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大师拜伦的著名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以下简称《游记》)翻译介绍到中国已有三十年了。三十年来,这部长诗在我国外国文学评论界似乎形成了一种定沦,即《游记》中的两个主人公从不同的方面体现了拜伦思想的矛盾:哈洛尔德体现了拜伦思想的消极方面,抒情主人公体现了拜伦思想的积极方面。还有不少人认为哈洛尔德这一形象带有诗人自传的性质。这些说法都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
拜伦(1788~1824)英国诗人。出生于伦敦破落的贵族家庭,10岁继承男爵爵位。他曾在哈罗中学和剑桥大学读书,深受启蒙主义的熏陶。成年以后,正逢欧洲各国民主、民族革命运动蓬勃兴起。反对专制压迫、支持人民革命的进步思想,使他接近英国的工人运动,并成为19世纪初欧洲革命运动中争取民主自由和民族解放的一名战士。拜伦从学生时代开始写诗,第2部诗集《闲暇的时刻》(1807)出版后受到《爱丁堡评论》的攻击,诗人乃答之以《英国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1809)一诗,初次显露了他卓越的才华和讽刺的锋芒。1812年发表的《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第1、2…  相似文献   

3.
英国诗人拜伦积极投身于希腊的独立革命,且病逝在希腊。希腊人为诗人举行了国葬,覆盖黑色斗篷的灵柩上安放着盔、剑和桂冠。他的姐姐奥古斯达为诗人写了一个简短而含意深远的墓志铭:这里埋葬着《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作者的遗骸,他于1824年4月19日在希腊故去。那时他正在为这个国家夺回它的自由和光荣而进行英勇的战斗……  相似文献   

4.
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也是“湖畔诗人”的领袖人物。文章结合华兹华斯的创作风格分析了诗人的代表作之一——《孤独的割麦女》(“The Solitary Reaper”)。  相似文献   

5.
赵兰 《小学语文》2012,(7):102-103
《巨人的花园》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据干尔德的童话代表作《自私的巨人》改编而成。奥斯卡·王尔德(1854-1900),出生于爱尔兰首府都柏林,是著名的作家、诗人、戏剧家、艺术家,是影响英国一个时代的人物。  相似文献   

6.
巍知 《留学生》2011,(8):62-62
拜伦的诗集《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扉页上引用过这么一句话:“世界像一本书,如果一个人只见过自己的国家,等于只读了这部书的第一页。”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原外交部长李肇星应该可以算得上是仔细读过世界这部书的人之一了。  相似文献   

7.
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也是“湖畔诗人”的领袖人物。文章结合华兹华斯的创作风格分析了诗人的代表作之一——《孤独的割麦女》(“The Solitary Reaper”)。  相似文献   

8.
在外国文学史上,有一些著名作家英年早逝,令人不由得落下惋惜之泪。雪莱(1792-1822)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在世上只度过了30个春秋,却留下了不少脸炙人口的诗篇。塑造了一位为真理而斗争、毫不妥协的英雄形象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成为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不朽之作。拜伦(1788-1824)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去世时年仅36岁。他的创作对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有较大影响。主要作品有《恰尔  相似文献   

9.
“康桥” ,现在通译为“剑桥”。剑桥是英国东南部城市 ,位于剑河(即“康河”)之上 ,英国历史悠久的剑桥大学就在这里。剑桥大学创立于 12 0 9年 ,由数十个学院组成。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新月派”代表徐志摩于192 0年 9月从美国到英国 ,先在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攻读政治经常学博士学位 ,后进入剑桥大学王家学院 ,成为特别生 ,随意选课听讲 ,直到 192 2年 8月回国。在回国之前 ,他作了长诗《康桥再会吧》。 192 5年 3月 ,徐志摩到欧洲漫游 ,4月到英国。 192 6年初 ,写出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 192 8年 6月 ,诗人再次…  相似文献   

