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市立医院门口挤满了前来就诊的病人。人虽多,但仍要按诊号就医。 一个中年妇女后面跟着一个手拿就诊单的青年,他们进了诊室,把就诊单交给了医生。医生让他们到X光室拍片。患臼齿化脓的妇女先拍,患肺病的青年后拍。那妇女把就诊单交给医生后就走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妈妈的坟墓     
一个下着鹅毛大雪的冬天,山势又高又险的某个小山沟里来了两个人。年龄大的那个是美国人,年轻的那个是韩国人。走了整整一天后。他们来到了山沟里的某个坟墓前。  相似文献   

3.
魏娜 《中学生读写》2010,(10):24-25
注定。他的坟墓永远只是一个湿润的土丘。 注定,他的坟墓永远长不出用于点缀寂寞的野花,哪怕一朵。 我站在幽暗的黄昏,眺望一个无助的灵魂。眺望那铭刻于我生命里的断章。  相似文献   

4.
“坟墓”这一意象在五四新文学作家的笔下反复出现,鲁迅、何其芳、穆时英、废名等作家都写了坟墓,并赋予这一意象不同的象征含义。有的把坟墓当作对过去生命的纪念,有的把它当作梦想和爱情的埋葬地,有的把它当作一个很美的诗情,写进风景和民俗风情画中。在大革命失败和五四运动落潮的苦闷阶段,这些作家通过不同的方式,以“坟墓”这一意象为思考的立足点,对生命价值进行叩问,面对人生的终点,寻找有意义的生命的路。  相似文献   

5.
新学期开学,我开始住校生活,领了被子,跟着爸妈,步入寝室。 因为我所在的班是地区班,大多数人是住校的,我的寝室是510,左边是511美女集团,右边是509美少女联盟,夹在这两个寝室之间,我们压力很大。  相似文献   

6.
汉魏六朝碑刻中保存了大量的坟基义词语.这些坟墓义词语少数是单音节词,绝大多数是双音节词.从文化上来考察,它们反映了汉魏六朝时期的葬俗和人们对阴间的认识.它们的产生,也是人们对坟墓结构、地理位置、周围环境等认知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先秦文献,尤其是"三礼"中保留了大量的"坟墓"义词语.这些词语不仅体现了当时的语言发展面貌,而且反映了先秦时期的丧葬礼俗及人们对死亡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对这一时期的"坟墓"义词语进行考察,并运用义素分析法分析其中单音节词的词义引申发展演变,对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8.
坟墓漫想     
(一)其实,对于后山上的那些坟墓,最初我比你还要怕。不用说登山,就是在后窗里远远地看,也要马上移开眼光,并为疏忽触及而悔恨良久。  相似文献   

9.
《世间最美的坟墓》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1928年列夫·托尔斯泰100周年诞辰之际拜谒托翁墓后写下的抒情性散文,后被我国翻译家张厚仁译成中文,在选入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一册时,编者作了适当的修改,透过这些修改的文字,我们可以揣摩到修改者锤炼语言的  相似文献   

10.
上学期,我市组织青年教师会教,都上《世间最美的坟墓》(以下简写为《世》一课。我的课得到了评委和听课教师的赞赏。下面我把如何教的想法和做法告诉大家,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1.
12.
13.
徐志摩酷爱"墓庭的光景"。这类关涉着生命和死亡的"终极性意象",显露出诗人灵魂深处发生的断裂。写诗的徐志摩,与读社会学的徐志摩,扞格牴牾,使他感受到一种走不出的巨大悖谬。苏珊·朗格睿智地指出艺术形式与人的生命形式之间的"同构"性,这与诗人生命"同构",且由此可洞悉诗人灵魂隐秘的意象,对徐志摩来说,就是坟墓。  相似文献   

14.
15.
国庆节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去阳江的海陵岛玩。正值正午,太阳把沙子烤得滚烫。爸爸妈妈在沙滩上搭了一个帐篷,在里面睡午觉,我就在海边踏浪、拾贝壳。玩着玩着,我发现岸边有一条死银鱼,大概有钢笔那么长,有两根手指那么宽。我想,它大概是被海浪冲到沙滩上来的。它的身体上有一堆小虫爬来爬去,不知道这些小虫是不是想吃它的尸体。我觉得,如果这条鱼泉下有知的话,一定会为自己被低它一等的生物吃掉而羞耻。于  相似文献   

16.
张心科 《语文知识》2003,(10):35-36
1928年9月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来到苏联参加列夫·托尔斯泰百年诞辰纪念活动。在这块神秘的国土上旅行的14天里,他看到到处是高涨的革命激情和无序的狂躁,这让他充满了困惑和疑虑。但他来到托尔斯泰的故居和墓地时,见到的是世外桃源般的质朴和宁静,这令他深深地震撼和敬仰,《世间最美的坟墓》就写于此时。本文拟从理趣美、意境美、构思美、语言美几个方面对这篇美文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刘海群 《语文知识》2003,(10):32-32
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是一篇精致优美的抒情散文,它结构短小精悍,文笔朴素、清新、自然,感情浓烈真挚。作者用朴素无华的语言和对比、衬托等手法,表现了一个追求朴素,淡泊声名,不愿劳顿世人,在世界文坛上享有崇高威望的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的不朽灵魂。  相似文献   

18.
李国伟 《成长》2007,(1):73-75
在金字塔幽深的墓道里,常常会刻着一些庄重威严的咒语,如:谁打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将会降临到他头上:任何怀有不纯之心进这坟墓的,我要像扼一只鸟一样扼住他的脖子……  相似文献   

19.
小说《塔沙里》中的电子坟墓一反现实墓地荒寒悲凉的审美定势,通过声感交错的科技手段营设出亡者与生者彼此连接的虚拟空间,表达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乐园想象和弥赛亚主义式的生命观照。本文考察“电子坟墓”多重媒介功能和隐喻特征,解读它如何透过私人化的异象世界呈露客观鲜活的历史场景,以镜面的透视功能反照具有断裂性与破碎感的现实颓象,并通过聚焦其疗愈功效向膜拜价值的不断让位检视科技疗愈创伤背后的伦理警示。电子坟墓为读者搭建了往返于历史与当下、记忆与想象的限阈之境,并为反顾伊拉克民族历史记忆,重审当代阿拉伯社会巨隙赋予了新的内涵与意义。  相似文献   

20.
郭尧  刘腾 《鸡西大学学报》2009,9(4):136-138
在鲁迅的作品中,“坟墓”这个意象频频出现。对于鲁迅来说,这一意象中包含着两大主题信息——“埋葬”和“留恋”,这两种共存的情感在鲁迅作品中有明显体现。通过解读鲁迅创作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心路历程,对鲁迅作品中“坟墓”这一意象进行具体分析,可以挖掘出鲁迅作品中一系列“坟墓”意象传达的关于生命、生存的意义和苦闷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