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储开晴 《体育与科学》1993,(6):42-42,28
1 问题的提出 自行车运动,就下肢动作而言,是一种非匀速,逆时针进行,两足处以相对立方向的圆周运动。 踏蹬动作是整个下肢动作的关键,合理的踏蹬技术动作可使运动员以最小的能量消耗祈取最佳的工作效率,达到高速度行进。 合理的踏蹬动作是指下肢肌肉协调的交替收缩  相似文献   

2.
自行车运动的踏蹬一般分为三种:①自由式(万能式)②脚尖朝下式③脚跟朝下式。通过全国比赛情况来看,自由式踏蹬方式用得比较普遍也比较适用。脚尖朝下式一般短距离项目用得比较多。脚跟朝下式基本上国内采用这种方式的人已很少,除非在训  相似文献   

3.
运用“自行车运动员踏蹬状态测试仪”对我国高水平女子场地原地发500米计时赛项目运动员的踏蹬状态进行了研究,进一步确定了我国高水平女子自行车运动员踏蹬“死点”的区域及合理的踏蹬技术,为自行车运动员的技术训练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力学的角度和形态学方面,对自行车踏蹬一周中的受力情况,选取六个点(6个角度)的踏蹬技术特征,来进行分析研究,以帮助运动员形成正确的踏蹬骑行动作。  相似文献   

5.
利用SRM功率车以及安装在功率车上的测力系统(Powertec-System)研究不同踏蹬频率下场地自行车运动员一个踏蹬周期内作用于曲柄的切向踏蹬力特征。以8名自行车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SRM功率车上进行10min、90rpm、120w的准备活动后,进行阻力负荷为500watt的骑行,踏蹬频率分别为100、120、130、140rpm,顺序随机选择,骑行稳定后,采集连续5s的踏蹬力数据。结果表明,随着踏蹬频率的提高,作用在左、右两侧曲柄的切向踏蹬力分量的正均值、均值、最大值减小,两侧切向踏蹬力分量之和的均值及峰值也减小(p<0.01);左、右侧正切向踏蹬力分量的起止位置、最值位置、双侧切向踏蹬力分量之和的峰值位置均随着踏蹬频率的增大而提前(p<0.01);在踏蹬周期的下半段,踏蹬频率越高,切向踏蹬力曲线越低,在踏蹬周期的上半段,踏蹬频率越高,切向踏蹬力曲线越高。  相似文献   

6.
对自行车运动员踏蹬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行车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否取得好成绩,与踏蹬技术是否合理有着直接的关系。本结合实践,试图从力学和形态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统计法等方法进行研究。以江苏省自行车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构成要素及其组合方式的角度,重点探讨跳跃练习对提高自行车运动员"蹬、踏"速度的影响与成绩关系。  相似文献   