10.
柴尔德"两次革命论"的哲学基础与理论得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年代,英国著名考古学家柴尔德提出了“新石器时代革命论”和“城市革命论”,他认为前者是文明起源的开始,后者是文明形成的标志。“两次革命论”构成了柴尔德文明起源理论的完整框架。柴尔德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恩格斯文明起源论有继承和发展,表现在唯物史观、社会分工理论以及对阶级的认识上。但由于历史局限和他自身的理论局限,柴尔德的理论也存在以下不足:时代的局限性、研究区域的有限性、研究不够系统以及将“城市”作为文明起源的标志不确切等。柴尔德的哲学基础具有两面性,他在辩证法方面做得很好,但对唯物史观坚持不够。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50年代,英国著名考古学家柴尔德提出了“新石器时代革命论”和“城市革命论”,他认为前者是文明起源的开始,后者是文明形成的标志。“两次革命论”构成了柴尔德文明起源理论的完整框架。柴尔德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恩格斯文明起源论有继承和发展,表现在唯物史观、社会分工理论以及对阶级的认识上。但由于历史局限和他自身的理论局限,柴尔德的理论也存在以下不足:时代的局限性、研究区域的有限性、研究不够系统以及将“城市”作为文明起源的标志不确切等。柴尔德的哲学基础具有两面性,他在辩证法方面做得很好,但对唯物史观坚持不够。  相似文献   

12.
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不仅是英国的杰出诗人,而且也是世界的杰出诗人。同时,又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解放运动的斗士。他的名字,早为我国人民所知。鲁迅先生在《摩罗诗力说》中已作过介绍,苏曼殊先生、胡适之先生很早已将他的一些诗作翻译介绍到我国。这些,大抵都是在辛亥革命前后。正如鲁迅先生1925年在《杂记》中所说:  相似文献   

13.
十六世纪末,欧洲其他国家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也在英国扎了根.上层阶级为之倾倒的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再也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了.英国古典主义最后一位诗人蒲柏,在年轻人眼中已算不了什么大师.“他们开始揪这个小老头精致的假发,践踏他花园里整洁的花坛了.”(勃兰兑斯语)这群年轻人里面最负革新精神的要数“湖畔诗人”华滋华斯(1770—1850)、柯勒律治(1772—1834)和骚塞(1774—1843).三人先后隐居在英格兰北部的昆布兰湖区,以湖光山色为题材,创作了《抒情歌谣集》这类杰出的英国早期浪漫主义自然诗,因而有自  相似文献   

14.
《秋颂》是19世纪英国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名诗作。其主题是颂扬秋季的温暖和丰硕。从此诗中折射出诗人的美学理想:“美即是真,真即是关。”  相似文献   

15.
一首水仙花媚舞;另一首蝈蝈、蛐蛐欢唱,组合成《英国诗两首》。水仙花媚舞。《咏水仙》的作者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奠基者之一的华兹华斯,他也是“湖畔派”诗人的重要代表。18世纪末,法国发生大革命,欧洲封建势力联合反对,使英国社会与思想战线上的矛盾趋向尖锐。一些诗人厌恶这时代的纷乱状态,离开城市,转向乡村。19世纪  相似文献   

16.
这篇童话选自童话集《快乐王子》。作者王尔德是英国十九世纪的著名戏剧家、小说家和诗人。他有两部优美的童话集,即《快乐王子》和《石榴之家》,有的评论家认为在英国文学中“找不出能够跟它们相比的童话”(谢拉尔德:《王尔德传》)。这篇童话发表于1888年,作者用丰富的想象、鲜明的对比、生动的语言,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贫富悬殊、善恶颠倒的情景,歌颂了快乐王子对苦难人民的真挚同情心和忘我的牺牲精神。  相似文献   

17.
今年暑假,学校要求我们初一学生读一本名著。我所阅读的是英国著名讽刺作家斯威夫特所著的《格列佛游记》。当你来到一个“小人国”而自己成了“巨人”的时候,你会怎么  相似文献   

18.
“辛勤的蜜蜂永远没有时间悲哀。”这句名言出自布莱克的《嘉言选》。他是英国十九世纪初期浪漫主义诗人、版画家。  相似文献   

19.
约翰·济慈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是19世纪初英国文坛上一位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以优美动人著称,充满了对人生美丽和短暂的深痛感悟。在济慈的作品中最为不朽的当属他的颂歌,《希腊古瓮颂》是其中的一首。陔诗布局精美,形象美,韵律美,语言美,表明了诗人对永恒美的向往和追求,阐明了“真”、“美”学说。  相似文献   

20.
1798年,英国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共同编写的《抒情歌谣集》宣告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时代的到来。诗人在浪漫主义诗作中描写了大量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包括高山,河流,而翱翔于天空中的飞鸟,成为诗人抒发情思,承载梦想的天使。该文首先介绍意象这一名词概念以及其在诗歌中的作用,其次根据英国浪漫主义诗作中出现的各类鸟类意象去解读它们所承载的意义。最后总结这些鸟类意象在浪漫主义时期诗歌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