笑不得。  相似文献   

15.
一品野人 《钓鱼》2011,(7):46-48
“麻一条”的真实姓名叫麻景新,是我的铁杆钓友之一。前年,老麻粮油门市的生意清淡,于是他没心思钓鱼,但在我们的热情邀请下他还是出钓了三次。谁料想,三次钓鱼中,老麻每次都得了一条鱼。他之所以得了个“一条”的绰号,正是源于发生在他身上的这三个关于“一条鱼”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十一"长假返校后,李老师的办公室里来了一位让她头疼的学生家长。这位家长对孩子十分溺爱,有几次孩子由于贪玩,很晚没写完作业时,担心孩子受老师批评,于是代为捉刀。几次下来,孩子养成了凡事依赖家长,不能接受批评,自私、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个魔兽玩家,你有没有过以下的经历?……想使用UD英雄的“死亡三连杀”,却嫌Lich的霜之新星的热键“N”跟其他两个技能比起来操作太不方便。想给Orc英雄使用闪电盾冲入敌军阵营,却感觉闪电盾的热键“L”距离太远。想给“M”围住对方英雄,点了半天没反映,才发现点在了附近的“,”键上。想点“Alt”查看部队血量,却突然眼前一卡,切到了点面上桌面上,低头一看,自己的手指死死地按在了“win”键上……有过这样的经历吗?郁闷吗?……各族的玩家都有自己在操作上的苦恼,有很多是由于不尽合理的热键设置而造成的。我们应该怎样把这类损失降到最低?不用惊动暴雪,“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修改你的热键吧……  相似文献   

18.
妻子本不喜欢钓鱼,她看我双休日东奔西走的“苦”于垂钓,便对我说:“钓鱼还不如买鱼吃呢。”我想妻对垂钓无兴趣,定是未尝到钓鱼的乐趣。于是我寻找与创造机会,携妻去垂钓了仅两次,妻便对垂钓的看法大为改观,再继续一次,妻的钓兴更是一发不可收。  相似文献   

19.
我能学围棋纯属偶然。记得上学时的一天,同学带去一个旧旧的小盒,启开一看是圆圆扁扁的塑料东西,有黑有白混在一起,如硬币般大小,我就半真半假地问:“是扣子吧?”同学回答:“是围棋。”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真实的围棋,没想到这玩笑似的提问成了我围棋经历的开始,一步步直到如今。可能是受象棋的影响太深,对围棋子不分种类、没有区别很是不解。但望文生义,形成了围棋就是双方包围与反包围的概念。这就是我对下围棋的最初理解。听同学简单讲述了规则后,那皱巴巴的棋盘便成了舞台,摸爬滚打开练了。我就像跑马圈地一样,在棋盘上追随着对方画圈圈。这位同学的水平也只是稍懂一点点,但对付我已绰绰有余。面对不大的棋盘,我的手、眼都不够用了,本想包围人家的棋被分得七零八落,死的死伤的伤,几乎没有我的子。这与本想包围人家的目标差得太远了。局面没法维持,只好重新开始。我也是不服这口气,一盘,两盘……终于得手了,可还没来得及高兴,却被告知:棋被围住而且没有了气才是被杀死,才能从棋盘上拿出。原来是这样啊!  相似文献   

20.
李威 《篮球》2000,(18)
郭士强说:“加入中国男篮为 国争光当然是我从小为自己定下的努力方向,但从没敢想得那么清楚。两次入选国家队,我也都是抱着学习的目的来的,要说想法嘛,也有一点儿,就是努力再努力,争取进入 奥运会的正选名单。至于能打到今天 这样 首发出场,我可真是 想都没敢想。”简单的成长经历 郭士强1975年出生在辽宁省辽阳市, 1984年进入辽阳市体校, 1989年 入选辽宁省青年队,1993年全运会后 升入辽宁队。从1991年底开始,郭士 强曾多次入选中国青年男篮集训 队。“第一次入选时是因为我和赵仁 斌、陈照升三人在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