8.
刘伟 《体育师友》2005,(6):55-57
一、前言 自行车运动成绩的提高关键在于竞技能力和踏蹬技术的发挥,先进的踏蹬技术,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使踏蹬过程轻松圆滑,以最小的能量消耗获得最大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表面肌电相关指标定量反映不同强度负荷的匀速踏蹬运动至疲劳过程中,不同程度紧身压迫对股内侧肌sEMG变化特征的影响,进而探讨紧身压迫度对肌肉活动的效用及其内在机制。方法:随机抽取未进行过系统踏蹬训练的青年健康男性受试者10名,分别以下肢无紧身压迫、中度紧身压迫、高度紧身压迫状态完成中强度和大强度负荷的匀速踏蹬运动至疲劳测试,对同步采集的股内侧肌iEMG和MF肌电指标数据进行分段和标准化处理,并采用三因素方差分析和事后多重比较检验考察各组实验数据间的差异。结果:1)运动后期,紧身压迫对iEMG及MF变化幅度的总效应均有影响,且在与运动强度发生交互作用时,这种影响效应更为明显。2)与无紧身压迫相比,中度紧身压迫不改变中强度负荷运动中iEMG(%)值的增长和MF(%)值的降低幅度;但却使大强度负荷运动后期iEMG(%)值的增长和MF(%)值的降低幅度均有所下降。3)与无紧身压迫相比,高度紧身压迫使中强度负荷运动后期iEMG(%)值的增长和MF(%)值的降低幅度均有所下降;但却使大强度负荷运动后期iEMG(%)值的增长和MF(%)值的降低幅度均有所上升。结论:外加中度紧身压迫在大强度踏蹬运动后期与外加高度紧身压迫在中等强度踏蹬运动后期对股内侧肌的作用相似,均利于维持局部肌肉收缩的输出功率及外周运动单位动作电位的传导速率,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延缓肌疲劳和延长运动时效;相反,外加高度紧身压迫在大强度踏蹬运动后期则会加速肌疲劳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表面肌电指标定量反映中度和高度紧身压迫在恒定负荷踏蹬至疲劳过程中对股直肌sEMG特征的影响,并探讨其内在机制,以期为紧身运动服装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以12名年龄在20~25岁之间的健康男性大学生为试验对象,在3种不同程度紧身压迫状态下,分别以中强度和大强度负荷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恒速踏蹬运动至疲劳,共计6次测试;在对受试者一侧下肢股直肌的iEMG和MPF肌电指标进行监测记录和信号处理后,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进行试验数据间差异的统计和比较.结果:(1)与无紧身压迫相比,外加中度紧身压迫在中等强度踏蹬运动中,对股直肌iEMG及MPF的整体变化特征无明显影响;(2)外加中度紧身压迫在大强度踏蹬运动后期,以及外加高度紧身压迫在中强度踏蹬运动后期,均使股直肌iEMG(%)值的总体增长幅度较无紧身压迫时有所减少,MPF(%)值的总体降低趋势较无紧身压迫时有所下降;(3)外加高度紧身压迫在大强度踏蹬运动后期,使股直肌iEMG(%)值的总体增长幅度较无紧身压迫时有所增加,MPF(%)值的总体降低趋势较无紧身压迫时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11.
我国体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体育政策法规。由于缺乏科学的实施机制,使这些体育政策法规不能得到很好地实施,影响了政府的施政效率,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也是一个不小的损失。笔者从制度分析的角度出发,研究我国体育政策法规制订实施过程中的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2.
徐磊  于同  李刚 《冰雪运动》2014,(2):32-35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扩大和深入,网络课件和远程教育逐渐在教育领域普及和发展。体育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适时抓住契机,借助高科技手段,充分运用网络信息资源,积极推动体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通过文献资料法、软件编制法,对高校轮滑教学、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相关理论研制了高校轮滑网络课件,同时通过实验法进行了轮滑网络课件教学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轮滑网络课件不但有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和完善,同时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互动平台,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调动和发挥,促进了高校轮滑教学过程的逐渐优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收集中国排球运动员成年、青年、少年(甲、乙)组身体素质测定项目23项,按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大大领域进行归类比较研究。设定出中国排球运动员各年龄组通用的各自独特的身体素质测定项目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儿童动作协调能力测量方法及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分析了动作协调能力结构和总体特征,运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主成分和多元回归的分析法,对设计的多项测验指标在80名9岁儿童中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男子的投掷动作协调能力发展水平高于女子;精细动作协调能力的发展水平相反;动作协调能力整体水平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本研究设计的成套测验与专家经验评分结果密切相关,能够作为儿童动作协调能力的有效性成套测验,较全面反映动作协调能力发展的真实水平。  相似文献   

15.
用心率指标调控运动强度发展心血管系统的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教学实验研究,教会学生用心率指标调控运动强度的方法,指导学生运用运动强度的方法对心血管系统进行锻练,使学生的健身锻练取得良好效益,进而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教学观念的改变和教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监控管理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介绍了传统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它在教学中的应用,并对传统多媒体监控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结合实际经验探索传统多媒体监控管理模式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7.
足部动力学测量可反映人体运动中足和支持面间的力学状态.在人体各种姿态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中,由足部动力学测量获取的信息,对于下肢问题的诊断,运动鞋的设计,损伤的预防和其他应用都是非常重要的,进而使足部动力学测试系统成为了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得力工具.文章较完善地总结了近期国内外研究文献对于足部动力学测试系统及应用情况,探讨了目前系统的优劣以及无线足部动力学测试系统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1,6—二磷酸果糖对运动能力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DP在运动中有许多积极作用,其表现为:FDP可作为高能底物和代谢调节物代偿ATP生成;增强组织细胞抗氧化能力,增加红细胞数量及调节代谢紊乱;提高无氧、有氧运动能力,有利于疲劳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背越式跳高为实验项目,根据其技术特点进行设计和实验,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结论为:在较强意识支配下的活动中,人具有无意识地做出某些有关具有创始性的动作的能力(简称“无意识创造能力”)。利用这一能力可加速背越式跳高技能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电子竞技运动的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形成了一个涵盖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理论体系;体育理论研究体系归属于体育生态中的规范环境系统,针对电子竞技运动的相关研究成果所构建的这一项目规范环境系统仍处在一种非稳定状态,三个层面的研究基调尚存在诸多商榷之处;电子竞技运动规范环境系统的完善与发展对该项目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