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英国政府废除殖民地奴隶制度是英帝国及其殖民地历史发展、演变的结果。英属西印度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在英国市场享有的垄断地位与自由贸易的发展取向背道而驰,注定了奴隶制度的没落;福音主义思想和自由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传播,逐渐改变了政治家和公众对奴隶制的态度;西印度在英帝国内经济地位的下降,有助于打消政治决策者废除奴隶制度的顾虑。  相似文献   

2.
大英帝国在维多利亚时期达到鼎盛。印度作为英帝国的殖民地,成为帝国取有价值的财产,它标志着帝国的世界强国地位。因此为保卫在印度的利益,英国不仅在印度内部巩固殖民统治,而且在外部与俄国在中亚展开了争夺。这样印度因素成为影响维多利亚时期外交政策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在北美独立战争中 ,北方诸省因各种原因而置身事外。如果说地理位置等因素决定了新斯科舍采取中立立场的话 ,英国政府的怀柔政策对确保魁北克的安全则起了重要作用。这些仍效忠于王室的地区构成了新的英属北美殖民地 (即英属北美“第二帝国”) ,并为加拿大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论艾德礼政府的印度土邦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印度土邦的政策是艾德礼政府在移交权力时对印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英国王室和政府与土邦的关系跟英国与英属印度的关系不同,因此,艾德礼政府在移交权力时就不可能将对英属印度的政策用于土邦.艾德礼政府承认土邦在英属印度正式移交前仍然享有其原有的特权地位,但为了避免印度次大陆"巴尔干化",艾德礼政府所有的政策声明都强调土邦必须与英属印度合并.在英属印度移交权力的过程中,英国政府及英印总督蒙巴顿积极协调土邦与印度继承政府之间的关系,劝导实力强大的土邦王公放弃谋求独立的想法.因此,艾德礼政府的土邦政策从一个侧面表明它并没有分裂印度的打算.  相似文献   

5.
美国独立后,英国从美国革命中吸取教训.及时调整殖民政策,放弃了旧的重商主义殖民政策,加强了对殖民地政治上的控制,从而使印度、加拿大这两个殖民地得以巩固、扩大。英属北美殖民地和英属印度殖民地一起,构成了第二荚帝国的核心。英国对这两个殖民地的政策实际上代表了这一时期英国的帝国政策。英国对印度统治政策的调整,为英国统治落后地区殖民地提供了蓝本和依据。而英国对加拿大的新政策则确立了英国对英裔和非英裔白人殖民地的统治机制。这一时期英国帝国政策的调整,否定了旧的重商主义殖民政策,开始了新的自由主义殖民政策,奠定了英帝国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1819年,穆尔克罗夫特出发进行第二次中亚探察。他探察的借口是到布哈拉采购种马。清政府以英国一直在广东贸易为理由,拒绝了穆尔克罗夫特借道叶尔羌前往布哈拉的请求。但穆尔克罗夫特在拉达克逗留期间,意外得到了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外务大臣写给拉达克王和锡克摩诃罗阇兰吉特·辛格的两封信。穆尔克罗夫特由此预见以后英俄两国在中亚必有一番纷争,英国政府必须预先采取一些措施阻止俄国试图从北方入侵印度的计划。  相似文献   

7.
在英国众多殖民地中,印度殖民地占有突出的地位。英国对印度的统治非常重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它不断调整对印度的政策。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为实现工业资本对印度的剥削,英国开始执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殖民政策。与此同时,英国政府对殖民地的改造也开始了。  相似文献   

8.
1935年,英国政府在英属印度实行宪政改革.它为独立后印度议会体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文章从本次宪政改革入手分析,以求从政治现代化角度加深对当今印度政治体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18世纪以来,英属北美十三州的殖民地经济迅速发展,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市场。但英国政府为了维护本国资产阶级利益,竭力压制殖民地经济发展,希冀永远成为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到北美独立战争爆发前夕,双方在经济领域的矛盾冲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对印度土邦的政策是艾德礼政府在移交权力时对印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英国王室和政府与土邦的关系跟英国与英属印度的关系不同,因此艾德礼在移交权力时就不可能将对英属印度的政策用于土邦。艾德礼政府承认土邦在英属印度正式移交前仍然享有原有的特权地位,但为了避免印度次大陆“巴尔千化”,艾德礼政府所有的政策声明都强调土邦必须与英属印度合并。在英印总督蒙巴顿上任时,艾德礼给他的指示是:“英王陛下政府的明确目标是,通过按照内阁使团方案设立和运作的制宪会议,获得一个英属印度和印度土邦统一的政府,如果可能,让它(土邦)留在英联邦内,你应该尽你最大的能力说服各党派为这一目的而努力。”在英属印度移交权力的过程中,英国政府及蒙巴顿积极协调土邦于印度继承政府之间的关系,劝导实力强大的土邦王公放弃谋求独立的想法。因此,艾德礼政府的土邦政策从一个侧面表明它并没有分裂印度的打算。  相似文献   

