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利用商品学、法律解释学、逻辑学等方法与理论,对《进出口税则》中关于“北美硬阔叶木”的问题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与研究,认为“北美硬阔叶木”可以理解为树种发源于北美洲的闹叶木,其具体树种可参照《木材科技词典》里对上述树种的归纳。  相似文献   

2.
进出口商品归类课程的教学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简称《协调制度》(HS)]是适用于海关税则、海关统计、国际运输、进出口商品检验等多方面需要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目录.世界贸易总量的98%以上的货物是以协调制度目录进行分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简称《海关税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商品目录》就是在“协调制度”基础上编制的,而《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又是《海关税则》的简化本。  相似文献   

3.
从植物学的角度对《进出口税则》第四十四章中"水曲柳"、"白蜡木"的内涵与外延、区别与联系等进行初步探讨与分析研究,对相关税目进行了学理解释与再注释,认为"水曲柳"是学名为"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的具体树种,"白蜡木"是泛指白蜡树属(Fraxinus L.)里的多种植物(树种)  相似文献   

4.
从植物学的角度对<进出口税则>第四十四章中"水曲柳"、"白蜡木"的内涵与外延、区别与联系等进行初步探讨与分析研究,对相关税目进行了学理解释与再注释,认为"水曲柳"是学名为"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的具体树种,"白蜡木"是泛指白蜡树属(Fraxinus L.)里的多种植物(树种).  相似文献   

5.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戏曲和话本,结合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据个人对社会生活的体悟创作而成的。《三国演义》是一部文学作品,而不是一部通俗的历史教科书。这部作品从问世到今天,在“解读”“品评”过程中存在着文史不分、以史衡文等“误读”“误评”现象,也存在着用西方文艺理论观点来评论作品的人物形象塑造等误区。今天,我们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眼光来读《三国演义》?又应该用怎样的标准来衡量和评价这部古典名著的价值和意义?对“水煮三国”系列出版物和易中天“品三国”等热门话题该如何看待?就此问题,笔者采访了部分专家学者(以姓氏拼音为序编排)。[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都”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副词,很多人从不同角度对其做过研究。用归纳法选择现当代文学经典著作《四世同堂》(第一部《惶惑》)中的含有副词“都”的句子作为研究对象,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对其中的副词“都”作一研究,以探讨“都”的用法。  相似文献   

7.
《(春秋)(左传)谥号研究》是研究《春秋》、《左传》谥号的一部力作。论著显著特色是遵循“尊尊”原则,以“礼”统领全书;详细统计并细致分析了《春秋》、《左传》的谥号情况,体现了严谨的治学精神;论著对学术界关于春秋赐谥礼制中的多有分歧的相关问题也做了深入的探析,最大程度上还原了《春秋》《左传》谥号的原貌。  相似文献   

8.
上个世纪90年代,“同志电影”曾在两岸三地风行。《霸王别姬》、《喜宴》、《春光乍泄》等电影纷纷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诸多因素决定了“同志电影”在中国的兴起。这三部电影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美学风格。新世纪初,新一轮的“同志电影”浪潮又在国内外悄然兴起。  相似文献   

9.
一、内容介绍本课学习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第14章第一节第一部分“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内容。主要包括勾股定理的猜想、验证和简单运用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三国志演义》与《东周列国志》是虚实结合和羽翼信史的典型代表,但学术界很少对两部小说作比较研究,尤其忽视对《东周列国志》的研究,这与其在小说史上的地位很不相称。通过素材与模仿、史实与虚构、艺术结构等方面的比较,可以发现《三国志演义》的素材不仅来源于三国史料,也接受了列国故事的影响;冯梦龙辑演《东周列国志》,虽然仿效《三国志演义》的表现手法,但整体上仅仅是对历史材料作艺术处理,限于“信史”的创作观和历史素材的特点,致使结构松散。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