11.
1935年,英国政府在英属印度实行宪政改革.它为独立后印度议会体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文章从本次宪政改革入手分析,以求从政治现代化角度加深对当今印度政治体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英国议会在英属印度期间通过一系列森林法案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尽管英国人的政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印度森林管理的现代化和林业技术的科学化,但是其政策措施仍不完善,而且森林管理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导致印度森林开发的速度和规模空前加大。印度森林学是当时英帝国各殖民地最发达的,成为其他殖民地学习的模本,印度森林学发展成为帝国森林学。  相似文献   

13.
二战后,英国的帝国地位面,临严峻挑战。为维持英帝国带来的大国地位,英国决定大力发展英联邦,拟以英联邦取代英帝国,继续保持原殖民地对英国大国地位的支撑作用。在英联邦战略中,印度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为此,英国政府决定让印度“独立在英联邦之内”。在移交权力谈判中,英国紧紧遵循这一战略目标,直至印度国大党与穆斯林联盟接受自治领地位。  相似文献   

14.
十九世纪中叶的俄国和英国,是当时的两个殖民帝国。当沙俄向中亚的浩罕、布哈拉和希凡三汗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时候,英国殖民者已征服印度,并以印度为殖民地继续向北扩张。浩罕阿古柏侵入新疆之后,又将英俄两国在中亚的对峙局势引入我国西北边疆,使我国西北边疆危机加剧,蒙上了一层英俄争霸的阴影。当时的新疆伊犁,又是中外通商的巨埠,沙俄早已垂涎三尺,虎视耽耽欲攫取之,妄图鲸吞北疆,进而囊括南疆。面对西北边疆岌岌  相似文献   

15.
1600年12月31日,英王伊丽莎白颁发特许状,批准成立“伦敦商人东印度贸易公司”,授予它从事由好望角到东方一切国家的贸易独占权,以及在将来可能占领的殖民地里充分的政治和军事权力等一系列权力,英属东印度公司作为一个具有很强政治色彩的股份制公司开始活动于东方贸易市场。英属东印度公司从1600年成立,延续至1857年,根据其在主要活动区域印度贸易、掠夺方式的变化,可以175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本文试图通过对东印度公司后期对印度的掠夺情况加以介绍,进而分析其对印度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英属北美殖民地时期主流社会长期盛行的妇女观念主要表现为两大方面:一方面突出地表现为旧欧洲陈旧、传统的妇女观念在英属北美殖民地主流社会的移植和延续,即妇女只是男人的附属物和私有财产而已;另一方面明显地体现在英属北美殖民地的新社会环境之中,妇女是殖民地时期主流社会家庭与社会的重要支柱之一。当然这两种妇女观念表现出的内容在社会地位与影响上是存在巨大差异的,前者是主线与核心所在,后者仅是前者在新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必要调整与补充而已。而陈旧、传统的妇女观念的形成与盛行是与基督教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7.
1937年的印度,根据英国殖民地当局制定的“1935年宪法”,在英属各省进行大选。印度国民大会党和穆斯林联盟都拒绝了“1935年宪法”中的联邦部分,有条件地接受了省自治部分,参加了各省立法议会的选举,这次大选的结果,国民大会党取得了胜利,是国大党历史中的一个重要事件,也是印度独立运动史的重要一页。但是,印度国国民大会党在大选中和执政期间对穆斯林联  相似文献   

18.
源自欧洲的美国一位神思想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得到传播,并在美国独立战争后得到长足发展。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特殊的思想、政治环境重塑了美国一位神思想,具体表现为宗教大觉醒运动和美国独立战争对一位神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英属东印度公司从印度获得了无法估算的巨额财富,这些财富进入英国后,对近代英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英国政府利用这些财富维持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有效地执行了各项重大政治、经济甚至军事政策,加速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英国产业界利用这些财富扩大了生产规模,改进了生产技术,为英国的产业革命创造了条件。总之,东印度公司的掠夺活动造成了印度的贫困与落后,但却加快了英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对英国成为世界强国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深入分析了英属澳大利亚殖民地建立的历史背景 ,论述了其逐步建立的历史过程 ,以殖民机构的确立和完善、主要人口结构的变化和殖民范围的扩展等为标准 ,最终得出结论 :1 9世纪 40年代初 ,英属澳大利亚殖民地完全建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